一种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它主要由一根可调螺杆,其上装有两个调节座组成。 这种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结构设计合理,可进行双相调节,调节范围大,固定可靠,配合骨圆针撬拨,手法复位治疗距下关节内的跟骨骨折,达到恢复跟骨结节角,对合距下关节,恢复跟部正常宽度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专用医疗器械,治疗效果显著。(*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专门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一种复位固定器。目前,距下关节内的跟骨骨折,尤其是复杂的Ⅱ°Ⅲ°舌状骨折和关节压缩骨折,虽有石膏,夹板或单针撬拨等治疗形式,疗效却不容乐观,容易发生再移位,导致足弓消失或变小,距下关节紊乱而遗留一个僵硬的足,且治疗时间长,给患者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本技术的任务在于避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的一种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它采用了一种用双针撬拨复位固定的范围,在踝关节以下,不影响踝关节及跗跖关节以远的关节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骨痂生长和功能的早期恢复。由于两根骨圆针为楔形插入骨内,套上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后,骨圆针不易脱出,可达到复位和强有力的固定作用。另外,对肿胀的软组织有减张作用,便于换药,保持伤口清洁。本技术由以下方案来实施,它主要由调节座1,可调钳针杆2,可调螺杆3等部件组成。按上述基本方案,调节座1上有可调螺杆孔和可调钳针杆孔,在可调钳针杆孔的一侧有一凹槽。可调钳针杆2;粗的一端为六角形,在它的顶部有锁针螺母,上面拧有锁针螺钉。中间的粗细接触部的中点有一锁针孔,细的一端为锁紧螺钉,上套有弹簧垫圈4及螺帽5。可调螺杆3,根据跟骨骨折不同的类型,备有长短不同的可调螺杆3选用,上配有弹簧垫圈4、螺帽5。由于采用了本技术,配合骨圆针撬拨治疗距下关节内的跟骨骨折,骨圆针不易脱出,有效地固定了复位后的对位,防止关节僵硬的发生。本技术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按以下步骤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所用的部件图。1、根据临床需要,选用一根长短适中的可调螺杆3,旋入二个螺帽5后,分别从可调螺杆3两端套入弹簧垫圈4,调节座1,弹簧垫圈4,螺帽5。2、将二根可调钳针杆2的锁紧螺钉端分别套入二个调节座1的钳针杆孔内,将细的一侧的半孔落入调节座1凹槽内。3、可调钳针杆2顶部的锁针螺母内拧上锁针螺钉,在锁紧螺钉端套入弹簧垫圈4,拧上螺帽5,即部件组装完毕。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结构设计合理,实用安全,疗效可靠。其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在两根分别锤入跟骨内的撬拨复位针和支点固定针确定后,将组装好的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的两根可调钳针杆2,调节到与两根骨圆针相等的距离,将骨圆针套入锁针孔内,拧紧锁紧螺钉,再分别拧紧可调螺杆3上的四个螺帽5。其作用原理在于(a)可调钳针杆可随针尾撬拨的角度而旋转,起到调节骨折块角度的作用。也可拧紧锁针螺母上的锁针螺钉控制骨圆针,仍可旋转可调钳针杆上的六角形,调节骨折角度。(b)拧紧可调钳针杆螺钉端的螺帽,将对侧粗细接触部的细的一侧的半孔落入调节座一侧的凹槽内,使中间的骨圆针受挤压而达到钳针和固定的目的。(c)根据复位的需要,调节可调螺杆上的4个螺帽,可产生延长或缩短的双向作用。达到复位目的,相对拧紧螺帽,又可有效地固定调节座。本技术对治疗距下关节内的跟骨骨折有确切疗效,对减轻病人痛苦,缩短治疗时间,节省医疗费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自1991年~1993年间,用本技术共治疗41例,49足距下关节内骨折,其中,舌状骨折35足,关节压缩骨折14足,跟骨结节角减小或呈负角度。其中男33例,女8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37岁,左19例,右14例,双侧8例,随访时间在二年~三个月之间。根据骨科专家马元璋教授拟定的评定标准,上述患者中,优占27足,良占18足,劣占4足,优良率在91%以上,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优即患者足疼痛症状消除,行走无困难,恢复工作,跟节角大于30°;良有轻度疼痛症状,走远路时稍有困难,能满足生活及工作要求,跟结节角20°~30°。典型病例例1刘××男,38岁。于1993年2月13日从3米高处坠下,致双跟骨Ⅲ°粉碎性舌状骨折,跟骨结节角左为0°,右为负角度改变,右跟骨内翻移位。在局麻下行针撬复位术。穿针毕,均采用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固定。拍片证实跟骨结节角恢复,距下关节对合,跟骨宽度正常。术后嘱患者在床上做膝、踝、趾关节活动锻炼。2个月骨质愈合后拔针,4个月随访,患者已能跳舞、工作,无足内,外翻改变。例2徐××男,26岁,于1993年11月6日从火车上跳下,致Ⅲ°粉碎性双跟骨关节压缩骨折,跟骨结节角右为10°,左为0°,骨折远端内翻移位。5天后,在局麻下行针撬拨复位术,装置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拍片复查,右跟骨结节角恢复至45°,跟距关节对合良好,左侧粉碎为多块细小骨片,撬拨复位后,跟骨结节角有所改善。双侧内翻畸形均纠正,1个月复查,已有骨痂形成,拔出骨圆针,嘱患者进行功能恢复锻炼。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带有骨圆针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根可调螺杆3,其上装有两个调节座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可调螺杆3上的调节座1两侧均装有弹簧垫圈4、螺母5,调节座1上有可调螺杆孔和可调钳针杆孔,在可调钳针杆孔的一侧有一台阶样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在调节座1的可调钳针杆孔中装有可调钳针杆2,可调钳针杆2中间粗细接触部有一台阶,在此有一锁针孔,粗的一端的顶部有锁针螺钉,细的一端为锁紧螺钉。专利摘要一种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它主要由一根可调螺杆,其上装有两个调节座组成。这种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结构设计合理,可进行双相调节,调节范围大,固定可靠,配合骨圆针撬拨,手法复位治疗距下关节内的跟骨骨折,达到恢复跟骨结节角,对合距下关节,恢复跟部正常宽度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跟骨骨折的专用医疗器械,治疗效果显著。文档编号A61B17/58GK2188352SQ9420733公开日1995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善雄 申请人:刘善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器,带有骨圆针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根可调螺杆3,其上装有两个调节座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善雄,
申请(专利权)人:刘善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