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保护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5764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振器保护系统和车辆。减振器保护系统包括:密封连接的发动机壳和变速箱壳,配合围成用于安装减振器的第一腔室,且所述发动机壳和所述变速箱壳中的至少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通气孔;以及通气组件,具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设置成与大气连通;其中,所述通气通道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通气通道的另一端高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最低点,和,所述通气通道为防水通气通道。该减振器保护系统可有效防止整车泡水/涉水较深后,减振器及油封所处的第一腔室进水问题,继而规避了减振器进水失效及泥沙进入油封导致的漏油问题,同时平衡第一腔室与外界环境的压差,保证油封不漏油。油封不漏油。油封不漏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保护系统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减振器保护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降水较多且存在台风天气降水骤急情况,骤急的降水带给汽车的却是灾难。每年因自然降水产生了大量的泡水车,汽车泡水后带来的是高昂的维修费用,乃至汽车报废。除自然原因导致车辆泡水问题,如今越野功能作为部分车型的功能之一,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具备越野功能的汽车车型,自然少不了穿越河流等场景,然而此过程给整车提高了设计难度,即此类整车要具备穿越一定深度河流的能力。除此之外,越野车辆往往因其较好的通过性被应用于山地、乡村、沙漠等沙、灰尘较多的场景,此过程又给相关油封的密封能力提高了要求。
[0003]动力总成作为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在整车泡水或涉水较深后,是受损较为严重的零部件。尤其,作为连接发动机与变速箱、起减振功能的减振器,在整车泡/涉水较深后,水会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孔洞、缝隙等进入减振器所处的空间腔体。因减振器不是密封的,在水进入减振器后,会导致减振器异响、乃至破损失效。此外,水中的泥沙等杂物还会破坏发动机与变速箱的油封,使其漏油。
[0004]减振器所处的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空间腔体,不可绝对密封,原因在于,发动机与变速箱均会在减振器所处的空间腔体内布置油封,因发动机与变速箱在工作与不工作时,其二者之间的空间腔体温度是不一样的,即此空间腔体内的压强是不恒定的,如果此空间腔体密封,会导致油封因压差作用而漏油。
[0005]针对此问题,一些主机厂不得不选择在此空间腔体的底部预留孔洞用于排水排气,而被动接受整车泡水/涉水后,会出现减振器进水异响、失效及油封进泥沙、灰尘等导致漏油的售后索赔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7]一种减振器保护系统,包括:
[0008]密封连接的发动机壳和变速箱壳,配合围成用于安装减振器的第一腔室,且所述发动机壳和所述变速箱壳中的至少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通气孔;以及
[0009]通气组件,具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设置成与大气连通;
[0010]其中,所述通气通道满足以下至少之一:
[0011]所述通气通道的另一端高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最低点,和,所述通气通道为防水通气通道。
[0012]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组件包括:
[0013]具有第一通气通道的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设置成与大气连通,并高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最低点;
[0014]所述通气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通气通道。
[0015]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组件包括:
[0016]具有第一通气通道的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和
[0017]具有第二通气通道的防水透气阀,所述第二通气通道为防水通气通道,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0018]所述通气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通气通道和所述第二通气通道。
[0019]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组件包括:
[0020]具有第二通气通道的防水透气阀,安装至所述发动机壳或所述变速箱壳的所述第一通气孔处,所述第二通气通道为防水通气通道,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
[0021]所述通气通道包括所述第二通气通道。
[0022]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组件包括:
[0023]具有第一通气通道的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和
[0024]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腔室设有与大气连通的第二通气孔,且所述第二通气孔高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最低点;
[0025]所述通气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通气通道、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二通气孔。
[0026]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组件包括:
[0027]具有第一通气通道的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和
[0028]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包括发动机排气管或变速箱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具有第三通气通道,所述第三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设置成与大气连通,并高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最低点;
[0029]所述通气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通气通道和所述第三通气通道。
[0030]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减振器保护系统还包括:
[0031]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壳和所述变速箱壳之间。
[0032]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或密封垫。
[0033]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壳和所述变速箱壳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0034]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减振器保护系统和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安装至所述第一腔室。
[0035]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器保护系统中,发动机壳和变速箱壳密封连接,以形成第一腔室,减振器可安装在第一腔室内;发动机壳和变速箱壳中的至少一个设有第一通气孔,该第一通气孔与通气组件的通气通道的一端连通(密封连通),且通气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这样当第一腔室内的压强增大时,第一腔室内的气体可通过第一通气孔和通气通道排出到外界;当第一腔室内的压强减小时,外界的气体可通过通气通道和第一通气孔进入第一腔室内,以保持第一腔室内的压强恒定,避免第一腔室内的油封因压差作用而漏油。
[0036]此外,相比于一些情况中,在安装减振器的空间腔体(即第一腔室)的底部预留孔洞用于排水、排气,本申请实施例中,与第一腔室连通的通气通道,其与大气连通的另一端高于第一腔室的最低点,使得包括有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器保护系统的车辆,其涉水高度增高,整车的涉水能力提高,避免了外界水位一旦达到第一腔室的底部即会导致第一腔室进水,造成减振器进水异响、失效及油封进泥沙、灰尘等导致的漏油问题。和/或,通气通道为防水通气通道,即该通气通道只能进/出气,不能进/出水,如此既解决了第一腔室内的油封因压差作用而漏油,又避免了第一腔室进水造成的减振器进水异响、失效及油封进泥沙、灰尘等导致的漏油问题。
[0037]本申请实施例设计了一种用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第一腔室防水、防异物等的减振器保护系统,有效防止整车泡水/涉水较深后,减振器及油封所处的第一腔室进水问题,继而规避了减振器进水失效及泥沙进入油封导致的漏油问题,同时平衡第一腔室与外界环境的压差,保证油封不漏油。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减振器保护系统,既提高了整车的涉水能力,又确保了油封的密封性能。
[0038]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减振器保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2为图1所示的减振器保护系统的A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3为图1所示的减振器保护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连接的发动机壳和变速箱壳,配合围成用于安装减振器的第一腔室,且所述发动机壳和所述变速箱壳中的至少一个设有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的第一通气孔;以及通气组件,具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设置成与大气连通;其中,所述通气通道满足以下至少之一:所述通气通道的另一端高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最低点,和,所述通气通道为防水通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包括:具有第一通气通道的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另一端设置成与大气连通,并高于所述第一腔室的最低点;所述通气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通气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包括:具有第一通气通道的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和具有第二通气通道的防水透气阀,所述第二通气通道为防水通气通道,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通气通道包括所述第一通气通道和所述第二通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包括:具有第二通气通道的防水透气阀,安装至所述发动机壳或所述变速箱壳的所述第一通气孔处,所述第二通气通道为防水通气通道,且一端与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通气通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双亮张伟侯丽唐宗春刘志强曾云华张亚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