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75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底附着物清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其减少装置行进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提高清洁效率;包括壳体、一号链轮、二号链轮、链条、U型连接块、永磁铁、控制器和清洁机构,壳体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的前后两端的右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一号链轮,壳体的前后两端的左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二号链轮,一号链轮分别与相靠近的二号链轮通过链条传动,链条上设置有多组U型连接块,每组U型连接块的外端嵌入安装有永磁铁,控制器安装在腔室中,还包括驱动机构和调整机构,壳体顶端左部设置有调整机构,清洁机构安装在调整机构上,调整机构用于清洁机构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腔室底端,用于两组一号链轮的转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


[0001]本技术涉及船底附着物清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远洋船舶还是内河船舶,由于长时间在水中航行,使得船舶底部不可避免的产生附着物,诸如贝类,藻类等,这些船底附作物被称为船舶污底。
[000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397439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船舶船底附着物清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相啮合,所述底座一侧焊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轴,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转动轴上安装有转动轮,所述从动轮与转动轮之间相啮合,两个所述套筒外侧均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相啮合,两个所述套筒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动条,两个所述套筒顶部的滑动条外侧均安装有卡套,两个所述套筒底部的滑动条外侧均安装有清洁头,两个所述清洁头与套筒之间的滑动条外侧均套设有弹簧。
[0004]使用过程中发现,滑动条带动清洁头转动,弹簧对清洁头挤压力使清洁头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包括壳体(1)、一号链轮(2)、二号链轮(3)、链条(4)、U型连接块(5)、永磁铁(6)、控制器(7)和清洁机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1)的前后两端的右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一号链轮(2),壳体(1)的前后两端的左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二号链轮(3),一号链轮(2)分别与相靠近的二号链轮(3)通过链条(4)传动,链条(4)上设置有多组U型连接块(5),每组U型连接块(5)的外端嵌入安装有永磁铁(6),控制器(7)安装在腔室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和调整机构,壳体(1)顶端左部设置有调整机构,清洁机构安装在调整机构上,调整机构用于清洁机构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腔室底端,用于两组一号链轮(2)的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其特征在于,调整机构包括一号轴销(8)、侧板(9)、立柱(10)、二号轴销(11)、三号轴销(12)和防水电推杆(13),侧板(9)右端通过一号轴销(8)与壳体(1)左端铰接,侧板(9)顶端设置有两组立柱(10),两组立柱(10)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三号轴销(12),壳体(1)顶端设置有两组二号轴销(11),两组防水电推杆(13)的一端分别通过三号轴销(12)与两种立柱(10)右端铰接,两组防水电推杆(13)另一端分别通过二号轴销(11)与壳体(1)顶端铰接,两组防水电推杆(13)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清洁机构包括防水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钧驰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