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754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底附着物清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其减少装置行进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提高清洁效率;包括壳体、一号链轮、二号链轮、链条、U型连接块、永磁铁、控制器和清洁机构,壳体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的前后两端的右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一号链轮,壳体的前后两端的左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二号链轮,一号链轮分别与相靠近的二号链轮通过链条传动,链条上设置有多组U型连接块,每组U型连接块的外端嵌入安装有永磁铁,控制器安装在腔室中,还包括驱动机构和调整机构,壳体顶端左部设置有调整机构,清洁机构安装在调整机构上,调整机构用于清洁机构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腔室底端,用于两组一号链轮的转动。动。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


[0001]本技术涉及船底附着物清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

技术介绍

[0002]无论是远洋船舶还是内河船舶,由于长时间在水中航行,使得船舶底部不可避免的产生附着物,诸如贝类,藻类等,这些船底附作物被称为船舶污底。
[000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397439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船舶船底附着物清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相啮合,所述底座一侧焊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安装有转动轴,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的转动轴上安装有转动轮,所述从动轮与转动轮之间相啮合,两个所述套筒外侧均安装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之间相啮合,两个所述套筒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动条,两个所述套筒顶部的滑动条外侧均安装有卡套,两个所述套筒底部的滑动条外侧均安装有清洁头,两个所述清洁头与套筒之间的滑动条外侧均套设有弹簧。
[0004]使用过程中发现,滑动条带动清洁头转动,弹簧对清洁头挤压力使清洁头对船体表面进行清洁,从而让装置对船体表面进行清洁,但是当装置对船底清理完毕或者装置在想船底行进的过程中,弹簧会使清洁头与船体表面始终压力接触,从而使装置在行进过程中,清洁头与船体表面产生活动摩擦力,增加了装置的能源损耗,进一步影响清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清洁效率的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
[0006]本技术的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包括壳体、一号链轮、二号链轮、链条、U型连接块、永磁铁、控制器和清洁机构,壳体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的前后两端的右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一号链轮,壳体的前后两端的左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二号链轮,一号链轮分别与相靠近的二号链轮通过链条传动,链条上设置有多组U型连接块,每组U型连接块的外端嵌入安装有永磁铁,控制器安装在腔室中,还包括驱动机构和调整机构,壳体顶端左部设置有调整机构,清洁机构安装在调整机构上,调整机构用于清洁机构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腔室底端,用于两组一号链轮的转动;装置通过多组永磁铁对船体进行吸附,工作人员使用独立遥控配件并且通过控制器操作驱动机构使两组一号链轮转动,从而使两组一号链轮分别通过相应的链条带动二号链轮转动,实现装置的移动,清洁机构远离船体表面,当装置移动到附着物地点,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调整机构使清洁机构靠近并且贴紧船体表面,启动清洁机构,从而使清洁机构对船体附着物进行清理,清理完毕,操作调整机构使清洁机构远离船体表面,减少装置行进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提高清洁效率。
[0007]优选的,调整机构包括一号轴销、侧板、立柱、二号轴销、三号轴销和防水电推杆,
侧板右端通过一号轴销与壳体左端铰接,侧板顶端设置有两组立柱,两组立柱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三号轴销,壳体顶端设置有两组二号轴销,两组防水电推杆的一端分别通过三号轴销与两种立柱右端铰接,两组防水电推杆另一端分别通过二号轴销与壳体顶端铰接,两组防水电推杆均与控制器电连接;装置进行不清理的位移时,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两组防水电推杆收缩,从而使侧板在一号轴销的配合下进行顺时针转动,从而使清洁机构远离船体表面,当装置进行船体清洁时,操作两组防水电推杆伸长,从而使侧板在一号轴销的配合下进行逆时针的转动,从而使清洁机构对船体贴紧并且进行附着物清理。
[0008]优选的,清洁机构包括防水箱、主轴、限位块、方杆、清洁头和弹簧,防水箱安装在侧板底端,防水箱内部设置有清洁电机,清洁电机输出端连接主轴顶端,主轴底端延伸至防水箱下方,主轴的内部设置有腔室,腔室为正方形,限位块在腔室中滑动安装,限位块底端连接方杆顶端,方杆底端延伸至主轴下方并且连接清洁头的顶端,腔室顶端与限位块顶端之间设置有多组弹簧,清洁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侧板带动防水箱进行逆时针转动时,从而使清洁头与船体表面接触,弹簧通过限位块和方杆使清洁头对船体表面进行贴紧,启动清洁电机,从而使主轴、限位块和方杆相互配合带动清洁头快速转动,从而使清洁头对船体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清理,清洁完毕后,侧板带动清洁头远离船体表面。
[0009]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座、双轴电机、转动轴和轴承座,双轴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腔室底端,双轴电机的前后输出端分别设置有转动轴,两组转动轴的外端分别连接两组一号链轮的内端,两组轴承座均安装在腔室底端,两组轴承座分别与两组转动轴转动连接,双轴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启动双轴电机,从而使两组转动轴分别在两组轴承座的配合下带动两组一号链轮进行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装置的移动。
[0010]优选的,还包括摄像头,壳体左端设置有两组摄像头;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头对船底工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0011]优选的,还包括照明灯,壳体的左端设置有两组照明灯;光线较暗时,打开两组照明灯,便于对船体表面附着物的清理。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壳体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涂层,避免壳体生锈,提高壳体的使用寿命。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装置通过多组永磁铁对船体进行吸附,工作人员使用独立遥控配件并且通过控制器操作驱动机构使两组一号链轮转动,从而使两组一号链轮分别通过相应的链条带动二号链轮转动,实现装置的移动,清洁机构远离船体表面,当装置移动到附着物地点,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调整机构使清洁机构靠近并且贴紧船体表面,启动清洁机构,从而使清洁机构对船体附着物进行清理,清理完毕,操作调整机构使清洁机构远离船体表面,减少装置行进过程中的摩擦阻力,提高清洁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中B部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局部剖面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标记:1、壳体;2、一号链轮;3、二号链轮;4、链条;5、U型连接块;6、永磁铁;7、控制器;8、一号轴销;9、侧板;10、立柱;11、二号轴销;12、三号轴销;13、防水电动推杆;14、防水箱;15、主轴;16、限位块;17、方杆;18、钢丝刷;19、弹簧;20、电机座;21、双轴电机;22、转动轴;23、轴承座;24、摄像头;25、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包括壳体1、一号链轮2、二号链轮3、链条4、U型连接块5、永磁铁6、控制器7和清洁机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包括壳体(1)、一号链轮(2)、二号链轮(3)、链条(4)、U型连接块(5)、永磁铁(6)、控制器(7)和清洁机构,壳体(1)内部设置有腔室,壳体(1)的前后两端的右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一号链轮(2),壳体(1)的前后两端的左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二号链轮(3),一号链轮(2)分别与相靠近的二号链轮(3)通过链条(4)传动,链条(4)上设置有多组U型连接块(5),每组U型连接块(5)的外端嵌入安装有永磁铁(6),控制器(7)安装在腔室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和调整机构,壳体(1)顶端左部设置有调整机构,清洁机构安装在调整机构上,调整机构用于清洁机构的升降,驱动机构安装在腔室底端,用于两组一号链轮(2)的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其特征在于,调整机构包括一号轴销(8)、侧板(9)、立柱(10)、二号轴销(11)、三号轴销(12)和防水电推杆(13),侧板(9)右端通过一号轴销(8)与壳体(1)左端铰接,侧板(9)顶端设置有两组立柱(10),两组立柱(10)的右端分别设置有三号轴销(12),壳体(1)顶端设置有两组二号轴销(11),两组防水电推杆(13)的一端分别通过三号轴销(12)与两种立柱(10)右端铰接,两组防水电推杆(13)另一端分别通过二号轴销(11)与壳体(1)顶端铰接,两组防水电推杆(13)均与控制器(7)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船底附着物清理器,其特征在于,清洁机构包括防水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钧驰供应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