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74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不少于3个圆柱体特征的靶标放置于线激光3D传感器和2D面阵相机的共同测量位置,2D面阵相机获取三组激光面和圆柱的交线的图像,再分别获取三组激光光条的图像坐标;根据光条点的3D坐标计算得到其在2D面阵相机坐标系下的3D坐标,并利用椭圆拟合算法分别计算得到三个椭圆圆心位置坐标;从线激光3D传感器上直接获取三组激光光条在3D传感器坐标系下的3D坐标,并利用椭圆拟合算法分别计算得到三个椭圆圆心位置坐标;利用2D面阵相机的的3D坐标和线激光3D传感器的3D坐标,计算得到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距离,完成联合标定。完成联合标定。完成联合标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及装置,属于视觉3D测量


技术介绍

[0002]基于线激光的3D传感器已成为市场上重要的传感器类型,并已有相当多的成熟产品。线激光3D传感器将线激光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经过物体表面调制后形成光条,被图像传感器采集后经过计算处理,可直接输出物体表面光条的3D点坐标。其中,测量坐标系由传感器自行定义,其具体位置以及3D传感器的内部参数一般不公开,这给需要搭建多类型、异构的视觉测量系统带来不便。
[0003]目前,在使用到两个及以上工业相机的多目视觉测量系统中,每个单独的视觉传感器的测量结果需要统一到一个3D坐标系下,则需要知道多个视觉传感器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旋转矩阵R和平移向量t表示。获取R、t矩阵的过程被称为双目或多目工业相机之间的外参标定,一般会利用到每个工业相机的内部参数,借助二维平面靶标、立体靶标等方式完成。但一些集成好的3D传感器一般只输出自己定义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不对外开放自己的内部参数以及由相机拍摄的过程图像,因此利用现有传统方法进行多传感器之间的外参标定。例如,在使用线激光3D传感器和2D面阵相机的组合式测量系统中,需要将线激光3D传感器的输出结果导入到其他2D面阵相机的坐标系下,则即需要获得2D面阵相机与3D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关系,但由于3D传感器不公开内部参数,且不输出图像信息,使得传统的双目标定方法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5]一种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将线激光3D传感器的线激光与2D面阵相机组成线结构光视觉模型,采用二维平面靶标方法完成线结构光视觉模型标定;
[0007]建立线激光3D传感器的3D坐标系原点在2D面阵相机的光心处,获得2D面阵相机上光条点的3D坐标;
[0008]将不少于3个圆柱体特征的靶标放置于线激光3D传感器和2D面阵相机的共同测量位置,2D面阵相机获取三组激光面和圆柱的交线的图像,再分别获取三组激光光条的图像坐标;
[0009]根据光条点的3D坐标计算得到其在2D面阵相机坐标系下的3D坐标,并利用椭圆拟合算法分别计算得到三个椭圆圆心位置坐标;
[0010]从线激光3D传感器上直接获取三组激光光条在3D传感器坐标系下的3D坐标,并利用椭圆拟合算法分别计算得到三个椭圆圆心位置坐标;
[0011]利用2D面阵相机的的3D坐标和线激光3D传感器的3D坐标,计算得到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距离,完成联合标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获得2D面阵相机上光条点的3D坐标的方法包括:
[0013]线结构光视觉模型的X轴为感光面横轴方向,Y轴为感光面纵轴方向;
[0014]获得2D面阵相机的内参为:
[0015][0016]则2D面阵相机上某一光条点的图像坐标与其3D坐标关系有:
[0017]s
·
[u v 1]T
=K
·
[x y z]T
[0018]经过线结构光视觉模型标定后,其激光面在2D面阵相机下坐标为:
[0019][a b c d]·
[x y z 1]T
=0
[0020]由上述等式,即可获得2D面阵相机上某一光条点的3D坐标为:
[0021][0022]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体特征平行安装于一个平面上,多个圆柱体的中心轴线的任意三个不共面,且安装后圆柱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0023]进一步地,所述靶标至少摆放一次完成标定。
[0024]进一步地,所述靶标摆放能够获得激光面与三个圆柱体的交线,并同时在3D传感器和2D面阵相机的采集范围内。
[0025]一种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装置,包括不少于3个圆柱体的标定靶标、线激光3D传感器和2D面阵相机;
[0026]所述靶标的每个圆柱体中轴线相互平行,且任意三个圆柱体的中轴线均不在同一平面;
[0027]在标定时,将多圆柱体靶标放置于线激光3D传感器和2D面阵相机的公共测量区域内,则线激光3D传感器的线激光与圆柱体相交,形成3个弧形的激光光条,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构成线结构光视觉模型,基于平面靶标的方式完成标定。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多圆柱体靶标的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及装置,与传统方法相比,一是可直接利用3D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不需要其开放内部参数,不需要获取其拍摄的二维图像;二是不需要制作特别精密的靶标,仅对圆柱体的圆柱度提出要求,使用机加车削的加工难度低,且不需要提前获取靶标特征点的坐标值;三是不考虑随机误差的情况下,仅需摆放拍摄一次即可完成联合标定,不依赖于多次摆放。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示意图;
[0031]图中:1

线激光3D传感器;2

2D面阵相机;3

靶标;4

激光面;5

激光面与靶标圆柱特征相交形成的椭圆弧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33]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34](1)制作包含不少于3个圆柱体特征的靶标,其圆柱体特征平行安装于一个平面上,多个圆柱体的中心轴线的任意三个不共面,安装后保证圆柱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
[0035](2)固定线激光3D传感器与2D面阵相机位置,其测量区域重叠;
[0036](3)线激光3D传感器的线激光与2D面阵相机组成单独的线结构光视觉模型,采用二维平面靶标方法完成该线结构光视觉模型标定,建立其3D坐标系原点在2D面阵相机的光心处,X轴为感光面横轴方向,Y轴为感光面纵轴方向。
[0037]获得2D面阵相机的内参为:
[0038][0039]则2D面阵相机上某一光条点的图像坐标与其3D坐标关系有:
[0040]s
·
[u v 1]T
=K
·
[x y z]T
[0041]经过线结构光视觉模型标定后,其激光面在2D面阵相机下坐标为:
[0042][a b c d]·
[x y z 1]T
=0
[0043]由上述等式,即可获得2D面阵相机上某一光条点的3D坐标为:
[0044]x=z
·
(u

u0)/fx
[0045]y=z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线激光3D传感器的线激光与2D面阵相机组成线结构光视觉模型,采用二维平面靶标方法完成线结构光视觉模型标定;基于标定建立线激光3D传感器的3D坐标系原点在2D面阵相机的光心处,获得2D面阵相机上光条点的3D坐标;将不少于3个圆柱体特征的靶标放置于线激光3D传感器和2D面阵相机的共同测量位置,2D面阵相机获取三组激光面和圆柱的交线的图像,再分别获取三组激光光条的图像坐标;根据光条点的3D坐标计算得到其在2D面阵相机坐标系下的3D坐标,并利用椭圆拟合算法分别计算得到三个椭圆圆心位置坐标;从线激光3D传感器上直接获取三组激光光条在3D传感器坐标系下的3D坐标,并利用椭圆拟合算法分别计算得到三个椭圆圆心位置坐标;利用2D面阵相机的的3D坐标和线激光3D传感器的3D坐标,计算得到两个坐标系之间的转换距离,完成联合标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D面阵相机与线激光3D传感器联合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2D面阵相机上光条点的3D坐标的方法包括:线结构光视觉模型的X轴为感光面横轴方向,Y轴为感光面纵轴方向;获得2D面阵相机的内参为:则2D面阵相机上某一光条点的图像坐标与其3D坐标关系有:s
·
[uv1]
T
=K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苏祺魏志鹏黄磊程转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智能光电系统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