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563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鼻剂包括具有体外抑制病毒效果的植物成分、凝胶/增稠类材料、植物油、乳化剂和水。所述的病毒包括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呼吸道的病毒。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具有抑制病毒作用的植物成分以及具有物理屏障作用的凝胶/增稠类材料避免或降低病毒感染的几率,从而预防病毒型呼吸道传染疾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鼻剂各组分作用明确、可控性强、安全稳定,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产品。感染的产品。感染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

19或SARS

CoV

2)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在全球造成巨大的灾难。其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病毒自2021年底发现以来已取代其它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毒株。奥密克戎变种具有传播快致病力较弱的特点,有可能在未来长期存在。
[0003]目前针对奥密克戎的预防主要有疫苗接种和个人物理防护与卫生。由于奥密克戎病毒主要以飞沫经呼吸道传播,鼻腔粘膜被认为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基于这一认识,近期国外开发了鼻腔喷雾或凝胶产品用于加强鼻腔粘膜对于病毒的屏障作用。这些产品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物理屏障作用防止病毒与鼻腔内细胞接触,第二代产品如VIRALEZE,则采用可以灭活病毒的超支化聚合物钠(astodrimer sodium)作为有效成分,比单纯的物理屏障具有更高的有效性。但是这类物质本身的毒理学效应尚不明确,有可能存在未知的副作用。另一类鼻腔喷雾则采用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或多肽类物质,但是这类产品目前价格过于昂贵。
[0004]我国传统中医药中有很多种植物提取物表现出体外抑制或灭活新冠病毒的作用,但是目前并无明确的体内实验证据尤其是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服用这些中药对于病毒感染具有疗效。鉴于体外抑制病毒作用以及植物成分的安全性,若将其用于鼻腔喷雾,并结合凝胶类或黏性物质的物理屏障作用,可有效降低新冠病毒感染几率,也同样适用于流行性感冒等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知识背景,为了开发一种安全有效廉价的预防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鼻腔防护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其包含如下组分:具有体外抑制病毒效果的植物成分、凝胶/增稠类材料、植物油、乳化剂和水。其中,植物成分作为抑制病毒的有效成分,凝胶/增稠类材料起到物理屏障作用。所述的病毒包括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呼吸道的病毒。
[00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具有体外抑制病毒效果的植物成分0.05

2%,凝胶/增稠类材料0.2

2%,植物油2

5%,乳化剂0.2

0.4%,余量为水。
[0009]所述的具有体外抑制病毒效果的植物成分包括植物提取物或人工合成分子,其植物来源既包括我国传统中医药,如穿心莲、贯叶连翘、黄芪、辣木、金银花、拟黄荆、板蓝根等,也包括国外被证实可抑制病毒的草药如紫锥菊、扁桃斑鸠菊、南非醉茄、印度楝等。
[0010]所述的具有体外抑制病毒效果的植物成分为多酚类物质(黄酮、类黄酮、醌类、单
宁等)或生物碱类物质。其中多酚类物质安全性高,适合长期使用,其用量优选为0.2

2%(质量百分比);生物碱类物质可能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以缓解鼻塞但是可能会损伤鼻粘膜,不适合长期使用,其用量优选为0.05

0.5%(质量百分比)。
[0011]所述的多酚类物质,包括但不限于槲皮素、木犀草素、高良姜素、姜黄素、绿原酸等。
[0012]所述的凝胶/增稠类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羧丙基羧甲基纤维素、甲壳素、结冷胶、卡拉胶、褐藻胶、卡波姆等,或以上两种材料的优化组合。
[0013]所述的植物油为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山茶油,或其他可食用植物油。
[0014]所述的乳化剂包括但不限于聚山梨酯80等。
[0015]所述的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组分充分混匀后灌装喷射瓶中,得到所述喷鼻剂。
[0016]本专利技术的喷鼻剂结合具有抑制病毒作用的植物成分以及具有物理屏障作用的凝胶类材料避免或降低病毒感染的几率,从而预防病毒型呼吸道传染疾病。
[0017]本专利技术的喷鼻剂建议使用人在出门前或进入人员密集场所前使用,每6小时喷一次,结合佩戴口罩可以获得进一步降低病毒感染的几率。
[001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喷鼻剂各组分作用明确、可控性强、安全稳定,制备方法简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产品。通过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小剂量吸入病毒,尤其是失去活性的病毒,能帮助人体产生抗体,带来类似于“疫苗加强针”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本专利技术的喷鼻剂抑制SARS

CoV

2的机理示意图。(A)病毒刺突蛋白与鼻细胞ACE2结合,(B)凝胶或增稠隔膜在鼻腔内形成物理屏障,(C)抑制病毒植物成分与凝胶的协同作用。
[0020]图2.本专利技术的喷鼻剂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一种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抗病毒植物成分的获得:采用浸渍法、煎煮法或萃取法获得单一或组合成分的水溶液,再通过添加去离子水稀释获得所需浓度的溶液;或直接采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有效成分溶于去离子水获得溶液。
[0023](2)凝胶/增稠类材料的添加:取1升(1)所得溶液,添加2至20克增稠剂或凝胶材料或二者的组合,在室温下搅拌至充分溶解。
[0024](3)辅料的添加:在1升(2)所得溶液中添加20

50克植物油、2

5克乳化剂,在室温下搅拌。
[0025](4)充氮灌装:将(3)所得药液按5毫升/支或10毫升/支灌装于定量喷射瓶中。
[0026]以下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0027]实施例1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处方(1升计)
[0028]处方用量槲皮素10克结冷胶5克卡拉胶5克菜籽油20克聚山梨酯802克水1升
[0029]注:槲皮素可由任选的木犀草素、高良姜素、姜黄素、绿原酸、桃柁酚代替,用量不变。
[0030]实施例2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处方(1升计)
[0031]处方用量千金藤素2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克卡波姆5克菜籽油20克聚山梨酯802克水1升
[0032]实施例3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处方(1升计)
[0033][0034][0035]注:橡子多酚由青冈栎树橡子经干燥、研磨、超声辅助煎煮法获得,含有没食子酸、单宁、槲皮素和儿茶素等多酚类物质。
[0036]实施例4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处方(1升计)
[0037]处方用量黄芪提取物15克(按干物质重量计)结冷胶5克甲壳素5克山茶油20克聚山梨酯802克水1升
[0038]注:黄芪提取物由煎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组分:具有体外抑制病毒效果的植物成分、凝胶/增稠类材料、植物油、乳化剂和水;所述的病毒为感染呼吸道的病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包括新冠病毒、流感病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组分:具有体外抑制病毒效果的植物成分0.05

2%,凝胶/增稠类材料0.2

2%,植物油2

5%,乳化剂0.2

0.4%,余量为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成分抗病毒喷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具有体外抑制病毒效果的植物成分包括植物提取物或人工合成分子,其植物来源包括穿心莲、贯叶连翘、黄芪、辣木、金银花、拟黄荆、板蓝根、紫锥菊、扁桃斑鸠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创陈婉如杨航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