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钝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33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钝化处理装置,包括钝化池,所述电板位于时间继电器的下部,所述钝化池左端外表面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泵体,所述钝化池右端外表面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泵体,所述钝化池的下部设置有滤芯,所述钝化池内腔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曝气盘,所述钝化池的内部设置有钝化篮,所述钝化池的右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提升组件,且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二伺服电机、第二转动轴、第一同步轮、同步带、第二同步轮、传动箱与第二从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钝化处理装置,具备便于带动钝化篮进行升降,便于带动钝化篮转动至钝化池的一侧,便于进行上下料等优点。便于进行上下料等优点。便于进行上下料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钝化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材钝化处理
,具体为一种钝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钝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将金属浸入钝化液中处理后,金属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薄膜,从而使金属的表面具备耐氧化耐腐蚀的性能。
[000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713815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铜材钝化处理装置,该专利通过设置带有时间继电器的收卷器,可配合滚轮对钝化篮进行提升,但是,其尽可以对钝化篮进行上下升降,上料、下料均不方便,当钝化篮被提升后,位于钝化池的上端外表面,高度较高,不便于拿取料,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钝化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钝化处理装置,具备便于带动钝化篮进行升降,便于带动钝化篮转动至钝化池的一侧,便于进行上下料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钝化处理装置,包括钝化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池(1)一侧外表面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时间继电器(2)与电板(3),且所述电板(3)位于时间继电器(2)的下部,所述钝化池(1)左端外表面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泵体(4),所述钝化池(1)右端外表面的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泵体(7),所述钝化池(1)的下部设置有滤芯(5),所述钝化池(1)内腔的下部固定安装有曝气盘(6),所述钝化池(1)的内部设置有钝化篮(8),所述钝化池(1)的右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9),所述转动组件(9)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提升组件(10),且所述转动组件(9)包括安装板(22)、第二伺服电机(23)、第二转动轴(24)、第一同步轮(25)、同步带(26)、第二同步轮(27)、传动箱(28)与第二从动轴(29),且所述提升组件(10)包括安装箱(12)、通槽(13)、牵引绳(14)、缠绕盘(15)、第一从动轴(16)、隔板(17)、第一伺服电机(18)、第一转动轴(19)、蜗杆(20)与蜗轮(21),且所述钝化篮(8)上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吊环(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箱(28)固定安装于钝化池(1)右端外表面的下部,所述第一同步轮(25)、同步带(26)与第二同步轮(27)均位于传动箱(28)的内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固定安装于传动箱(28)上端外表面的左侧,所述第二转动轴(24)位于第二伺服电机(23)的下端外表面,所述第一同步轮(25)固定安装于第二转动轴(24)中部的外壁,所述第二同步轮(27)固定安装于第二从动轴(29)下部的外壁,所述同步带(26)位于第一同步轮(25)与第二同步轮(27)之间,所述第二从动轴(29)的上端外表面与安装板(22)下端外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钝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24)、第二从动轴(29)与传动箱(28)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田義明井田统章
申请(专利权)人:丸井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