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24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25
一种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及方法,通过使用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对管本体内表面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打磨,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包括引导管(2)、固定部件、移动部件和打磨部件;所述引导管(2)与管本体(1)的内径相等;所述固定部件、移动部件和打磨部件依次连接能在所述引导管(2)或管本体(1)中固定或移动;所述移动部件通过伸缩装置C(10)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打磨部件与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部件上的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该方法使用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方法对管本体内表面进行打磨处理,质量稳定,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管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上大规模使用的铸管多为铸铁管,是采用铸造铁水铸造形成的管材,铸造工艺根据质量要求、批量、成本等不同在砂型铸造、连铸、离心铸造等工艺中选择,例如球墨铸铁管多采用离心铸造工艺制造。有很多场合对球墨铸铁管内表面的质量要求比较高,因此,需要对球墨铸铁管的内表面进行打磨处理以满足使用需求,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人工手持打磨工具进行打磨的方式来提高球墨铸铁管内表面质量,这种单纯依靠人工手动打磨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打磨质量也不能保证,时好时坏,不仅使得生产效率降低和加工成本增加,同时也使得产品的质量变得不稳定。离心铸造时使用管模作为模具,同样,管模也有内表面打磨处理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高一种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及方法,该方法使用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方法对管本体内表面进行打磨处理,质量稳定,工作效率高。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管(2)、固定部件、移动部件和打磨部件;所述引导管(2)与管本体(1)的内径相等;所述固定部件、移动部件和打磨部件依次连接能在所述引导管(2)或管本体(1)中固定或移动;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支架(3)、顶块A(6)和伸缩装置A(8),所述固定支架(3)的外形为比所述引导管(2)或管本体(1)内径小的圆柱形,在所述固定支架(3)的外周上设置有顶块A(6),所述顶块A(6)的一端与所述伸缩装置A(8)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块A(6)在所述伸缩装置A(8)的作用下沿所述固定支架(3)的径向伸缩,当所述伸缩装置A(8)伸长时,所述顶块A(6)顶在所述引导管(2)或管本体(1)的内表面上使得所述固定支架(3)与所述引导管(2)或管本体(1)顶住固定;所述移动部件通过伸缩装置C(10)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移动部件包括移动支架(4)、顶块B(7)和伸缩装置B(9),所述移动支架(4)的外形为比所述引导管(2)或管本体(1)内径小的圆柱形,在所述移动支架(4)的外周上设置有顶块B(7),所述顶块B(7)的一端与所述伸缩装置B(9)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块B(7)在所述伸缩装置B(9)的作用下沿所述移动支架(4)的径向伸缩,当所述伸缩装置B(9)伸长时,所述顶块B(7)顶在所述引导管(2)或管本体(1)的内表面上使得所述移动支架(4)与所述引导管(2)或管本体(1)顶住固定;所述打磨部件与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部件上的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打磨部件包括打磨支架(5)和打磨块(12),所述打磨支架(5)的外形为比所述引导管(2)或管本体(1)内径小的圆柱形,在所述打磨支架(5)的外周上设置有打磨块(12),在打磨块(12)和打磨支架(5)之间设置有弹性装置,所述打磨块(12)在所述打磨支架(5)的径向方向上通过所述弹性装置可压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管或管模表面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1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洪彬丁宗建陈汝军杨玉清种国华李福阳刘继武
申请(专利权)人:国铭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