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持续性吸附的柱塞泵及物体移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887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柱塞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持续性吸附的柱塞泵及物体移取组件,包括泵体和活塞杆,泵体上设置有与泵腔连接的接头,泵体上还设置有负压通道;泵腔的腔壁上于负压通道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活塞杆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活塞杆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活塞杆内还设置有连通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连通通道。活塞杆在接头与第一密封组件之间往复移动时,利用泵腔的体积变化形成负压,通过负压作用吸取物体;当吸附结构的端面与目标物体之间无法达到完全密封时,活塞杆轴向活动使第二通孔位于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二密封组件之间,负压设备通过负压通道提供持续性的负压吸附力,从而将目标物体吸附在吸附结构上。吸附在吸附结构上。吸附在吸附结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持续性吸附的柱塞泵及物体移取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柱塞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持续性吸附的柱塞泵及物体移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柱塞泵是一种活塞式结构,靠活塞往复运动,使得泵腔工作容积周期变化,实现吸入和排出液体;另外活塞往复运动压缩泵腔空间除了可实现吸排液功能外,还可以实现吸附目标物体的功能。在采用柱塞泵移取目标物体,例如球形物体时,柱塞泵通常与吸附结构连接,吸附结构的吸附面与球形物体接触,柱塞泵内的负压使球形物体紧贴在吸附结构的吸附面上。
[0003]受困于泵腔容积,柱塞泵的活塞能够压缩的空间有限,通常为泵腔的体积。一旦吸附面与被吸附的目标物体神之间形成间隙,无法达成完全密封造成卸压,目标物体与吸附结构之间的吸附力容易大幅度降低甚至丧失,进而导致无法吸附目标物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持续性吸附的柱塞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柱塞泵在移取物体时吸附力容易降低导致无法吸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物体移取组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持续性吸附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泵腔的泵体和轴向导向装配在所述泵腔内的活塞杆,所述泵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泵腔连接的接头,所述泵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泵腔连通的负压通道,所述负压通道用于与外设的负压设备连接;所述泵腔的腔壁上还轴向间隔设置有与所述活塞杆密封配合的第一密封组件和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位于所述负压通道的靠近所述接头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位于所述负压通道远离所述接头的一侧;所述活塞杆的朝向所述接头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活塞杆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活塞杆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连通通道,所述活塞杆在移动行程中具有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之间的第一吸附状态、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之间的第二吸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性吸附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O型圈和第一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所述第一聚四氟乙烯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朝向所述接头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O型圈套装在所述第一内壁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持续性吸附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O型圈和第二聚四氟乙烯密封圈,所述第二聚四氟乙烯密封圈的内侧设置有背离所述接头的第二内壁,所述第二O型圈套装在所述第二内壁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持续性吸附的柱塞泵,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剑锋黄炯华张伟蔡树衡刘汉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普科技智造有限公司广州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