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CG-Fe-Cur球状纳米分子及其在预防放辐射损伤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83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分子合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EGC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及其在预防放辐射损伤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分子合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及其在预防放辐射损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国民经济对能源需求显著增加,核能生成、核电站事故应急中可能出现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照射。目前,重度(6Gy)及以下骨髓型放射病的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救治,存活率较高。但极重度(6Gy以上)骨髓型放射病的患者,还是没有良好的救治手段。针对大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抗辐射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关注的重点。
[0003]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水溶性好,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辐射、保护DNA、抗凋亡和抗肿瘤等作用。EGCG是绿茶茶多酚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从茶叶中分离得到的儿茶素类单体,是2

连苯酚基苯并吡喃与没食子酸形成的酯,具有酚类抗氧化剂的通用性。因其结构中有6个邻位酚羟基而有优于其他儿茶素的许多性质,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EGCG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自由基DNA损害,抗氧化活性至少是维生素C的100多倍,是维生素E的25倍,能够保护细胞和DNA受损害,这些功效归结于EGCG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能力。EGCG抗辐射和紫外线,阻止油脂过氧化,减少血清中低密度胆固醇、超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干扰癌细胞生存所需的信号传递,抑制饮食中的致癌物质,与肠、肝和肺中的其他酶和抗氧化剂作用共同阻止某些致癌物质的活力。小鼠在受钴

60射线照射前,口服EGCG组的血常规计数明显高于单纯γ射线照射组;在照射后口服EGCG组的血常规指标比单纯γ射线照射组明显回升,表明EGCG可减轻血液系统损伤或促进血液系统损伤的恢复。Monzen和Kashiuakura也发现,EGCG对造血系统具有放射防护作用。动物模型研究显示,EGCG可减轻γ射线诱导的大鼠脾细胞损伤。可使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和细胞数目增加,表明EGCG促进了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但EGCG抗辐射的研究,对细胞照射、动物全身辐照剂量多在0.05

4Gy这个区域,个别对皮肤HaCaT细胞的照射有超过这个范围的。即使是有对大鼠肺部22Gy的照射,也仅是局部照射,很少有大剂量对细胞照射、动物全身照射的研究报道。
[0004]姜黄素(curcumin,Cur)作为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疾病具有广泛的预防特性,具有抗感染、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抗肝纤维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抗辐射的研究,对细胞照射、动物全身辐照剂量多在1.15

4Gy区域,个别对小鼠、大鼠照射有9.6

10Gy的,但抗辐射的效果不佳。即使是对小鼠胸部13.6Gy的照射,也仅是局部照射,模仿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姜黄素还存在一定缺陷,如水溶性不高、稳定性差、吸收率低,在肠道中容易转化为葡糖苷醛酸和磺酸等复合物,代谢快、半衰期短,这些问题导致了其生物利用度较低,限制了其在食品和药品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一种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及其在预防放辐射损伤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纳米自组装技术,将姜黄素、Fe
3+
、EGCG结合起来,优化合成稳固的球状纳米分子EGCG

Fe

Cur,所述纳米分子不仅生物安全性良好,而且抗辐射效果显著,为预防辐射损伤提供了新途径。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7]纳米自组装优化合成的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包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和六水三氯化铁。
[0008]本专利技术首先通过纳米自组装技术,将姜黄素、Fe
3+
、EGCG结合起来,优化合成稳固的球状纳米分子EGCG

Fe

Cur。本专利技术所述球状纳米分子EGCG

Fe

Cur在体外和体内抗辐射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所述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具有良好的抗辐射前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0010]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和六水三氯化铁母液配制;
[0011]2)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合成: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姜黄素(Curcumin,Cur)和六水三氯化铁母液混合,并滴加Tris

HCl pH 8.8缓冲液调整溶液的pH为8.2后,密闭反应3h,透析完毕后将所得即为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
[0012]步骤1)所述配制的方法是,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和六水三氯化铁分别溶于乙醇中配制母液,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溶液的浓度为1.5~4.5mg/mL,姜黄素溶液的浓度为2~6mg/mL,三氯化铁溶液的浓度为0.3~0.7mg/mL。
[0013]步骤2)所述母液混合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六水三氯化铁的摩尔比为2~6:3~9:1
[0014]本专利技术上述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能够在弱酸性环境里可以被解离,释放出姜黄素、Fe
3+
、EGCG,分别发挥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保护DNA等作用,显著抑制由射线诱导的铁死亡和凋亡而发挥抗辐射作用。由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可以用于预防辐射损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还可以用于抑制细胞铁死亡和凋亡中。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预防辐射损伤的制剂,包括所述的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铁死亡和凋亡抑制剂,包括所述的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活性氧清除制剂,包括所述的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
[0018]通过纳米自组装技术,将姜黄素、Fe
3+
、EGCG结合起来,形成稳固的球状纳米分子EGCG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其特征在于,包含: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和六水三氯化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制备:1)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和六水三氯化铁母液配制;2)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合成: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和六水三氯化铁母液混合,并滴加Tris

HCl pH 8.8缓冲液调整溶液的pH至8.2后,密闭反应3h,透析完毕后将所得即为EGCG

Fe

Cur球状纳米分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配制的方法是,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姜黄素和六水三氯化铁分别溶于乙醇中配制母液,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溶液的浓度为1.5~4.5mg/mL,姜黄素溶液的浓度为2~6mg/mL,三氯化铁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蓉杨新瑞刘晶黄燮杨露勋杨嘉欣李涛吴自飞高明权罗圣霖王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