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80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属于电饭锅技术领域,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包括显示板和电源板,显示板包括接口CON1、主控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一、显示模块二、按键模块以及蜂鸣器模块,电源板包括驱动模块、控制模块一、控制模块二、控制模块三、控制模块四、温度传感器LEM1、温度传感器LEM2,电源板上还设置有与显示板上模块及接口相对应的控制电路,本方案可以实现提高米饭的煮出效果和煮饭的智能化,采用的模糊逻辑运算控制,模仿人的思维方式,根据上、下两个精准温度采集器,识别不同米量的温度反应速率,从而推算出对不同米量所需的煮饭温度曲线及煮饭时间,使得煮出的米饭更加均匀熟透、松软且不焦糊。松软且不焦糊。松软且不焦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饭锅
,更具体地说,涉及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电饭锅大多数是机械式开关,整个煮饭电路使用固定功率和固定温度的模式,在煮不同米量容易出现米汤溢出甚至夹生米饭或焦饭问题,包括现市面上推出一些煮饭模拟控制电路,虽然使用了电子控温提高了煮饭温度精确度,但都是使用固定的温度进行煮饭,致使不同米量的米饭在加热时的温度容易受热不均匀和不稳定,影响米饭的煮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可以实现提高米饭的煮出效果和煮饭的智能化,采用的模糊逻辑运算控制,模仿人的思维方式,根据上、下两个精准温度采集器,识别不同米量的温度反应速率,从而推算出对不同米量所需的煮饭温度曲线及煮饭时间,使得煮出的米饭更加均匀熟透、松软且不焦糊。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2.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包括显示板和电源板,所述显示板包括接口CON1、主控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一、显示模块二、按键模块以及蜂鸣器模块,电源板包括驱动模块、控制模块一、控制模块二、控制模块三、控制模块四、温度传感器LEM1、温度传感器LEM2,所述的电源板上还设置有与显示板上模块及接口相对应的控制电路,可以实现提高米饭的煮出效果和煮饭的智能化,采用的模糊逻辑运算控制,模仿人的思维方式,根据上、下两个精准温度采集器,识别不同米量的温度反应速率,从而推算出对不同米量所需的煮饭温度曲线及煮饭时间,使得煮出的米饭更加均匀熟透、松软且不焦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接口CON1包括正面TOP、反面BOT、零线Zero、制热元件HEAT、制热元件HEAT1

HEAT3,所述反面BOT与电流表PA6/开关AN3电性连接,所述正面TOP与电流表PA7/开关AN4电性连接,所述零线Zero与电压PC1电性连接,所述制热元件HEAT与电压表PC0/开关AN5电性连接,所述制热元件HEAT1与ISPCK/烧录电性连接,所述制热元件HEAT2与开关AN6/ISPDAT烧录电性连接,所述制热元件HEAT3与电流表PA5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2,所述集成电路U2包括公共端GND一、自定义数据开关PB5/DAT、时钟信号开关PB4/CLK、开关PB3、开关PB2、开关AN0/开关PB1、开关PB0、电流表PA0、电流表PA1、ISPCK/烧录、电源电压VDD、开关AN6/ISPDAT烧录、开关PB7、电压表PC1、电压表PC0/开关AN5、电流表PA7/开关AN4、电流表PA6/开关AN3、电流表PA5、电流表PA3/开关AN1、电流表PA4/开关AN2,所述公共端GND一与信号电源电源电压VDD均并联有电容C5、电阻R13和贴片电容EC2,所述电容EC2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端子以及地线。
[0010]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一包括集成电路U1,所述集成电路U1包括引脚NC、二极管DIO、时钟信号CLK、待机电压STB、按键KEY1、按键KEY2、信号电源VDD一、扫描端SEG1/速度继电器KS1

扫描端SEG7/速度继电器KS7、公共端GND二、电器栅格GRID1

GRID4、公共端GND三、公共端GND四、信号电源VDD二、扫描端SEG13/电器栅格GRID5

扫描端SEG11/电器栅格GRID7、扫描端SEG10、扫描端SEG9、扫描端SEG8/速度继电器KS8,所述二极管DIO上电性连接有电阻R1,所述时钟信号CLK上电性连接有电阻R2,所述待机电压STB上电性连接有电阻R3,所述电容R1

R3上分别并联有电容C1

C3和电阻R4

R6,所述信号电源VDD一与信号电源VDD二均电性连接有电容C4,所述电容C4与公共端GND四均电性连接电解电容EC1。
[0011]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二包括显示灯LED1

LED8和载频线segA

segG,且显示模块二与电器栅格GRID2电性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压传感器LEM1包括信号源SA

SG、接口DP,所述信号源SA

SG和接口DP分别与LED1

LED8电性连接,所述电压传感器LEM1分别通过公共端COM2

COM5与电器栅格GRID3

GRID6电性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按键模块包括继电器K1、K2和电阻R7

R11,所述继电器K1与电阻R7

R11之间分别并联有电源开关SW7、SW4、SW5、SW2、SW9,所述继电器K2与电阻R7

R11之间分别并联有电源开关SW8、SW3、SW6、SW1、SW10,所述继电器K1与电流表PA4/开关AN2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K2与电流表PA3/开关AN1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

R11分别与开关PB2、开关AN0/开关PB1、开关PB0、电流表PA0、电流表PA1电性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蜂鸣器模块包括电子元件蜂鸣器BZ1和电阻R12,且电子元件蜂鸣器BZ1电性连接电阻R12,所述电阻R12与开关PB7电性连接。
[0015]3.有益效果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7]本方案可以实现提高米饭的煮出效果和煮饭的智能化,采用的模糊逻辑运算控制,模仿人的思维方式,根据上、下两个精准温度采集器,识别不同米量的温度反应速率,从而推算出对不同米量所需的煮饭温度曲线及煮饭时间,使得煮出的米饭更加均匀熟透、松软且不焦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接口CON1的电路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控模块的电路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显示模块一的电路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显示模块二的电路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压传感器LEM1的电路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按键模块的电路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蜂鸣器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包括显示板和电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板包括接口CON1、主控模块、驱动模块、显示模块一、显示模块二、按键模块以及蜂鸣器模块,电源板包括驱动模块、控制模块一、控制模块二、控制模块三、控制模块四、温度传感器LEM1、温度传感器LEM2,所述的电源板上还设置有与显示板上模块及接口相对应的控制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CON1包括正面TOP、反面BOT、零线Zero、制热元件HEAT、制热元件HEAT1

HEAT3,所述反面BOT与电流表PA6/开关AN3电性连接,所述正面TOP与电流表PA7/开关AN4电性连接,所述零线Zero与电压PC1电性连接,所述制热元件HEAT与电压表PC0/开关AN5电性连接,所述制热元件HEAT1与ISPCK/烧录电性连接,所述制热元件HEAT2与开关AN6/ISPDAT烧录电性连接,所述制热元件HEAT3与电流表PA5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集成电路U2,所述集成电路U2包括公共端GND一、自定义数据开关PB5/DAT、时钟信号开关PB4/CLK、开关PB3、开关PB2、开关AN0/开关PB1、开关PB0、电流表PA0、电流表PA1、ISPCK/烧录、电源电压VDD、开关AN6/ISPDAT烧录、开关PB7、电压表PC1、电压表PC0/开关AN5、电流表PA7/开关AN4、电流表PA6/开关AN3、电流表PA5、电流表PA3/开关AN1、电流表PA4/开关AN2,所述公共端GND一与信号电源电源电压VDD均并联有电容C5、电阻R13和贴片电容EC2,所述电容EC2的两端分别连接电源端子以及地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饭模拟电路的应用及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一包括集成电路U1,所述集成电路U1包括引脚NC、二极管DIO、时钟信号CLK、待机电压STB、按键KEY1、按键KEY2、信号电源VDD一、扫描端SEG1/速度继电器KS1

扫描端SEG7/速度继电器KS7、公共端GND二、电器栅格GRID1

GRID4、公共端GND三、公共端GND四、信号电源VDD二、扫描端SEG13/电器栅格GRID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华廖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高博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