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鲁士类正极材料及其缺陷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4668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鲁士类正极材料及其缺陷修复方法,涉及钠电池技术领域。该普鲁士类正极材料的缺陷修复方法包括:将第二溶液逐滴加入到第一溶液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形成普鲁士类正极材料,其中,第一溶液中含有浓度为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鲁士类正极材料及其缺陷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钠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普鲁士类正极材料及其缺陷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储能设备,比如锂离子电池作为技术较为成熟的储能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电动汽车等领域,然而因为锂资源的储量稀少,且集中于美洲地区,因此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锂离子电池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发展其它新型的储能体系,其中,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最优前景的几个方向之一。钠离子电池包含过度金属氧化物体系、普鲁士类体系和聚阴离子体系等,其中普鲁士类体系具有明显的经济和安全优势,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普鲁士类钠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主要包含:共沉淀法、水热法和机械混合法等,其中共沉淀法和水热法中,因为Na2M1[M2(CN)6]的ksp较小,沉淀迅速,容易产生大量含有[M2(CN)6]的普鲁士类正极材料,此时空位处暴露的Mn的空位点容易与反应体系中的水进一步结合,形成配位水,进一步结合结晶水,占据钠离子的储存位点,导致比容量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鲁士类正极材料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第二溶液逐滴加入到第一溶液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形成普鲁士类正极材料,其中,所述第一溶液中含有浓度为1

2mol/L的亚铁氰化物,所述第二溶液中含有可溶性二价过渡金属盐;共沉淀反应至无沉淀产生后降低温度使溶液中未反应的亚铁氰化物沉淀于所述普鲁士类正极材料的表面;然后进行陈化,使所述亚铁氰化物与所述普鲁士类正极材料反应以减少空位缺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鲁士类正极材料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温度为55~80℃,降低温度至20

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普鲁士类正极材料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铁氰化物包括特征(1)

(3)中的至少一种;特征(1):所述亚铁氰化物的溶解饱和度为50%

100%;特征(2):所述亚铁氰化物浓度为1.2

2mol/L;特征(3):所述亚铁氰化物为亚铁氰化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鲁士类正极材料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中还含有浓度为0.1

2mol/L可溶性钠源,所述可溶性钠源为氯化钠、柠檬酸钠和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普鲁士类正极材料的缺陷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二价过渡金属盐包括硫酸锰0.5

0.7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海军李爱霞谢英豪李长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