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加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60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油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加油装置,包括:箱体;管路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输送油料;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管路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管路系统的压力与流量;供电系统,与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管路系统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和管路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第一输油管路与第二输油管路,所述第一输油管路用于加油和抽油,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用于搅拌油料。通过加油装置即可完成抽油、加油以及搅拌油料的一系列操作,节省了搅拌油料装置的空间和操作人员,从而提高作业流程的效率,也使得加油装置的功能性更加多样化,使用场景更加广泛。广泛。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加油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油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加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飞机燃油的注加方式有重力加油和压力加油两种。重力加油由于参与人员多,加油时间很长,易造成不安全因素,在现代飞机的设计中只是作为加油的一种备用方式。而压力加油一是可以减少机务人员工作强度,缩短再次出动准备时间;二是可以利用机场加油管道进行加油,不需要加油车;三是保证了加油质量,风、雨、雪天时不必要采取防护措施;四是有利于地面安全,在现代飞机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0003]当前,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作战力量,受到各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可以预见,无人机今后将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未来战争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无人机需求增长迅速,无人机的种类及数量也大大增加,并且无人机在我军各类军事训练、演习等行动中的参与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大多数无人机都面临着续航能力水平低的问题,采用汽油作为动力的无人机无疑能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为了最大化利用燃油载荷能力和平台耐久性,无人机一般会采用软体燃油囊。
[0004]目前,给无人机加油时一般采用手动或简易电动燃油泵加注的方式,这两种加注方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很难控制加注的油量且加注时间较长;二是加油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尤其是对采用软体燃油囊这种安全性要求很高的无人机更是无法适用;三是加注方式的通用性不强,难以适应不同机型的加油需求;四是加油装置功能单一,只能进行加油;五是结构臃肿,且重量较大,移动困难。因此,提高无人机油料保障效率,同时提高油料加注的安全性与通用性成为了无人机油料加注装备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加油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加油装置只能进行加油而造成功能单一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加油装置,包括:
[0007]箱体;
[0008]管路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输送油料;
[0009]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管路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管路系统的压力与流量;
[0010]供电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与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管路系统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和管路系统供电;
[0011]其中,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第一输油管路与第二输油管路,所述第一输油管路用于加油和抽油,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用于搅拌油料,所述第一输油管路的两端用于在加油和抽油时分别与储油容器和油箱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的第一端用于搅拌油料时与储油容器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上。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上从其抽油端至加油端依次设置有粗滤器、油泵、过滤分离器、流量计以及双流量电磁阀。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的第三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上粗滤器与油泵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加油和抽油流量的流量调节阀。
[0014]可选地,所述多功能加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用于连通所述管路系统和储油容器,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管路系统和油箱。
[0015]可选地,所述箱体上铰接有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箱体的上盖,所述多功能加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内的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用于连通所述管路系统和储油容器,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管路系统和油箱。
[0016]可选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以及压差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油泵、压差传感器、流量计以及双流量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粗滤器与所述油泵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输油管路的加油端上,所述压差传感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过滤分离器的两端上。
[0017]可选地,所述供电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源综合管理器以及充电适配器,所述电源综合管理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组的充放电,所述电池组分别与所述电源综合管理器和充电适配器电连接。
[0018]可选地,所述多功能加油装置还包括用于方便所述箱体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手柄。
[0019]可选地,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脚轮。
[0020]可选地,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拉杆。
[0021]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加油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方案通过将管路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集成至箱体中,减小加油装置整体体积,提高加油装置使用时的机动性。管路系统包括第一输油管路与第二输油管路,第一输油管路用于加油和抽油,第二输油管路用于搅拌油料。通过加油装置即可完成抽油、加油以及搅拌油料的一系列操作,节省了搅拌油料装置的空间和操作人员,从而提高作业流程的效率,也使得加油装置的功能性更加多样化,使用场景更加广泛。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系统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管路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0028]零件标号说明
[0029]11

箱体;12

上盖;
[0030]2‑
管路系统;2a

第一输油管路;2b

第二输油管路;21

油泵;22

过滤分离器;23

粗滤器;241

第二压力传感器;242

第一压力传感器;251

第二输油管路的第一端;252


油端;253

抽油端;254

过滤器压差表;255

油泵出口压力表;256

油泵进口压力表;26

双流量电磁阀;27

流量计;28

流量调节阀;29

压差传感器;
[0031]3‑
控制系统;4

供电系统;5

移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管路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用于输送油料;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并与所述管路系统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管路系统的压力与流量;供电系统,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与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管路系统电连接,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和管路系统供电;其中,所述管路系统包括第一输油管路与第二输油管路,所述第一输油管路用于加油和抽油,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用于搅拌油料,所述第一输油管路的两端用于在加油和抽油时分别与储油容器和油箱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的第一端用于搅拌油料时与储油容器连通,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的第二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上从其抽油端至加油端依次设置有粗滤器、油泵、过滤分离器、流量计以及双流量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的第三端连通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上粗滤器与油泵之间,并且所述第二输油管路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输油管路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加油和抽油流量的流量调节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加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加油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连通机构,所述连通机构用于连通所述管路系统和储油容器,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管路系统和油箱。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加油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阳川杨继平梁泽山晏刚彭小庆李自荣夏梓航康明许亚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