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4599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涂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氟碳树脂共聚物58~72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9~13份,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7~10份,有机溶剂25~36份,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12份,聚乙烯醇1.5~3.2份,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0.8~1.2份,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涂料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指纹智能解锁指纹识别模块主要采用四种材料:蓝宝石、涂覆式、陶瓷以及钢化玻璃,在这四种材料中:涂覆式材料最常见,但其容易受到汗水、油脂的侵蚀,导致指纹芯片识别率下降;钢化玻璃成本低,表面硬,使用时间长了就会被细小的灰尘磨花;而以氧化锆为主的陶瓷材料,不但质地坚硬,且韧性是蓝宝石三倍以上,易于加工,最主要的是,陶瓷材料的介电常数高,指纹识别更加灵敏;蓝宝石相较于其他三种保护材料,则更加坚硬,耐久性强,但成其本高,且韧性差,穿透性差,不易做薄。
[0003]涂覆式中,许多生产商会选用以EMC(环氧树脂)为主体基材的芯片,EMC材料的特点在于硬度高,易成型,制成芯片稳定,在汽车门把手指纹解锁指纹识别模块的应用中具有较大的前景,而由于汽车外部环境的多样性,如存在雨水、尾气颗粒的粘附,导致指纹识别不准确、不快速,需要开发一种应用于汽车门把手指纹解锁指纹识别模块上的具有防水、抗菌效果且附着力良好的涂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0006]氟碳树脂共聚物58~72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9~13份,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7~10份,有机溶剂25~36份,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12份,聚乙烯醇1.5~3.2份,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0.8~1.2份,2

羟乙基醚纤维素0.2~0.8份,流平剂0.5~1.3份,分散剂1.9~4份。
[0007]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由有机硅单体、脂肪族环氧树脂、苯基三烷氧基硅烷、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3

巯基丙酸酯)共聚而成。
[0008]优选的,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由纳米氧化锌浆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钛酸酯偶联剂和有机溶剂制备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为N,N

二甲基乙酰胺。
[0010]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0011]氟碳树脂共聚物58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10份,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8份,N,N

二甲基乙酰胺30份,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9份,聚乙烯醇1.5份,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1份,2

羟乙基醚纤维素0.6份,流平剂1份,分散剂2.7份。
[0012]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0013]氟碳树脂共聚物72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9份,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7份,N,N

二甲基乙酰胺28份,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份,聚乙烯醇2.1份,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0.8份,2

羟乙基醚纤维素0.2份,流平剂1.3份,分散剂1.9份。
[0014]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0015]氟碳树脂共聚物64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13份,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10份,N,N

二甲基乙酰胺25份,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2份,聚乙烯醇3.2份,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1.2份,2

羟乙基醚纤维素0.8份,流平剂0.5份,分散剂4份。
[0016]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0017]S1:依次加入氟碳树脂共聚物、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有机溶剂、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分散剂,在搅拌温度180~200℃,转速500~8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6

8小时,得到分散体;
[0018]S2:往所述分散体中依次加入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聚乙烯醇、2

羟乙基醚纤维素和流平剂,在搅拌温度130~150℃,转速500~8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4

6小时,得到所述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区别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采用氟碳树脂和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氟碳树脂具有超高耐候性和低表面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对EMC材料具有很好的层间附着力,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具有抗菌性,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具有较好的偶联作用,聚乙烯醇具备较好的稳定作用以及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具有高油溶性的疏水表面活性作用,使得涂覆并成膜在用于汽车指纹识别的EMC材料上时,具有低表面能并形成固定接触角大于120
°
,提高了涂料的防水和耐脏污能力,还具有抗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1]下述各实施例中,流平剂的型号为GS

1853(市售);分散剂的型号为RXY

5040(市售)。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一: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
[0025]氟碳树脂共聚物58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10份,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8份,N,N

二甲基乙酰胺30份,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9份,聚乙烯醇1.5份,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1份,2

羟乙基醚纤维素0.6份,GS

1853流平剂1份,RXY

5040分散剂2.7份。
[0026]按照实施例一的比例进行涂料的制备,具体步骤如下:
[0027]S1:在反应釜中依次加入氟碳树脂共聚物58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10份、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8份、N,N

二甲基乙酰胺30份、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9份和RXY

5040
分散剂2.7份,在转速800rpm的搅拌速度下200℃搅拌7小时,得到分散体一;
[0028]S2:往分散体一中依次加入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1份、聚乙烯醇1.5份、2

羟乙基醚纤维素0.6份和GS

1853流平剂1份,在转速800rpm的搅拌速度下142℃搅拌4小时,得到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氟碳树脂共聚物58~72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9~13份,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7~10份,有机溶剂25~36份,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8~12份,聚乙烯醇1.5~3.2份,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0.8~1.2份,2

羟乙基醚纤维素0.2~0.8份,流平剂0.5~1.3份,分散剂1.9~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由有机硅单体、脂肪族环氧树脂、苯基三烷氧基硅烷、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3

巯基丙酸酯)共聚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由纳米氧化锌浆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钛酸酯偶联剂和有机溶剂制备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N,N

二甲基乙酰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指纹识别EMC材料用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份:氟碳树脂共聚物58份,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共聚物10份,改性纳米氧化锌粉体8份,N,N

二甲基乙酰胺30份,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9份,聚乙烯醇1.5份,磺基琥珀酸双十三烷基酯钠1份,2

羟乙基醚纤维素0.6份,流平剂1份,分散剂2.7份。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指纹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锋黄秋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千浪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