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48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涉及地质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轴,所述电动伸缩轴的伸缩端安装有转动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主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方便夹持雷达天线进行水平移动、竖向升降、水平偏转和竖向偏转,解决探测掌子面高处测线和外扩测角时,人工搬抬雷达天线进行上下左右移动和旋转偏移时费时费力的问题,使利用雷达进行井字形测线、网格形测线、偏转角度探测等复杂测线探测时更为便利。角度探测等复杂测线探测时更为便利。角度探测等复杂测线探测时更为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雷达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质雷达探测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一种常用方法,在隧道复杂地质区段需要在隧道掌子面布置井字形雷达测线,进行三维地质预报时需要在掌子面布置网格形雷达测线,在探测掌子面前方周边地质情况时还需要使雷达天线向周边偏转一定角度,上述情况下在探测掌子面高处测线和外扩测角时,人工搬抬笨重的雷达天线进行攀爬升高和旋转,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3]因此需要为雷达天线配备一种辅助装置,可以夹持天线进行水平移动、竖向升降、水平偏转、竖向偏转,解决探测掌子面高处测线和外扩测角时,人工搬抬雷达天线进行上下左右移动和旋转偏移时费时费力的问题,使利用雷达进行井字形测线、网格形测线、偏转角度探测等复杂测线探测时更为便利。
[0004]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解决了利用地质雷达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当探测掌子面高处测线和外扩测角时,人工搬抬和旋转雷达天线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包括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轴,所述电动伸缩轴的伸缩端安装有转动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电动伸缩轴的外壁安装有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转动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圆台形基座,所述圆台形基座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安装有平衡梁,所述平衡梁的一端设置有雷达天线,所述圆台形基座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转动轴的外壁安装有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圆台形基座的内顶壁转动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电动伸缩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由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驱动电动伸缩轴,从而带动转动底座、圆台形基座、转动轴和平衡梁在水平面内转动,进而使雷达天线正对隧道掌子面在水平面内转动,并由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驱动转动轴,使雷达天线竖直面内转动,同时由电动伸缩轴伸缩实现雷达天线竖直升降移动,通过控制面板可分别独立控制电动伸缩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使得雷达天线分别独立的进行上下移动,水平偏转,竖向偏转;从而满足雷达天线对隧道中掌子面上的网格形测线、水平角和
竖直角多角度测角的探测要求,避免人工搬抬雷达天线进行上下左右移动和旋转偏移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7]优选的,所述平衡梁和雷达天线之间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在平衡梁一端的PVC安装框,所述PVC安装框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PVC安装框的内壁安装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开设有与固定螺栓螺纹端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固定螺栓的螺纹端与雷达天线的外壁相抵触,所述雷达天线位于两个防滑垫之间,工作人员旋转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的一端远离或与雷达天线的外壁相抵触,进而便于将雷达天线安装、拆卸和固定在平衡梁的一端,以便实现探测需求,通过设置并利用具有防滑纹路的防滑垫的弹性,增加了雷达天线与PVC安装框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升了雷达天线在PVC安装框内的稳定性。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指槽,通过设置指槽,增加了人手与固定螺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使用者旋转固定螺栓,并避免发生脱手现象。
[0009]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外表面一体成型有防滑纹路,通过设置防滑纹路,增加了雷达天线与防滑垫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雷达天线脱离防滑垫。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和圆台形基座的内壁均安装有安装座,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安装在两个安装座上,通过设置两个圆台形基座,不仅方便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安装,同时提升了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运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1]优选的,所述移动小车的底部一体成型有多个全地形万向车轮,通过设置全地形万向车轮,适应隧道掘进工作面附近凹凸不平的地面,且便于前后左右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小车的前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电动伸缩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控制面板,方便使用者控制电动伸缩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使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0013]优选的,所述平衡梁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多个配重块,调节配重块的数量可以增减重量,以和不同重量的雷达天线保持力矩平衡。
[00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中,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启动电动伸缩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由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驱动电动伸缩轴,从而带动转动底座、圆台形基座、转动轴和平衡梁在水平面内转动,进而使雷达天线正对隧道掌子面在水平面内转动,并由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主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驱动转动轴,使雷达天线竖直面内转动,同时由电动伸缩轴伸缩实现雷达天线竖直升降移动,通过控制面板可分别独立控制电动伸缩轴、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可使得雷达天线分别独立的进行上下移动,水平偏转,竖向偏转;从而满足雷达天线对隧道中掌子面上的网格形测线、水平角和竖直角多角度测角的探测要求,避免人工搬抬雷达天线进行上下左右移动和旋转偏移时费时费力的问题。
[0016]2、本技术中,工作人员旋转固定螺栓,使固定螺栓的一端远离或与雷达天线的外壁相抵触,进而便于将雷达天线安装、拆卸和固定在平衡梁的一端,以便实现探测需求,通过设置并利用具有防滑纹路的防滑垫的弹性,增加了雷达天线与PVC安装框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升了雷达天线在PVC安装框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指槽,增加了人手与固定螺栓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使用者旋转固定螺栓,并避免发生脱手现象。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中固定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0]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1]图5为图2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2]图中标号:1、移动小车;2、固定底座;3、电动伸缩轴;4、转动底座;5、第一电机;6、第一主动齿轮;7、第一从动齿轮;8、圆台形基座;9、转动轴;10、平衡梁;11、雷达天线;12、第二电机;13、第二主动齿轮;14、第二从动齿轮;15、PVC安装框;16、固定螺栓;17、防滑垫;18、安装座;19、全地形万向车轮;20、控制面板;21、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轴(3),所述电动伸缩轴(3)的伸缩端安装有转动底座(4),所述固定底座(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5)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一主动齿轮(6),所述电动伸缩轴(3)的外壁安装有与第一主动齿轮(6)啮合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7),所述转动底座(4)的顶部安装有圆台形基座(8),所述圆台形基座(8)的顶部设置有转动轴(9),所述转动轴(9)的一端安装有平衡梁(10),所述平衡梁(10)的一端设置有雷达天线(11),所述圆台形基座(8)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驱动端安装有第二主动齿轮(13),所述转动轴(9)的外壁安装有与第二主动齿轮(13)啮合连接的第二从动齿轮(14),所述第二从动齿轮(14)与圆台形基座(8)的内顶壁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雷达天线辅助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10)和雷达天线(11)之间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在平衡梁(10)一端的PVC安装框(15),所述PVC安装框(1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6),PVC安装框(15)的内壁安装有防滑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春发姜洪亮杨庭伟卢超波潘隆武申少华吴真玮邓忠富邓长庆黄慧杜掀陀楚明王秋敏秦涛宁晓斌卢卫东秦梓航覃钟钦郑涛杨仕恒冉孟坤宋智成林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