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身管内膛涂油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23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身管内膛涂油弹,由药筒组件和弹头组件组成,所述的药筒组件包含药筒、底火、发射药、活塞和密封环,底火位于药筒底部,在药筒内底部有一定量的发射药,在发射药的前侧有一可沿药筒轴向方向滑动的活塞,在活塞和药筒之间有密封环,在药筒的前部有定位面;所述的弹头组件包含弹头体、弹性套、卡环、顶针、密封圈、润滑油和油封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高压火药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对药筒内的空气进行压缩,最终实现对涂油弹头的发射,火药燃气残渣留存在药筒内,不会进入身管,无二次污染。这一技术可以广泛推广应用到国民工业经济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具有很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身管内膛涂油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身管维护保养装备,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身管内膛涂油弹。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化、无人化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对武器的使用和无人化维护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身管的涂油是武器使用维护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尤其是每次实弹后的身管涂油保养,是身管防腐和延长寿命的重要保证。
[0003]身管内膛涂油主要采用人工手动的方法,在身管通条或洗把杆上用棉布沾油对身管进行内膛涂油;国产961型12号防暴枪、猎枪用清洁弹采用使用前人工将清洁体浸油,然后发射,实现身管涂油;目前这些身管涂油的方法均需要人工手动进行辅助操作,劳动强度大、清洗效率低,无法真正实现无人操控,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无人、智能、快速反应的要求,所以研制适合无人化作战的身管内膛涂油装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身管内膛涂油技术无法完全实现无人化操作、不能满足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等方面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身管内膛涂油弹,可与制式弹兼容发射,实现无人化操作,同时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使用,满足战场需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身管内膛涂油弹,由药筒组件和弹头组件组成,所述的药筒组件包含药筒、底火、发射药、活塞和密封环,底火位于药筒底部,在药筒内底部有一定量的发射药,在发射药的前侧有一可沿药筒轴向方向滑动的活塞,在活塞和药筒之间有密封环,在药筒的前部有定位面;所述的弹头组件包含弹头体、弹性套、卡环、顶针、密封圈、润滑油和油封膜,所述的弹头体前端为实心结构,弹头体中后部为空心结构,在弹头体中部固装有弹性套,弹性套的直径大于弹头体的最大直径,弹性套在径向上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弹头体内的空腔相通,在弹头组件的后部空腔内装有润滑油,润滑油上方有密封圈和油封膜,在弹头体尾部装有卡环,卡环上方有顶针。
[0006]所述的弹头体为硬质材料,所述的弹性套为橡胶、乳胶或复合材料。
[0007]所述的药筒组件与弹头组件为紧配合。
[0008]弹性套上的通孔呈均匀分布。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与现有制式弹相同的药筒外形,能够实现与制式弹的兼容发射,适装性好;2)采用火药燃烧产生高压气体的方式,安全可靠、技术成熟;3)利用高压火药燃气推动活塞运动,对药筒内的空气进行压缩,最终实现对涂油弹头的发射,火药燃气残渣留存在药筒内,不会进入身管,无二次污染;4)采用的药筒、底火及发射药均为定型成熟产品,能够适应高低气压、气温、腐蚀
等恶劣环境,满足全寿命周期武器作战使用;5)可实现无人化远程操控对身管进行涂油;6)将弹头体内的润滑油更换为清洁剂,可实现对身管的高效清洁。
[0010]这一技术可以广泛推广应用到国民工业经济生产中,具有很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形轴测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发射后药筒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发射后弹头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弹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弹性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药筒组件,2.弹头组件,3. 药筒,4.底火,5.发射药,6.活塞,7.密封环,8. 弹头体,9.弹性套,10.卡环,11.顶针,12.密封圈,13.润滑油,14.油封膜,a.定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如图1所示,一种身管内膛涂油弹,同药筒组件1和弹头组件2组成,药筒组件与弹头组件为紧配合。如图2、图3所示,药筒组件1由药筒3、底火4、发射药5、活塞6和密封环7组成,底火4位于药筒3底部;药筒3外形和底火4同制式弹完全一致,保证能够兼容发射;在药筒3内底部有一定量的发射药5,发射药5采用制式弹标准火药;在发射药5的前侧有一活塞6,活塞6沿药筒3轴向方向可向前滑动;在活塞6和药筒3之间有密封环7,可保证火药燃烧后气体的密闭;在药筒3的前部有定位面a,活塞6运动到终点时能够被药筒定位面a卡住。
[0021]如图2、图4所示,弹头组件2由弹头体8、弹性套9、卡环10、顶针11、密封圈12、润滑油13和油封膜14组成。如图6所示,弹头体8为硬质材料,是弹头组件的骨架,为其他部分提供支撑和导向;弹头体前端为实心结构,弹头体中后部为空心结构,在中部弹头体上有若干通孔,在弹头体中部固装有弹性套,弹性套9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乳胶或其它复合材料,弹性套的直径大于弹头体的最大直径,且弹性套直径比身管内径略大,能够与身管内膛紧密贴合,并进行擦拭和涂油;如图7所示,弹性套在径向上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弹头体内的空腔相通,弹性套上的通孔呈均匀分布。在弹头组件的后部空腔内装有润滑油13,润滑油上方有密封圈和油封膜,在弹头体尾部装有卡环,卡环上方有顶针,如图5所示,顶针11由后部的柱塞与前部的针状物连接而成。在密封圈12、油封膜14和柱塞的作用下实现润滑油13的密封;柱塞被卡环10限位在弹头体尾部;柱塞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能够沿轴向向前移动,带动前部的针状物刺破油封膜14。
[0022]作战使用前,可预先将多发身管内膛涂油弹装入供弹通道的一路。作战过程中,身管内膛需要涂油时,选择涂油弹通道进行供弹,做一次射击动作即可完成对身管内膛的涂
油。
[0023]在使用过程中,涂油弹进入身管弹膛后,底火4被击发,发射药5被底火引燃,迅速产生高压燃气,当燃气压力大于活塞6、密封环7与药筒3内壁的预紧力后,活塞6在高压火药气体的作用下迅速向前移动,对药筒3内前端的空气进行压缩,产生一定的气压,顶针11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并刺破油封膜14,润滑油13被挤进弹头体8中部的空腔内,并从弹性套9的通孔内流出,同时,弹头组件2被挤出药筒组件1口部,进入身管,弹头组件2在经过身管内膛的过程中,润滑油13不断从弹性套的小孔流出,实现对身管内膛的擦拭和涂油。发射后的弹头组件2如图4所示,当弹头组件2飞出身管后,内部气体压力迅速下降至环境气压,活塞6在运动到药筒3前端后被药筒3的a面顶住,不会继续向前滑动,如图3所示,形成了对药筒内部火药气体及残渣的密闭,身管内部不产生其他任何杂质,保证了身管内膛油层的完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身管内膛涂油弹,由药筒组件和弹头组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筒组件包含药筒、底火、发射药、活塞和密封环,底火位于药筒底部,在药筒内底部有一定量的发射药,在发射药的前侧有一可沿药筒轴向方向滑动的活塞,在活塞和药筒之间有密封环,在药筒的前部有定位面;所述的弹头组件包含弹头体、弹性套、卡环、顶针、密封圈、润滑油和油封膜,所述的弹头体前端为实心结构,弹头体中后部为空心结构,在弹头体中部固装有弹性套,弹性套的直径大于弹头体的最大直径,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延飞陈哲张振岭侯钦方李鹏辉张晓铎连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