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2923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吊具,包括吊架和旋锁机构,旋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吊架的侧面的旋锁轴、转动装配在旋锁轴上的旋锁体以及用于锁定旋锁体的定位配合结构,旋锁体包括转动主体,转动主体套装在旋锁轴上并与旋锁轴转动配合,同一转动主体的外筒壁上设有多个吊钩且吊钩在轴向和周向上均错位布置,吊钩跟随转动主体绕旋锁轴旋转并具有吊装位和脱离位,处于吊装位的吊钩用于与集装箱钩挂配合,当转动主体上的一个吊钩处于吊装位时,其它吊钩处于脱离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集装箱吊具在吊架侧面设置安装有多个吊钩的旋锁机构,利用旋锁机构转动切换不同吊钩,来适应性吊装不同横向尺寸的集装箱,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保证了吊装强度。且保证了吊装强度。且保证了吊装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吊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
,具体涉及一种集装箱吊具。

技术介绍

[0002]吊具是指起重机械中用于吊取重物的装置,广泛应用于起重吊装行业中,常用的起重吊具包括吊钩、吊环等链式吊具以及吸盘、夹爪等特定吊装接口的专用吊具,而在舰船弹药集装箱的吊装场合中,为了保证吊装的便捷与稳定,这种集装箱一般是在四个顶角处固定设置四个标准角件(参照图3所示),标准角件上设有用于与吊具连接配合的吊装孔,集装箱的专用吊具与标准角件钩挂配合实现吊装。
[0003]而在实际吊装应用中,集装箱存在有多种型号尺寸,吊装不同型号的集装箱时需要对应更换集装箱吊具,而集装箱吊具体积较大,更换较为复杂,导致吊装效率低。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中将集装箱吊具的吊架改进为能够水平伸缩调节宽度的伸缩结构以适应集装箱尺寸,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6426460U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所公开的一种集装箱吊具,主要包括可水平伸缩调节的吊具梁、驱动装置和锁具(即吊钩),在吊装不同型号的集装箱时,通过驱动装置对应伸缩调节吊具梁的长度,使锁具之间的间距对应与集装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吊具,包括吊架(5)和吊钩,吊钩用于与集装箱(1)上的吊装孔(3)钩挂配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锁机构(6),旋锁机构(6)至少有四个且均设置在吊架(5)的侧面,旋锁机构(6)对应于集装箱(1)顶部的四个顶角上的吊装孔(3)设置,所述吊钩安装在所述旋锁机构(6)上,旋锁机构(6)包括旋锁轴(7)、旋锁体(8)以及定位配合结构,所述旋锁轴(7)固定设置在吊架(5)的侧面上并朝着远离吊架(5)的方向水平延伸,以使所述旋锁轴(7)的轴向与集装箱的横向对应一致,所述旋锁体(8)包括转动主体(81),转动主体(81)为水平延伸的筒体,转动主体(81)套装在所述旋锁轴(7)上并与所述旋锁轴(7)转动配合,每个旋锁机构(6)的转动主体(81)上均设有多个吊钩,吊钩设置在转动主体(81)的外筒壁上,同一转动主体(81)上的多个吊钩在转动主体(81)的轴向和周向上均错位布置,以形成不同的横向吊装尺寸,进而适应吊装不同横向尺寸的集装箱;所述吊钩跟随转动主体(81)绕旋锁轴(7)旋转,吊钩在转动过程中具有吊装位和脱离位,处于吊装位的吊钩用于与集装箱(1)上对应的吊装孔(3)钩挂配合,处于脱离位的吊钩脱离集装箱(1)上的吊装孔(3),当转动主体(81)上的一个吊钩处于吊装位时,同一转动主体(81)上的其它吊钩处于脱离位,所述定位配合结构用于在吊钩转动至吊装位时锁定吊钩相对于旋锁轴(7)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配合结构包括定位槽(71)、定位孔(84)以及定位销(9),所述定位槽(71)设置在所述旋锁轴(7)的外周面上,定位槽(71)在所述旋锁轴(7)的同一轴向位置的外周面上的开设有多个,所述定位孔(84)贯穿设置在所述转动主体(81)的筒壁上,所述定位销(9)穿过所述定位孔(84)并插入定位槽(71)内以实现所述转动主体(81)相对于所述旋锁轴(7)的位置锁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主体(81)的外筒壁上对应于所述定位孔(84)的位置设置有锁定凸起(85),锁定凸起(85)设置在定位孔(84)的外侧,所述定位孔(84)沿转动主体(81)的径向方向贯通所述锁定凸起(85),所述定位销(9)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自锁槽,所述锁定凸起(85)内垂直于所述定位销(9)的轴向设置有弹簧滚珠(10),弹簧滚珠(10)端部的滚珠顶压入所述自锁槽内,以实现定位销(9)在定位孔(84)内的位置自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槽沿定位销(9)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自锁槽包括滑动自锁槽(91)和定位自锁槽(92),滑动自锁槽(91)与所述定位槽(71)的间距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爱中陈晓熙李冠峰高治华张浩辉王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