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百合组培快繁领域,具体的为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青岛百合是青岛崂山特有的一种野生花卉资源,其花朵呈橙红或黄色,花瓣修长艳丽,是国家二级濒危植物。野生居群呈群落分布,由于人为破坏,面积逐年缩小,多样性面临威胁。通过人工拯救繁殖,有利于百合野生资源的保护,还可作为园林景观花卉加以利用。
[0003]野生青岛百合主要依靠种子和鳞茎繁殖,种子实生苗需5~7年才开花,且发芽率低,难以规模化利用。而传统的鳞片扦插繁殖系数低、周期长,长期繁殖造成病毒积累,种性退化,不适宜青岛百合这类数量较少的珍稀野生种。如授权号为CN101711493B的专利直接剥取鳞片繁殖百合种球,其直接将消毒后的鳞片栽种到大田中,栽种当年不采收,让植株在大田中自然越冬和春化,直至来年11月种球成熟后进行采收。
[0004]植物组织培养则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目前,青岛百合组培研究多集中在实验室阶段,多采用细胞分类素类刺激增殖,畸变率高,操作要求高,费时费力不适合工厂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消毒及预处理:弃去百合种球最外层鳞片,将中层和内层鳞片清洗干净、消毒,然后晾干;(2)小芽球的诱导:将步骤(1)处理好的中层和内层百合鳞片接种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长出直径0.3
‑
0.5cm的小芽球;(3)小芽球的转接:将直径0.3
‑
0.5cm的小芽球切下,转入生产培养基,每2个月继代1次,继代2次后,挑选直径1.0
‑
2.0cm的百合球,剥下鳞片横切成3
‑
4段,放入2.0mg/L的BA溶液中浸泡10
‑
20min,取出后在无菌滤纸上稍吹干,转接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长出直径0.3
‑
0.5cm的小芽球;(4)芽球增殖:重复步骤(3)即可循环生产大量百合小芽球;(5)成品种球的获得:将(4)获得的小种球在生产培养基上每2个月继代1次,继代5次后可获得直径4
‑
5cm的成品种球;(6)种球的低温冷藏:将步骤(5)得到的成品种球放入冷库4℃冷藏60天,解除休眠;(7)移栽驯化及商品种球的获得:将冷藏的种球摆放于水苔中,室温炼苗1个月,再栽至于种植基质中种植1年,即可获得商品种球;所述种植基质为:按重量比将松树锯末70
‑
80份,干鸡粪5
‑
10份,腐殖酸5
‑
10份和海藻粉1
‑
5份,混合均匀后粉碎成1
‑
2mm的颗粒,充分腐熟发酵,至基质变黑色疏松柔软后,加入2%的石灰氮并混合均均,夏季高温闷晒1周后,打开晾晒5
‑
7天即可使用步骤(2)
‑
(5)中,生产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附加0.2
‑
0.5mg/L IBA、20
‑
5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飞,谷艳芹,熊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时创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