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云翠专利>正文

一种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309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气燃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一级燃烧系以及设置在一级燃烧系底部的二级燃烧系,所述一级燃烧系和二级燃烧系分别形成两个燃烧空间,且形成的两个燃烧空间相互连通,所述主体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燃烧空间外围导通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废气进入管由上至下的向一级燃烧罐内的一级燃烧室同时通入高、低浓度的废气,这样当一级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热流向上涌时能够造成下流的废气堆积,以提高浓度,同时完成废气的预热,从而提高燃烧效率。高燃烧效率。高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燃烧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废气处理指的是专门针对工业场所如工厂、车间产生的废气在对外排放前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国家废气对外排放的标准的工作。工业废气处理的特点:废气处理设备功率较大、风量较大、效果较好。
[0003]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9084791U中公开了一种废气加热直接燃烧装置,包括外壳、过滤装置、燃烧器、出气管和电机,通过自动移动的防护盖,可以使废气在燃烧仓内更充分的燃烧,提高了废气燃烧的程度,通过过滤装置可以将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减少了粉尘聚集在燃烧仓的内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废气燃烧的效率。
[0004]这就是采用直接燃烧法对废气进行处理,就是将工业废气直接引入焚烧炉进行高温燃烧,该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当工业废气浓度高且可燃性好时,可以直接燃烧;但是当浓度较低时,需要添加的辅助燃料。
[0005]为此,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501187A公开了间歇性排放的有机废气收集处理方法,间歇性排放的有机废气经过阻火器、增压泵、废气集气柜装置后,如果有机废气浓度很高,可以直接燃烧;如果有机废气纯度不高,通过稀释装置将浓度稀释到爆炸极限以下,输送到蓄热氧化/蓄热催化/催化氧化装置进行氧化净化,部分气体在蓄热氧化/蓄热催化/催化氧化装置之间切换,将氧化产生的部分热量加热废气,使废气达到可燃温度,大部分热量经由余热锅炉产生蒸汽。
[0006]以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595573A公开了一种含氰化氢废气处理系统,包括直接燃烧系统,催化燃烧系统和换热系统,直接燃烧系统包括阻火器A,VAR燃烧器,助燃风机和引风机A,催化燃烧系统包括初过滤器,阻火器B,RCO燃烧器和引风机B,换热系统包括换热器和换热器B,换热器B连接烟囱。其中直接燃烧系统用于处理碳化阶段产生的高浓度、高热值、高杂质含量废气,催化燃烧系统用于处理氧化阶段及其他工序产生的低浓度、低热值、大排量的废气。
[0007]虽然现有技术都对直接燃烧的缺点进行了解决,而且解决效果也都很好,但是都采用了分离式的设备对高、低浓度的废气进行处理,不能够在同一设备内进行处理,这样就不便于对热量进行利用,尤其需要对高、低浓度的废气进行选择,不能通过同一进气口进入,无疑增加废气燃烧的步骤。
[0008]鉴于此,亟需提出一种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以解决高、低浓度的废气不能通过同一进气口同时进入燃烧空间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一级燃烧系以及设置在一级燃烧系底部的二级燃烧系,所述一级燃烧系和二级燃烧系分别形成两个燃烧空间,且形成的两个燃烧空间相互连通,所述主体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燃烧空间外围导通管;
[0011]进一步的,高、低浓度的废气同时进入一级燃烧系形成的燃烧空间内,再借助外围导通管对废气进行加温加压,以在二级燃烧系形成的燃烧空间内进行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燃烧。
[0012]一种用于所述的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的燃烧方法,其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0013]一级燃烧阶段:
[0014]步骤一、火焰喷射器借助燃料在一级燃烧室内燃烧;
[0015]步骤二、燃烧产生热流上涌,迫使下流的废气堆积;
[0016]二级燃烧阶段:
[0017]步骤三、一级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气体进入外围导通管,再通过外围导通管外设置的热交换器进行加热,加热至700

900℃,以在外围导通管内高压的环境下气体再次进行燃烧;
[0018]三级燃烧阶段:
[0019]步骤四、燃烧的气体通过外围导通管喷入至二级燃烧室内,废气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进行燃烧。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该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中,废气进入管由上至下的向一级燃烧罐内的一级燃烧室同时通入高、低浓度的废气,这样当一级燃烧室内燃烧产生的热流向上涌时能够造成下流的废气堆积,以提高浓度,同时完成废气的预热,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0022]2、该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中,一级燃烧罐的下半部分在高压的环境下向外扩张,扩张后与内载体贴合,这时候将二级燃烧室隔离开,一方面避免颗粒废料进入到二级燃烧室内,另一方面通过二级燃烧室形成环保气体排出通道,也就是说外围导通管此时喷出的都是充分燃烧后产生的环保气体,这时候环保气体直接通过二级燃烧室排出即可,无需再进入到一级燃烧室以及内载腔内进行再次燃烧了,从而提高环保气体排出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燃烧装置的主体结构拆分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级燃烧系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外围导通管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二级燃烧系结构剖视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级燃烧系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二级燃烧系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一;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二级燃烧系侧面结构示意图其二;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杆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33]100、主体;
[0034]110、一级燃烧系;120、二级燃烧系;130、外围导通管;
[0035]111、一级燃烧罐;111A、一级燃烧室;111B、通口;112、延伸壁;112A、延伸腔;113、火焰喷射器;114、废气进入管;121、二级燃烧罐;121A、二级燃烧室;122、内载体;122A、内载腔;123、外排管;123A、外排道;124、内排管;124A、内排道;131、热交换器;
[0036]130a、进气段;130b、加热段;130c、内穿段;130d、出气段;
[0037]200、外护板;300、液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所述主体(100)包括一级燃烧系(110)以及设置在一级燃烧系(110)底部的二级燃烧系(120),所述一级燃烧系(110)和二级燃烧系(120)分别形成两个燃烧空间,且形成的两个燃烧空间相互连通,所述主体(100)还包括设置在两个燃烧空间外围导通管(130);高、低浓度的废气同时进入一级燃烧系(110)形成的燃烧空间内,再借助外围导通管(130)对废气进行加温加压,以在二级燃烧系(120)形成的燃烧空间内进行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燃烧系(110)包括一级燃烧罐(111)和设置在一级燃烧罐(111)上方的废气进入管(114),所述一级燃烧罐(111)内设置有一级燃烧室(111A),通过一级燃烧室(111A)形成燃烧空间;所述废气进入管(114)由上至下的向一级燃烧室(111A)通入废气;所述一级燃烧罐(111)外围设置火焰喷射器(1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燃烧系(110)还包括延伸壁(112),所述延伸壁(112)设置在一级燃烧罐(111)的顶部,向上延伸后的所述延伸壁(112)包裹在废气进入管(114)的外围,并形成延伸腔(112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燃烧系(120)包括内部具有二级燃烧室(121A)的二级燃烧罐(121),所述一级燃烧罐(111)的底部开设通口(111B),所述通口(111B)将一级燃烧室(111A)与二级燃烧室(121A)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环保处理用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燃烧系(120)还包括内载体(122),所述内载体(122)设置在二级燃烧罐(121)内位于通口(111B)下方的位置,所述内载体(122)内凹形成内载腔(122A)。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环保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翠杨海升
申请(专利权)人:陈云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