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盖结构及先导式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264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盖结构及先导式电磁阀,阀盖结构包括:主阀盖,主阀盖具有上阀腔;止挡凸筋,止挡凸筋设置在上阀腔内,止挡凸筋用于止挡活塞结构。采用该方案,通过设置在上阀腔的底壁上的止挡凸筋实现对活塞结构的止挡吸合,吸合面相较于现有技术从环形变为沿上阀腔的径向延伸的条形面,减小了主阀盖和活塞结构之间的止挡吸合面积。进一步地,本方案不需要考虑上阀腔的底壁和活塞结构止挡吸合的情况,使得上阀腔的深度可以做的较深,低了阀盖结构沿上阀腔轴向的厚度,降低了阀盖结构的整体重量。的整体重量。的整体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盖结构及先导式电磁阀


[0001]本技术涉及先导式电磁阀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阀盖结构及先导式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先导式电磁阀,通过活塞结构的胀缩实现对开阀和关阀的转换控制,具体地,在活塞结构向上弯曲膨胀时会和阀盖结构的上阀腔的底壁止挡抵接吸合,以连通阀座结构内的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同时通过上阀腔的底壁对活塞结构的弯曲凸起进行限制,避免活塞结构弯曲过大导致活塞结构损坏或断裂、进而导致对先导式电磁阀的开阀和关阀的控制失效的情况。
[0003]但现有技术中的活塞结构在向上弯曲膨胀凸起时和上阀腔的底壁抵接的吸合面积较大,导致活塞结构复位困难,进而导致先导式电磁阀的开阀或关阀异常或响应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盖结构及先导式电磁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阀盖结构,包括:主阀盖,主阀盖具有上阀腔;止挡凸筋,止挡凸筋设置在上阀腔内,止挡凸筋用于止挡活塞结构。...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盖(10),所述主阀盖(10)具有上阀腔(11);止挡凸筋(30),所述止挡凸筋(30)设置在所述上阀腔(11)内,所述止挡凸筋(30)用于止挡活塞结构(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筋(30)设置在所述上阀腔(11)的底壁上,和/或,所述止挡凸筋(30)和所述上阀腔(11)的侧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结构还包括与所述主阀盖(10)连接的先导阀盖(20),所述先导阀盖(20)的一部分穿入所述上阀腔(11)内,所述先导阀盖(20)用于放置先导阀芯(60),所述止挡凸筋(30)避让所述先导阀盖(20)设置,所述止挡凸筋(30)背离所述上阀腔(11)底壁的端面位于所述上阀腔(11)背离所述先导阀盖(20)的开口端和所述先导阀盖(20)伸入所述上阀腔(11)的端面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筋(30)的两端分别和所述上阀腔(11)的内壁、穿入所述上阀腔(11)内的所述先导阀盖(20)的外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筋(30)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段(31)和止挡段(32),所述连接段(31)沿所述主阀盖(10)轴向上的两端分别和所述上阀腔(11)的底壁、所述止挡段(32)连接,所述止挡段(32)背离所述上阀腔(11)底壁的端面位于所述上阀腔(11)背离所述先导阀盖(20)的开口端和所述先导阀盖(20)伸入所述上阀腔(11)的端面之间,所述止挡段(32)的宽度在所述连接段(31)背离所述上阀腔(11)底壁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止挡段(32)用于止挡活塞结构(5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筋(30)为多个,多个所述止挡凸筋(30)沿所述上阀腔(11)的周向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凸筋(30)在所述上阀腔(11)径向截面上的各个位置的宽度均相同,在所述上阀腔(11)轴线向所述上阀腔(11)外周面延伸的径向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止挡凸筋(3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8.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勇张炼陈敏陈浙航屠桓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