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装置及阀主体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86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同时容易地应对配管的规格变更等的阀装置及阀主体部。阀装置包括:阀主体部,该阀主体部具有具备多个孔的阳插口和具备连通路并在所述阳插口内旋转的阀芯;接头主体部,该接头主体部具备多个配管部,并具有能够与所述阳插口卡合或脱离的阴插口;以及连结机构,在所述阳插口与所述阴插口卡合的状态下,该连结机构将所述阀主体部与所述接头主体部连结,根据所述阀芯的旋转位置,所述阴插口的配管部中的至少两个经由所述阀芯的连通路和所述阳插口的孔连通。所述阀芯的连通路和所述阳插口的孔连通。所述阀芯的连通路和所述阳插口的孔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装置及阀主体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阀装置及阀主体部。

技术介绍

[0002]例如,作为组装于流体的配管系统的中途并进行流体的流路的切换、开闭控制的阀装置,已知有流路切换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流路切换阀,该流路切换阀具备:阀芯,该阀芯具备连通路;阀室,该阀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收容于该阀室;以及阀主体,该阀主体具有与该阀室连通的入口流路和多个出口流路,通过所述阀芯的旋转动作,经由所述连通路将所述入口流路与所述多个出口流路中的任一个连通。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15691号公报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另外,根据配管的规格,有时设置于阀主体的入口流路和出口流路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在入口流路和出口流路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无法使用相同的流路切换阀,因此以往会重新设计流路切换阀,由此导致成本的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同时容易地应对配管的规格变更等的阀装置及阀主体部。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0]本专利技术的阀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0011]阀主体部,该阀主体部具有阳插口和阀芯,所述阳插口具备多个孔,所述阀芯具备连通路并在所述阳插口内旋转;
[0012]接头主体部,该接头主体部具备多个配管部,并具有能够与所述阳插口卡合或脱离的阴插口;以及
[0013]连结机构,在所述阳插口与所述阴插口卡合的状态下,该连结机构将所述阀主体部与所述接头主体部连结,
[0014]根据所述阀芯的旋转位置,所述接头主体部的配管部中的至少两个经由所述阀芯的连通路及所述阳插口的孔连通。
[0015]本专利技术的阀主体部是通过经由连结机构与具有多个配管部及阴插口的接头主体部连结来构成阀装置的阀主体部,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6]阳插口,该阳插口能够相对于所述接头主体部的所述阴插口卡合或脱离;
[0017]多个孔,该多个孔设置于所述阳插口;以及
[0018]阀芯,该阀芯在内部具备连通路并能够在所述阳插口内旋转,
[0019]根据所述阀芯的旋转位置,所述接头主体部的配管部中的至少两个能够经由所述
阀芯的连通路及所述阳插口的孔连通。
[0020]专利技术效果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成本的同时容易地应对配管的规格变更等的阀装置及阀主体部。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的立体图。
[0023]图2是阀装置的主视图。
[0024]图3是在通过图1的A

A线的截面剖开阀装置而得到的侧视图。
[0025]图4是以分离的状态示出阀主体部和接头主体部的阀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5是以分离的状态示出阀主体部和另外的接头主体部的阀装置的立体图。
[0027]图6是以分离的状态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阀主体部和接头主体部的阀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阀装置及阀主体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9][第一实施方式][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阀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阀装置1的主视图。图3是在通过图1的A

A线的截面剖开阀装置1而得到的侧视图。图4是以分离的状态示出阀主体部2和接头主体部3的阀装置1的立体图。
[0031]阀装置1主要具有阀主体部2和接头主体部3。在此,将阀主体部2侧设为上方,将接头主体部3侧设为下方来进行说明。
[0032]阀主体部2经由连结机构(后述)与接头主体部3连结,由此能够构成阀装置1。阀主体部2具有:马达部21,该马达部21使输出轴21a向下方突出;阳插口22,该阳插口22以包围输出轴21a的方式从马达部21延伸;座部23H、23J,该座部23H、23J配置于阳插口22的内侧;以及阀芯24,该阀芯24与输出轴21a的顶端接合。将输出轴21a的旋转轴线设为L。
[0033]阳插口22具有第一内侧壁22a、第二内侧壁22b、第三内侧壁22c、第四内侧壁(与第二内侧壁22b相对,未图示)以及与这些侧壁的下端连续设置的正方形状的底壁22e。凸缘状部22f与第一内侧壁22a、第二内侧壁22b、第三内侧壁22c、第四内侧壁(未图示)的内侧面连续设置,并朝向输出轴21a侧延伸。在凸缘状部22f的中央连续设置有中空圆筒部22g。第一内侧壁22a、第二内侧壁22b、第三内侧壁22c、第四内侧壁(未图示)及中空圆筒部22g的上端固定于马达部21。阳插口22例如将上侧的部件和下侧的部件分别成形,在它们之间内插座部23H、23J、阀芯24,在此基础上,利用接合线BL进行熔敷,由此一体化。阳插口22内构成阀室VC。
[0034]输出轴21a贯通中空圆筒部22g,从其下端向下方突出。输出轴21a和中空圆筒部22g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嵌合,在两者之间配设有O型环OR1。
[0035]第一内侧壁22a具有第一中间孔22h,第二内侧壁22b具有第二中间孔22i(图4),第三内侧壁22c具有第三中间孔22j,但第四内侧壁(未图示)不具有孔。在第一中间孔22h周围的第一内侧壁22a、第二中间孔22i周围的第二内侧壁22b、第三中间孔22j周围的第三内侧
壁22c分别形成有密封槽22p,在各密封槽22p内配置有O型环OR2。
[0036]在第一内侧壁22a的上端中央附近外表面形成有距第一内侧壁22a的距离随着朝向下方而减小的第一楔部22k,在第二内侧壁22b的上端中央附近外表面形成有距第二内侧壁22b的距离随着朝向下方而减小的第二楔部22m(图4),在第三内侧壁22c的上端中央附近外表面形成有距第三内侧壁22c的距离随着朝向下方而减小的第三楔部22n。同样地,在第四内侧壁的上端中央附近外表面形成有距第四内侧壁的距离随着朝向下方而减少的第四楔部(未图示)。各楔部的形状及从阳插口22的下端起的设置高度是相同的。
[0037]环状的座部23H配置于阳插口22的第一内侧壁22a的内侧,环状的座部23J配置于第三内侧壁22c的内侧。与第一内侧壁22a相对的座部23H与第一中间孔22h相对地具有第一内孔23h,与第三内侧壁22c相对的座部23J与第三中间孔22j相对地具有第三内孔23j。在第二内侧壁22b及第四内侧壁的内侧未配置有座部。
[0038]在第一内孔23h和第三内孔23j的周围的外侧面分别形成有密封槽23a,在各密封槽23a内配置有O型环OR4。
[0039]在第一内孔23h和第三内孔23j的内侧端部内周,以与各内孔相连的方式分别形成有球面座23c。
[0040]配置于座部23H、23J之间的阀芯24具有大致球形状,其外周面形成球面状部24c。通过使球面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主体部,该阀主体部具有阳插口和阀芯,所述阳插口具备多个孔,所述阀芯具备连通路并在所述阳插口内旋转;接头主体部,该接头主体部具备多个配管部,并具有能够与所述阳插口卡合或脱离的阴插口;以及连结机构,在所述阳插口与所述阴插口卡合的状态下,该连结机构将所述阀主体部与所述接头主体部连结,根据所述阀芯的旋转位置,所述接头主体部的配管部中的至少两个经由所述阀芯的连通路和所述阳插口的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插口具有多个具备所述孔的内侧壁,所述阴插口具有多个与所述配管部连接的外侧壁,在所述阳插口与所述阴插口卡合的状态下,所述内侧壁的孔与所述外侧壁的配管部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结机构具有形成于所述内侧壁的楔部和形成于所述外侧壁的框部,在所述阳插口与所述阴插口卡合时,所述楔部收容在所述框部内,阻止所述阀主体部与所述接头主体部的分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健斗原田贵雄望月健一原圣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不二工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