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脑室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751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脑室引流管,导管与引流管的连接处设置管腔分管接头,管腔分管接头引接出测压管,实现了引流、测压、测温的一管多用目的,方便医护人员准确接管,提高引流管的使用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节省手术时间和提高抢救效率的优势,适用于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监测医护操作。的脑室引流监测医护操作。的脑室引流监测医护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腔脑室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多腔脑室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脑室穿刺手术是将脑室引流管置于硬膜下、脑室额角、脑室内脑脊液或血液经引流管流出,以缓解颅内压增高的应急性手术。脑室引流管是用于脑室穿刺或神经外科开颅手术中,可持续排出颅内积液或血肿,从而有效地改善因脑肿瘤、脑水肿、颅脑外伤、脑内出血引发的脑脊液循环障碍、脑压上升等神经外科症状,有助于改善脑脊液循环,阻止脑压上升。
[0003]但现有的脑室引流管普遍存在如下缺点,由于采用单一管腔,在采取脑脊液、给药或外接压力传感器方面不够方便,引流速度不能控制,因此容易引起引流量过多、过急而造成脑损伤,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由于颅内引流管是置入脑内的引流管,要求留置导管过程中要最大程度预防阻塞、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满足临床多维度监测要求、安全性高的多腔脑室引流管。
[000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腔脑室引流管,包括导管和引流管,所述导管与引流管的连接处设置管腔分管接头,管腔分管接头引接出测压管。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外周套装漂浮气囊,漂浮气囊引接气管,气管贴附于导管的外侧壁。
[0007]进一步地,所述导管的外侧壁贴附热敏导线,热敏导线的靠近气囊处连接热敏电极。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连通三通开关阀。
[0009]进一步地,所述引流管安装有流量调速器。
[0010]实施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管腔分管接头,使引流管和导管实现引流、测压、测温的一管多用目的,方便医护人员准确接管,提高引流管的使用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具有节省手术时间和提高抢救效率的优势,适用于神经外科的脑室引流监测医护操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多腔脑室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参见图1和图2,多腔脑室引流管主要由引流管1、导管2、测压管3、热敏导线4和气管6组成。引流管1和测压管3通过管腔分管接头9连通导管2,导管2的内径为2.3mm,导管用于伸入脑室,导管的穿刺段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
[0015]导管2的外周套装漂浮气囊5,漂浮气囊5引接(连通)气管6,气管6紧贴导管2的外侧壁,漂浮气囊充气后与病变处、器官的接触为面接触,漂浮气囊在人体内随血液流动时对病变处和器官的摩擦力度,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0016]引流管1连通三通开关阀8,三通开关阀用于切换引流和注药的医护操作,在三通开关阀8与管腔分管接头9之间安装流量调速器7,流量调速器用于调节流经引流管中液体的流量,通过挤压软质的引流管可以方便地利用较小的挤压作用达到被堵塞引流管再次通畅及预防引流管发生堵塞的目的。
[0017]导管2的外周套装塑胶套管10,导管2与塑胶套管10之间铺设气管6,导管2与塑胶套管10之间缠绕热敏导线4,热敏导线的靠近气囊处连接热敏电极11。热敏导线通过超声焊接、热焊接、胶水粘接的方式附着于导管外壁。热敏导线具有直线段和螺旋段,热敏导线的螺旋段套住导管和气管,整根热敏导线4贴附在导管2的外侧壁,(传统的热敏导线是在导管之内),没有了导管厚度的阻隔,且热敏导线能够在360度圆周范围内地感知温度,使得测量温度更加准确。导管的插入端用于连接脑室ICP端口,导管的插入端外管壁采用米诺环素/利福平涂层,采用抗生素浸渍涂层来加强导管的防感染性能,该涂层导管已开展了针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等甚至包括多药耐药菌的相关体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其可以阻止导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的微生物黏附定植和生物膜形成,米诺环素

利福平涂层CVC能够显著防止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缩短危重病患者和血液透析患者的病程,并降低病死率。
[001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脑室引流管,包括导管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与引流管的连接处设置管腔分管接头,管腔分管接头引接出测压管;所述导管的外周套装漂浮气囊,漂浮气囊引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玉玲郭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