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58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包括血液集存包和收集筒,所述血液集存包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吸气口与血液集存包连通,所述血液集存包与收集筒之间连通,所述收集筒内固定嵌装有两组橡胶片,两组所述橡胶片之间形成有对接仓,所述血液集存包上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对接仓连通,两组所述橡胶片上均开设有十字形切孔,所述收集筒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收集筒的一端通过锁紧组件可拆卸连接有穿刺针,所述对接仓的侧壁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嵌装有玻璃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出血喷射喷出的情况,便于控制和观察,也便于接入导管。也便于接入导管。也便于接入导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


[0001]本技术属于血液气凝胶
,尤其涉及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介入技术的普及,股动脉穿刺术是介入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及心内科等临床科室常见手术。操作过程: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内侧,左手食指和中指触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并固定,右手持穿刺针与动脉走向呈40度角刺入股动脉,见回血后用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抽动活塞,按需要采集标本或者接上输血输液器,抽血或输入毕,迅速拔针,局部用3

5根梢毒棉签或纱布加压按5分钟以上。该手术同样常见于介入手术过程中通过股动脉穿刺鞘管建立皮肤与股动脉之间的操作通道。
[0003]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一些问题:现有股动脉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一端刺入体内,另一端要观察出血,出现回血才能在穿刺针另一端接入导管,此时出血往往是呈喷射状的,容易导致污染和疾病传播,因此我们提出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具备避免出血喷射喷出的情况,便于控制和观察,也便于接入导管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股动脉穿刺过程中,穿刺针一端刺入体内,另一端要观察出血,出现回血才能在穿刺针另一端接入导管,此时出血往往是呈喷射状的,容易导致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包括血液集存包和收集筒,所述血液集存包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吸气口与血液集存包连通,所述血液集存包与收集筒之间连通,所述收集筒内固定嵌装有两组橡胶片,两组所述橡胶片之间形成有对接仓,所述血液集存包上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与对接仓连通,两组所述橡胶片上均开设有十字形切孔,所述收集筒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收集筒的一端通过锁紧组件可拆卸连接有穿刺针,所述对接仓的侧壁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嵌装有玻璃片。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血液集存包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条,所述承载条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承载条的下表面设置有多组吸盘,多组所述吸盘呈等距排列设置。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收束筒和锁紧环,所述锁紧环侧壁开设有形变间隙,所述锁紧环与收集筒之间呈可拆卸插接设置,所述收束筒嵌装于收集筒内,所述收束筒的呈锥形设置,且收束筒的最大内径大于锁紧环的外径,收束筒的最小内径小于锁紧环的外径。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收束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管,所述外螺纹管与收集筒螺纹配合,所述外螺纹管的外壁套设有手拧环,所述手拧环的直径大于收集筒直径。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收束筒与橡胶片之间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一端与收束筒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血液集存包的一侧设置有锁线螺母,所述软管贯穿锁线螺母,所述血液集存包内设置有多组挡片,多组挡片呈上下交错排列设置,所述挡片位于气囊与锁线螺母之间,且挡片靠近气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在收集筒内设置两组橡胶片,从而形成对接仓,并通过两端锁紧组件对手术中的穿刺针和导管件进行夹持,使得穿刺针与导管件的连接处位于对接仓内,使用时手握收集筒将穿刺针对准人体进行穿刺,并通过观察口对穿刺针端部喷血进行观察,当出现喷血后,可将导管件插入收集筒内与穿刺针进行对接,由于橡胶片的设计,使得喷出血液全部集存于对接仓内,从而避免了出血喷射喷出的情况,便于控制和观察,也便于接入导管,减少污染和疾病传播,通过血液集存包与收集筒之间通过软管连通,使得按压气囊对血液集存包排气,使血液集存包形成负压,将收集筒内的血液吸入血液集存包进行保存。
[0013]2、本技术通过承载条与吸盘的设计,使得在手术时可以对血液集存包进行快速固定,使得血液集存包快速固定于台面或人体背部,避免了血液集存包的晃动。
[0014]3、本技术通过收束筒和锁紧环的配合,使得收束筒插入锁紧环时,受到锁紧环的内壁斜面挤压,使收束筒上形变间隙缩进,收束筒直径缩小,从而对穿刺针或导管件进行夹持。
[0015]4、本技术通过收束筒一端连接外螺纹管与收集筒螺纹配合,使得收束筒插入锁紧环时可以通过拧动插入,省力便于操作。
[0016]5、本技术通过密封环的设计,使得密封环和橡胶片形成整体,对对接仓进行两端密封,使得在插入导管或穿刺针时,能够保持密封状态,使得血液不会流出对接仓。
[0017]6、本技术通过锁线螺母对软管进行固定和压紧堵塞,能够方便的根据手术情况进行调节,通过挡片的设计避免了气囊的进气口吸入血液。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锁紧组件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挡片示意图。
[0021]图中:1、血液集存包;2、气囊;3、承载条;4、吸盘;5、收集筒;6、软管;7、橡胶片;8、玻璃片;9、收束筒;10、锁紧环;11、手拧环;12、外螺纹管;13、密封环;14、穿刺针;15、挡片;16、锁线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
器,包括血液集存包1和收集筒5,血液集存包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囊2,气囊2的吸气口与血液集存包1连通,血液集存包1与收集筒5之间连通,收集筒5内固定嵌装有两组橡胶片7,两组橡胶片7之间形成有对接仓,血液集存包1上连通有软管6,软管6的一端与对接仓连通,两组橡胶片7上均开设有十字形切孔,收集筒5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组件,收集筒5的一端通过锁紧组件可拆卸连接有穿刺针14,对接仓的侧壁开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内嵌装有玻璃片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在收集筒5内设置两组橡胶片7,从而形成对接仓,并通过两端锁紧组件对手术中的穿刺针14和导管件进行夹持,使得穿刺针14与导管件的连接处位于对接仓内,使用时手握收集筒5将穿刺针14对准人体进行穿刺,并通过观察口对穿刺针14端部喷血进行观察,当出现喷血后,可将导管件插入收集筒5内与穿刺针14进行对接,由于橡胶片7的设计,使得喷出血液全部集存于对接仓内,从而避免了出血喷射喷出的情况,便于控制和观察,也便于接入导管,减少污染和疾病传播,通过血液集存包1与收集筒5之间通过软管6连通,使得按压气囊2对血液集存包1排气,使血液集存包1形成负压,将收集筒5内的血液吸入血液集存包1进行保存。
[0025]参考图2,血液集存包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条3,承载条3对称设置有两组,承载条3的下表面设置有多组吸盘4,多组吸盘4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包括血液集存包(1)和收集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集存包(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气囊(2),所述气囊(2)的吸气口与血液集存包(1)连通,所述血液集存包(1)与收集筒(5)之间连通,所述收集筒(5)内固定嵌装有两组橡胶片(7),两组所述橡胶片(7)之间形成有对接仓,所述血液集存包(1)上连通有软管(6),所述软管(6)的一端与对接仓连通,两组所述橡胶片(7)上均开设有十字形切孔,所述收集筒(5)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收集筒(5)的一端通过锁紧组件可拆卸连接有穿刺针(14),所述对接仓的侧壁开设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嵌装有玻璃片(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集存包(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承载条(3),所述承载条(3)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承载条(3)的下表面设置有多组吸盘(4),多组所述吸盘(4)呈等距排列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血液气凝胶手术用的血液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包括收束筒(9)和锁紧环(10),所述锁紧环(10)侧壁开设有形变间隙,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辉高进吴沂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