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建筑固废黏附性和界面水稳定性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81149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增强建筑固废黏附性和界面水稳定性的方法,取建筑固废混凝土骨料清洗去除表面粉尘,利用喷淋设备喷淋浓度为0.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建筑固废黏附性和界面水稳定性的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固废资源化再利用领域,涉及一种增强建筑固废黏附性和界面水稳定性的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高黏附性和界面水稳定性的建筑固废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高黏附性和界面水稳定性的建筑固废再生混凝土骨料在粮仓仓壁上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物的迭代更新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每年由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固废高达3亿吨,但建筑固废利用率却不足20%。另一方面,建筑物新建工程项目对砂石骨料的需求量依然很大,传统的开山炸石的骨料开采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生态破坏及能源消耗。因此,将建筑固废处理后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应用到新建建筑结构中是实现其综合利用、实现低碳节能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0003]在粮仓仓储设施领域,地下粮仓具有常年低温低湿的显著优势,可显著提升粮食储藏品质并节约储粮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国家战略安全的需要,地下粮仓的建造需求量大。地下粮仓建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砂石材料来制备水泥混凝土粮仓仓壁,以形成足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建筑固废黏附性和界面水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1:取建筑固废混凝土骨料清洗去除表面粉尘,利用喷淋设备喷淋浓度为0.04%
±
0.01%的Ca
2+
溶液,直至建筑固废混凝土骨料吸水达到浸润状态;步骤2:将浸润后的建筑固废混凝土骨料进行碳化处理;步骤3:将碳化处理后的建筑固废混凝土骨料清洗并自然风干后,置于氮气环境下进行羟基化处理;步骤4:将羟基化处理后的建筑固废混凝土骨料置于多巴胺溶液中超声分散1.5h
±
0.5h;步骤5:将经过超声分散的建筑固废混凝土骨料取出自然风干,使多巴胺充分干燥且牢固附着在建筑固废混凝土骨料表面形成一层聚多巴胺,得到具有高黏附性和界面水稳定性的建筑固废再生混凝土骨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建筑固废黏附性和界面水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浓度为0.04%
±
0.01%的Ca
2+
溶液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废水溶液测试其pH值,用HCl或NaOH调节至pH值为7.8

10.8后,过滤废水溶液,收集沉淀物A;

将沉淀物A放入搅磨机中搅拌粉碎,冷却至室温后,放入NaOH溶液调节至pH值为9

12后,过滤得到沉淀物CaO;

向沉淀物CaO中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pH值为12

13,得到Ca
2+
溶液;

验证Ca
2+
溶液浓度:取适量Ca
2+
溶液记其体积为v,向其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得到CaCO3沉淀,将所得CaCO3沉淀的重量记为m,CaCO3的摩尔质量为M,通过计算出Ca
2+
的量并记其量为n,则:则:从而得出Ca
2+
的浓度为ρ
Ca
+mol/K,若Ca
2+
溶液的浓度在0.04%
±
0.01%范围值内,贮存待用;

若Ca
2+
溶液的浓度不在范围值,需要向步骤

得到的Ca
2+
溶液中加入pH为12

13的NaOH溶液稀释Ca
2+
溶液,重复步骤

进行验证,直至Ca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魁杜晓瞳李聪陈泓桦陈桂香郑德乾庞瑞张庆章王海涛蒋敏敏陈家豪周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