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14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属于变电站端子箱技术领域,解决了端子箱内部易积水的技术问题。其包括设置于所述端子箱底部的底座,所述端子箱的外部罩设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水位监测装置,防护外壳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的上方固定设有电控装置,防护外壳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电控装置的上方固定设有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内侧壁上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上可拆卸式卡接设有加压气罐,所述加压气罐的出气管口上设置有电磁阀。口上设置有电磁阀。口上设置有电磁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站端子箱
,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户外端子箱是电力系统的末级设备,其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变电站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变电站内的端子箱数量也越来越多。由于户外端子箱内分布有大量的元器件和导线,因此需要保持内部的干燥环境,而现有的户外端子箱防水性能较差,易受暴雨、大雪、洪涝灾害等极端环境的影响,导致内部积水而烧毁电路,造成停电事故,同时端子箱外壳在长期的浸泡下也易腐蚀损坏,进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损失,且人工对端子箱内积水排除费时费力,作业效率低,作业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解决了端子箱内部易积水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其包括设置于所述端子箱底部的底座,所述端子箱的外部罩设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水位监测装置,防护外壳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水位监测装置的上方固定设有电控装置,防护外壳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电控装置的上方固定设有加压装置;所述加压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内侧壁上的卡扣组件,所述卡扣组件上可拆卸式卡接设有加压气罐,所述加压气罐的出气管口上设置有电磁阀。
[0005]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内壁上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设有第一卡环,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环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卡环,且所述第二卡环的内径小于第一卡环的内径。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环与所述底板之间固定设有垫块,所述第一卡环与第二卡环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与所述底座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水位监测装置与所述电控装置电连接,所述电磁阀与电控装置电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采用水泥加铁质外皮制成,底座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电缆穿过的通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外壳采用亚克力材料板,防护外壳下端开口,采用亚克力专用胶进行侧板与侧板及侧板与顶板之间的粘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水位监测装置采用伊莱科ES7510型浮球开关,所述电控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采用DAM

0222TA型工控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气罐采用合金材料制作。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采用打地钉、侧边钢管或压配重的方式使底座与配电箱基础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加压气罐内部装设有用于对防护外壳内部加压的压缩空气。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防护外壳的设置,将防护外壳罩设在端子箱的外部,防护外壳可对端子箱的外部进行整体防护,避免雨水和地面积水进入端子箱内部。通过在防护外壳内部设置水位监测装置、电控装置和加压装置,若雨水较大,雨水进入到端子箱内部后,在端子箱内部水位到达水位监测装置的预设值位置后,水位监测装置向电控装置发送信号,电控装置接收到此信号后发出指令将电磁阀打开,通过加压气罐在防护外壳内部加压,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防止端子箱和防护外壳内部的水位上升,以保护端子箱内部的电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立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竖向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竖向截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扣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座;2、防护外壳;3、水位监测装置;4、电控装置;5、加压装置;6、卡扣组件;7、加压气罐;8、电磁阀;9、底板;10、第一卡环;11、第二卡环;12、垫块;13、通孔;14、电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中出现的所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均是以图4为参考图做出的方位词,且所有方位词均不对本专利技术做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
[0018]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其包括设置于端子箱底部的底座1,端子箱的外部罩设有防护外壳2,防护外壳2的下端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水位监测装置3,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水位监测装置3的上方固定设有电控装置4,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电控装置4的上方固定设有加压装置5;加压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2内侧壁上的卡扣组件6,卡扣组件6上可拆卸式卡接设有加压气罐7,加压气罐7的出气管口上设置有电磁阀8。
[0019]本实施例通过防护外壳2的设置,将防护外壳2罩设在端子箱的外部,防护外壳2可对端子箱的外部进行整体防护,避免雨水和地面积水进入端子箱内部。通过在防护外壳2内部设置水位监测装置3、电控装置4和加压装置5,若雨水较大,雨水进入到端子箱内部后,在端子箱内部水位到达水位监测装置3的预设值位置后,水位监测装置3向电控装置4发送信号,电控装置4接收到此信号后发出指令将电磁阀8打开,通过加压气罐7在防护外壳2内部加压,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防止端子箱和防护外壳2内部的水位上升,以保护端子箱内部
的电路。
[0020]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其包括设置于端子箱底部的底座1,端子箱的外部罩设有防护外壳2,防护外壳2的下端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水位监测装置3,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水位监测装置3的上方固定设有电控装置4,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电控装置4的上方固定设有加压装置5;加压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2内侧壁上的卡扣组件6,卡扣组件6上可拆卸式卡接设有加压气罐7,加压气罐7的出气管口上设置有电磁阀8。
[0021]为了更好的效果,卡扣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2内壁上的底板9,底板9上固定设有第一卡环10,底板9上且位于第一卡环10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卡环11,且第二卡环11的内径小于第一卡环10的内径。第二卡环11与底板9之间固定设有垫块12,第一卡环10与第二卡环11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垫块12的作用是使第一卡环10能与第二卡环11处于同一直线上。卡扣组件6的设置能便于加压气罐7的更换,更换加压气罐7时,拆卸安装方便快捷。
[0022]为了更好的效果,防护外壳2与底座1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水位监测装置3与电控装置4电连接,电磁阀8与电控装置4电连接。底座1采用水泥加铁质外皮制成,底座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用于电缆穿过的通孔13。防护外壳2采用亚克力材料板,防护外壳2下端开口,采用亚克力专用胶进行侧板与侧板及侧板与顶板之间的粘连。水位监测装置3采用伊莱科ES7510型浮球开关,电控装置4包括电源模块14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端子箱底部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箱的外部罩设有防护外壳(2),所述防护外壳(2)的下端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水位监测装置(3),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水位监测装置(3)的上方固定设有电控装置(4),防护外壳(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电控装置(4)的上方固定设有加压装置(5);所述加压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2)内侧壁上的卡扣组件(6),所述卡扣组件(6)上可拆卸式卡接设有加压气罐(7),所述加压气罐(7)的出气管口上设置有电磁阀(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6)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2)内壁上的底板(9),所述底板(9)上固定设有第一卡环(10),底板(9)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卡环(10)的下方固定设有第二卡环(11),且所述第二卡环(11)的内径小于第一卡环(10)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环(11)与所述底板(9)之间固定设有垫块(12),所述第一卡环(10)与第二卡环(11)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端子箱防洪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霄刘光辉呼建礼彭超王子行李江坤魏民王绍坤李星婕高春兰刘一凡王爽王康郭嘉琦张晋华李昕洁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