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基中间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铝基中间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可伐合金作为常用的封接合金,其氧化膜致密,容易焊接和熔接,有良好可塑性,可切削加工并有较好的耐磨性,多用于真空电子,电力电子等行业的器件使用。高硅铝合金近年来主要用作新型电子封装材料,该材料具有热导性能好,比强度和刚度较高,与金、银、铜、镍的镀覆性能好,与基材可焊,易于精密机加工等优越性能,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电子封装材料,特别是在航天航空、空间技术和便携式电子器件等高
[0003]高硅铝合金对接头的气密性和完整性要求很高,对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要求不高,但其导热系数较大,不能完全取代可伐合金,所以高硅铝与可伐合金焊接变得至关重要。在电子封装领域,实现高硅铝合金与可伐合金的连接,而制备新型封装壳体,可使构件兼具上述两种材料的优点,同时可以极大的减轻封装材料的重量,节能减排,对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电子封装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高硅铝合金主要构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基中间层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铝基中间层合金的化学成分为:6.5
‑
8.5%Si、22.0
‑
24.0%Cu、1.0
‑
2.5%Ni、1.0
‑
2.5%Ti、1.0
‑
2.5%Ag、0.3
‑
2.0%Mg、0.3
‑
2.0%Ce、0.3
‑
1.5%In以及余量的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中间层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铝基中间层合金的化学成分为:7
‑
8%Si、22.5
‑
23.5%Cu、1.5
‑
2.5%Ni、1.5
‑
2.5%Ti、1.5
‑
2.5%Ag、1.0
‑
2.0%Mg、1.0
‑
2.0%Ce、1.0
‑
1.5%In以及余量的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基中间层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中间层合金的形态为粉状或带状;优选地,所述铝基中间层合金的形态为粉状,其粒度为200
‑
600目;优选地,所述铝基中间层合金的形态为带状,其厚度为30μm
‑
90μm,宽度为10
‑
80mm。4.如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铝基中间层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按所述重量百分比将原料混合熔炼,制成铝基中间层合金;优选地,所述原料包括Si、Cu、Ni、Ti、Ag、Mg、Ce、In和A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基中间层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所述铝基中间层合金制备为粉状或带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基中间层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状的铝基中间层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按所述重量百分比将原料混合后,依次真空熔炼、气雾化和超声波筛分制备得到粉状的铝基中间层合金;优选地,所述原料包括纯度均≥99.9%的Si、Cu、Ni、Ti、Ag、Mg、Ce、In和Al;优选地,所述真空熔炼、气雾化包括:在真空熔炼设备中加热所述原料使其熔化获得熔融液,然后将所述熔融液输送至雾化设备中,并以预定流量喷出,同时通过惰性气体对所述熔融液进行雾化处理,形成雾状液滴,雾状液滴冷却、凝固得到雾化铝合金粉;优选地,所述真空熔炼步骤中的加热温度为75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涛,李琪,何煌,刘凤美,易耀勇,张宇鹏,易江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