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80800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法,其包括:(1)采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对混凝土出机状态进行调整,并确定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用量;(2)采用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对混凝土的30min坍落度进行控制,并确定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用量;(3)采用聚羧酸保坍母液,对混凝土的经时损失进行控制,并确定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4)采用聚羧酸保坍母液,对混凝土的2小时坍落度进行控制,并确定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可以相对精确的制定现代工程混凝土综合性外加剂各组分用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提高质量的目的。提高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具体涉及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土木工程行业由于原材料质量下滑严重,单纯使用一种外加剂已不足以使混凝土综合性能达到施工要求。在混凝土生产中采用复配方式获得综合性的外加剂,已成为本领域最常用的技术手段。
[0003]但是当前的外加剂复配方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4](1)复配主要依靠经验,缺乏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支撑。
[0005](2)面对质地较差的混凝土材料,复配成本极高,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0006](3)急于保障工作性能,使混凝土外加剂掺量过高,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0007]由此可见,提供一种便于实施且实施效果可控的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案为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混凝土生产中采用的复配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法,实现高效且高质量的完成混凝土外加剂复配。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法,包括:
[0010](1)采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对混凝土出机状态进行调整,并确定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用量;
[0011](2)采用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对混凝土的30min坍落度进行控制,并确定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用量;
[0012](3)采用聚羧酸保坍母液,对混凝土的经时损失进行控制,并确定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
[0013](4)采用聚羧酸保坍母液,对混凝土的2小时坍落度进行控制,并确定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方法在步骤(1)中确定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用量时,在出机混凝土坍落度未达到T时,首先按照比例增加聚羧酸减水母液用量;在出机混凝土坍落度达到T,但出机后5~10min,混凝土发生抓底,坍落度损失达到40%以上时,增加焦亚硫酸钠用量。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方法在步骤(2)中使用步骤(1)调整得到的外加剂,拌和混凝土出机静置三十分钟后,进行坍落度检测,并根据损失情况,添加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方法在步骤(2)中首先掺加葡萄糖酸钠,并根据混凝土出机静置三十分钟后的坍落度确定葡萄糖酸钠掺量。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方法在步骤(2)中在掺加葡萄糖酸钠后,混凝土出机出现严重的抓底、浆石分离现象后,改用添加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并根据混凝土出机静置三十分钟后的坍落度确定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的掺量。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方法在步骤(2)中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按照1:1的比例掺加。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方法在步骤(3)中使用步骤(2)调整得到的外加剂,拌和混凝土出机一小时后,进行坍落度检测,并根据损失情况,调整添加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
[0020]进一步的,所述保坍母液用量与胶材用量呈正相关。
[0021]进一步的,所述复配方法在步骤(4)中使用步骤(3)调整得到的外加剂,拌和混凝土出机二小时后,进行坍落度检测,并根据损失情况,调整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可以相对精确的制定现代工程混凝土综合性外加剂各组分用量,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目的。
[0024](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可以对外加剂各组分与混凝土各时段的状态进行了匹配,可以针对性的发挥外加剂各组分的效能,避免无效试验,提升外加剂复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8]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部分阐述的混凝土生产中所采用的外加剂复配方案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一种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案,该外加剂复配方案通过分步骤来实现外加剂复配成份,并且每步骤的外加剂复配成份与用量都与混凝土状态进行对应确定,即分步骤的实现外加剂复配成份和混凝土状态的对应。
[0029]具体的,本专利技术给出的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案,其涉及的复配成份原料主要包括聚羧酸减水母液、聚羧酸保坍母液、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亚硫酸钠。
[0030]作为优选,本方案中的聚羧酸减水母液、聚羧酸保坍母液符合GB8076、GB8077的相关要求,含固量达到40
±
2%;进一步的,本方案中的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亚硫酸钠均为工业级。
[0031]本复配方案优选针对的对象,具体为设计坍落度T≥200mm,2小时坍损小于5%的,C50以下混凝土。
[0032]据此,本专利技术给出的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案,根据混凝土生产中的性能状态变化,创新的采用四个分步骤来完成外加剂复配,同时每个分步骤中外加剂复配成份与混凝土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0033]表格1外加剂成份与混凝土性能对应关系
[0034]步骤混凝土性能外加剂复配主导成份1出机状态0

10min的坍落度聚羧酸减水母液、焦亚硫酸钠230min坍落度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3经时损失聚羧酸保坍母液42小时坍落度聚羧酸保坍母液
[0035]由此,本专利技术给出的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案的具体过程如下:
[0036]步骤(1):采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对混凝土出机状态进行调整,并确定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用量;
[0037]步骤(2):采用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对混凝土的30min坍落度进行控制,并确定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用量;
[0038]步骤(3):采用聚羧酸保坍母液,对混凝土的经时损失进行控制,并确定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
[0039]步骤(4):采用聚羧酸保坍母液,对混凝土的2小时坍落度进行控制,并确定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
[0040]基于前述方案,以下具体说明一下本专利技术给出的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案的实施过程。
[0041]参见图1,其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中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案的具体实施流程图。
[0042]由图可知,本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过程具体流程如下:
[0043]步骤1.混凝土出机状态调整。
[0044]该步骤混凝土按照相应的规程,将各项原材料在拌合机中充分搅拌后(包括仅添加减水剂母液的外加剂),确定相应的出机状态。
[00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采用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对混凝土出机状态进行调整,并确定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用量;(2)采用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对混凝土的30min坍落度进行控制,并确定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用量;(3)采用聚羧酸保坍母液,对混凝土的经时损失进行控制,并确定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4)采用聚羧酸保坍母液,对混凝土的2小时坍落度进行控制,并确定聚羧酸保坍母液用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方法在步骤(1)中确定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焦亚硫酸钠用量时,在出机混凝土坍落度未达到T时,首先按照比例增加聚羧酸减水母液用量;在出机混凝土坍落度达到T,但出机后5~10min,混凝土发生抓底,坍落度损失达到40%以上时,增加焦亚硫酸钠用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方法在步骤(2)中使用步骤(1)调整得到的外加剂,拌和混凝土出机静置三十分钟后,进行坍落度检测,并根据损失情况,添加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保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复配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桂强刘青山曹东磊连春明方星穆富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