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况自适应的跳跃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55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况自适应的跳跃机器人。跳跃机器人包括驱动装置以及对称型的跳跃主体,其中,跳跃主体包括安装板、支撑板、成对的一组主跳跃板以及成对的一组副跳跃板;安装板和支撑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该成对的一组主跳跃板对称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前后两侧,并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折叠;主跳跃板包括第一上跳跃板和第一下跳跃板,第一上跳跃板和第一下跳跃板通过第一铰链连接;第一上跳跃板通过第二铰链与安装板连接,第一下跳跃板通过第三铰链与支撑板连接;其中,第一铰链、第二铰链和第三铰链之间相互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完全对称的跳跃主体结构,以提高经跳跃落地时的姿态稳定性。地时的姿态稳定性。地时的姿态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况自适应的跳跃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跳跃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况自适应的跳跃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跳跃机器人可以执行跳跃动作越过障碍物(例如水中跳跃、陆地跳跃或水陆两栖跳跃),从而高效地通过复杂地形,在太空探索、战场侦察、生命救援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四杆机构作为跳跃主体的跳跃机器人,将钛镍记忆合金弹簧(SMA弹簧)作为驱动器;在初始状态,手动给机构复位,然后对SMA弹簧加热,通过致动结构限制四杆机构运动进行储能,当储存能量达到目标值时,加热其他的SMA弹簧驱动对致动结构解锁释放,将储存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实现跳跃。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中采用四杆机构,仅前后对称,机器人跳跃落地后姿态不定,存在多种落地姿势,因此难以在连续跳跃场景下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况自适应的跳跃机器人,采用完全对称的跳跃主体结构,以提高经跳跃落地时的姿态稳定性。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况自适应的跳跃机器人,包括驱动装置以及对称型的跳跃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跳跃主体包括安装板、支撑板、成对的一组主跳跃板以及成对的一组副跳跃板;所述安装板和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该成对的一组所述主跳跃板对称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前后两侧,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折叠;所述主跳跃板包括第一上跳跃板和第一下跳跃板,所述第一上跳跃板和所述第一下跳跃板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一上跳跃板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第一下跳跃板通过第三铰链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铰链、所述第二铰链和所述第三铰链之间相互平行;该成对的一组所述副跳跃板对称设置在竖直方向的左右两侧,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沿竖直方向进行折叠;所述副跳跃板包括第二上跳跃板和第二下跳跃板;所述第二上跳跃板和所述第二下跳跃板通过第四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铰链与所述第四铰链之间互相垂直且共面;所述第二上跳跃板通过第五铰链与所述安装板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二下跳跃板通过第六铰链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所述第六铰链位于所述第三铰链的上方;其中,所述第四铰链、所述第五铰链和所述第六铰链之间互相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况自适应的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跳跃板、所述第二上跳跃板呈梯形状,所述第一下跳跃板、所述第二下跳跃板呈倒梯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况自适应的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向外凸出的支撑腿部,所述支撑腿部与所述第一下跳跃板、所述第二下跳跃板相对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况自适应的跳跃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曜李兵熊志鹏胡龙龙唐灵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