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L-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基因及制备L-anti-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050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基因及制备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酶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基因及制备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手性间体,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对甲砜基苯丝氨酸有两个手性中心,具有四种异构体,分别是:L

syn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D

syn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D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图1)。
[0003]目前,没有合成高光学纯度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报道。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主要有两种生产方法。一种是化学法合成,使用硫酸铜为催化剂,利用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对甲砜基苯甲醛和甘氨酸选择性反应生成两种顺式的产物:L

syn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和D

syn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铜(图2),而不能产生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另一种是利用生物法,使用L

苏氨酸醛缩酶催化对甲砜基苯甲醛和甘氨酸,产物是L

syn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和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混合物。然后使用化学试剂进行拆分,得到光学纯的L

syn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此工艺存在以下缺点:生产工艺复杂,原子利用率不高,理论收率低、同样也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0004]相比之下,使用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催化对甲砜基苯甲醛和甘氨酸直接生成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图3),具有以下优点:1、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2、L

苏氨酸醛缩酶的选择性高,产品光学纯度高;3、无需拆分,原子利用率高,理论可达100%;4、生产过程环保,污染较小,符合绿色化学理念;5、下游分离纯化工艺简单。
[0005]利用L

苏氨酸醛缩酶催化合成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关键在于获得能够高选择性合成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酶。目前报道的L

苏氨酸醛缩酶对α

碳具有较高的选择性,ee(%)>99%。而对β

碳的选择性不高,de(%)在20

50%之间,产生L

syn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和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混合物。因此目前没有直接应用L

苏氨酸醛缩酶合成高手性纯度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合成工艺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利用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制备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方法,该方法原料利用率高,且可循环利用。产物易于分离提纯且转化率、收率及手性纯度高;与化学催化工艺相比,工艺简单,污染小。
[0007]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由登录号为WP_069998496.1的野生型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所得,具体为以下突变中的一种:H305Y/Y8I、H305Y/Y8I/W307H、H305Y/Y8I/W307S,
H305Y/Y8I/W307E,H305Y/Y8I/Y31N/W307E,H305Y/Y8L/Y31N/W307E,H305Y/Y8V/Y31G/W307E和H305Y/Y8Q/Y31N/W307E。
[0009]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编码所述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的基因。
[0010]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包含所述基因的表达载体。优选的,所述的表达载体为插入有所述基因的pET28a质粒。
[0011]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包含所述基因的基因工程菌。
[0012]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所述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所述基因或所述基因工程菌中的一种在制备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方法,以甘氨酸和对甲砜基苯甲醛为底物,以磷酸吡哆醛为辅酶,利用所述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或表达所述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的细胞作为催化剂,缩合反应生成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表达所述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的细胞可以是上述包含所述基因的基因工程菌。
[0014]优选的,反应在有机溶剂

水混合溶液或水溶液中进行。更优选的,有机溶剂为DMF或DMSO,有机溶剂的添加量为总体积的≤20%。该反应能够在水相中反应,但添加了一些有机溶剂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反应的转化率以及de值。
[0015]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使用形式为细胞破碎后的粗酶液,也可以为表达重组酶的工程菌静息细胞,还可以采用纯化后的纯酶,或者是经固定化后的酶。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生产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
[0018]2、L

苏氨酸醛缩酶的选择性高,产品光学纯度高,无需拆分;
[0019]3、原子利用率高,理论可达100%;
[0020]4、生产过程环保,污染较小,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0021]5、产品分离纯化简单。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对甲砜基苯丝氨酸四种构型分子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化学合成法合成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方程式。
[0024]图3为生物合成法合成L

anti

对甲砜基苯丝氨酸的方程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由登录号为WP_069998496.1的野生型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所得,具体为以下突变中的一种:H305Y/Y8I、H305Y/Y8I/W307H、H305Y/Y8I/W307S,H305Y/Y8I/W307E,H305Y/Y8I/Y31N/W307E,H305Y/Y8L/Y31N/W307E,H305Y/Y8V/Y31G/W307E和H305Y/Y8Q/Y31N/W307E。2.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的基因。3.包含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的表达载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为插入有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的pET28a质粒。5.包含如权利要求2所述基因的基因工程菌。6.如权利要求1所述L

苏氨酸醛缩酶突变体、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坚平肖岚馨郑文隆方赛徐刚杨立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