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加导频模式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传输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叠加导频模式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传输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2019年,5G系统在全球范围开启商用以来,它经过不断优化,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为了同步前瞻未来信息社会的通信需求,学术界和工业界已将研究目光聚焦在6G通信系统的研发,其中6G系统对于频谱效率、能量效率和连接数密度等方面要求远超5G系统。为了满足上述通信需求,需要部分成熟通信技术的支撑,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然而,在大规模MIMO的实现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如巨大的能量消耗、高昂的硬件成本以及不断攀升的信号处理复杂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智能反射面(IRS)技术作为一种崭新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具体来说,IRS是一种由大量低成本、几乎无源的反射元所构成的智能表面,每个反射元都能够在IRS控制器的指令下独立地改变入射信号的幅度和/或相移,具有功耗低、成本低和可重塑无线信道环境的能力。然而,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加导频模式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叠加导频模式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大规模MIMO系统的模型;S2、基于构建的所述模型,进行上行链路的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S3、分析系统的上行可达速率;S4、根据所述上行可达速率,构建最大化系统和速率的优化问题式;S5、根据所述优化问题式,设计联合优化用户导频和数据信号功率控制系数以及IRS反射单元相位的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导频模式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建立的模型,具体为:g
k
=G
BI
Φg
IU,k
,k=1,2,
…
,K
ꢀꢀꢀꢀꢀꢀꢀꢀꢀꢀꢀꢀꢀꢀꢀꢀꢀꢀꢀ
(1)其中,g
k
表示BS
‑
IRS
‑
第k个用户之间的级联信道;和分别表示BS与IRS之间的信道以及IRS与第k个用户之间的信道;表示IRS的反射波束成形矩阵,其中θ=[θ1,θ2,
…
,θ
N
]为每个IRS反射单元的相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导频模式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S21、在叠加导频模式下,将BS的接收信号表示为:其中,P为用户端的发送信噪比,对于k=1,2,
…
,K,η
k
和ρ
k
分别表示导频信号和数据信号的功率控制系数,满足0≤η
k
,ρ
k
≤1和0≤η
k
+ρ
k
≤1的条件;对于k=1,2,
…
,K,为第k个用户的上行发送导频,满足当k=j时,则且当k≠j时,则的条件,其中τ>>K表示相干时间间隔;对于k=1,2,
…
,K,表示第k个用户的数据信号,满足当k=j时,则且当k≠j时,则的条件;为BS端的接收噪声矩阵,矩阵中的所有元素独立同分布,并且均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循环对称复高斯分布;S22、当用户向BS发送完上行叠加信号后,BS在本地使用最小二乘信道估计方案对导频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得到BS
‑
IRS
‑
第k个用户间的级联信道CSI为:S23、当BS对所有级联信道完成信道估计后,使用最大比合并方案进行接收译码,经过CPU译码后的信号表示为:
其中,式(4)右侧的第一项表示CPU检测到第k个用户的期望信号强度,第二项表示波束成形增益不确定性所引起的误差,第三项表示第k个用户受到的干扰与噪声,并被定义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导频模式下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大规模MIMO系统上行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S31、根据步骤S23中经过CPU译码后的信号公式(4),得到在叠加导频模式下,第k个用户的上行频谱效率为:S32、根据第k个用户的上行频谱效率公式(6),推导出叠加导频模式下第k个用户的频谱效率闭合表达式为:R
k
=log2(1+SINR
k
)
ꢀꢀꢀꢀꢀꢀꢀꢀꢀꢀꢀꢀꢀꢀꢀꢀꢀꢀꢀꢀꢀ
(7)其中,对于k,j=1,2,
…
,K,式(7)中出现的符号定义为,K,式(7)中出现的符号定义为,K,式(7)中出现的符号定义为其中,式(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思年,陈艺灵,岳殿武,鞠默然,宋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