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045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涉及户外应急救援技术领域,包括:舱本体,舱本体的侧边设置入舱门,舱本体的底部设置车轮;舱本体内部设置照明装置;舱本体包括前舱体、中间舱体和后舱体,前舱体和后舱体为中空双层结构,中间舱体的两端分别与前舱体和后舱体连接;前舱体内部设置控制舱、空调舱,后舱体内部设置设备舱和储物舱和急救舱;控制舱内部设置电源装置、移动控制装置和通讯装置,空调舱内部设置冰箱、空调及保温装置;移动控制装置为舱本体提供动力,驱动车轮带动舱本体移动;设备舱用于放置医疗设备、储物舱用于放置医疗药品;舱本体内部还设置座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间舱体可舱本体进行拉伸,实现舱体内空间的扩大。实现舱体内空间的扩大。实现舱体内空间的扩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户外应急救援
,具体涉及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

技术介绍

[0002]据统计,12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地震、洪水、山火等自然灾害快速增多,2001年之后略有所下降。而今年以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民众频繁遭遇自然灾害,有的严重程度甚至达数十年来之最。
[0003]电网建设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这一系统工程中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电力生产事故有三类:一是“天灾”,如雷电、大风、暴雨、施工爆破等不可控或不便控的自然因素,有其突发性。二是线路、设备、器材的“先天不足”,有其隐蔽性。所以再梳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的同时,也要组好应急救援措施。
[0004]对于恶劣天气、特殊作业环境、大型作业现场等室外作业,如果作业人员突发中暑、冻伤、摔伤、触电等情况,现场并没有可以进行应急的装置或设备,难以及时有效的进行救援,在专业救援人员到位前无法开展救治工作,耽误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包括:
[0008]舱本体,
[0009]所述舱本体的侧边设置入舱门,所述舱本体的底部设置车轮;所述舱本体内部设置照明装置;
[0010]所述舱本体包括前舱体、中间舱体和后舱体,所述前舱体和后舱体为中空双层结构,所述中间舱体的两端分别与前舱体和后舱体连接;
[0011]所述前舱体内部设置控制舱、空调舱,所述后舱体内部设置设备舱和储物舱和急救舱;
[0012]所述控制舱内部设置电源装置、移动控制装置和通讯装置,所述空调舱内部设置冰箱、空调及保温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为照明装置、移动控制装置、冰箱、空调、保温装置、医疗设备供电,所述移动控制装置为舱本体提供动力,驱动车轮带动舱本体移动;
[0013]所述设备舱用于放置医疗设备、储物舱用于放置医疗药品;
[0014]所述舱本体内部还设置座椅。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座椅包括固定座椅和可调节角度座椅,其中可调节角度座椅的靠背通过可调节角度装置旋转,可调节角度装置包括转动轴和固定卡件,所述转动轴上设置靠背,所述固定卡件设置在转动轴的侧边用于对转动轴的转动角度进行固定。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舱体和后舱体上设置固定拉环,所述固
定拉环通过固定拉线与地面连接,所述前舱体和后舱体上设置用于放置固定拉环的凹槽,且凹槽上设置带有锁扣的盖体。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中间舱体的外侧设置滑动凸条,所述前舱体和后舱体的中空双层结构内部设置与滑动凸条对应的滑动凹槽,中间舱体通过滑动凸条沿滑动凹槽移动实现与前舱体和后舱体的伸缩。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舱体和后舱体的侧边设置限位卡扣,所述中间舱体的滑动凸条上设置限位孔,通过限位卡扣与限位孔可调节中间舱体的伸缩长度。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车轮设置于前舱体和后舱体的底部。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前舱体、中间舱体和后舱体的顶部设置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输出端与控制舱内的电源装置连接。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源装置包括蓄电池、逆变器、电源转换模块,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逆变器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电源转换模块连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电设备。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滑动凹槽上还设置密封垫圈。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通信装置为4G/5G/internet通信装置。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1、本专利技术的舱本体提供一种密封的车体结构,通过车轮驱动实现移动,舱本体通过前舱体、中间舱体和后舱体实现舱本体的可伸缩移动,中间舱体嵌入前舱体和后舱体的中空双层结构并可实现中间舱体沿前舱体和后舱体滑动,通过中间舱体可舱本体进行拉伸,实现舱体内空间的扩大。
[0026]2、本专利技术用于恶劣天气、特殊作业环境、大型作业现场等室外作业,如果作业人员突发中暑、冻伤、摔伤、触电等情况,可以第一时间转移至应急舱,在专业救援人员到位前开展救治工作。同时还可以为作业现场提供食物、水等物资和休息空间。
[0027]3、通过设置凹槽和带有锁扣的盖体,当固定拉环不使用时,将其收纳与凹槽内并通过盖体扣合,方便取用和收纳。
[0028]4、中间舱体设置限位孔,通过调整限位卡扣与限位孔的安装位置,调整中间舱体与前舱体和后舱体的距离,从而调整应急舱的长度。
[0029]5、前舱体、中间舱体和后舱体的顶部设置太阳能板,可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用于室外进行电能的补充,太阳能板的输出端与控制舱内的电源装置连接。
[0030]6、为了保证应急舱内的密封性,在滑动凹槽上还设置密封垫圈。
[0031]7、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通信装置可实现应急舱的远程通信。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结构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伸展状态结构图;
[0034]图中所示:
[0035]10

舱本体,20

车轮,30

照明装置,40

电源装置、50

移动控制装置,60

通讯装置,70

固定拉环,80

太阳能板;
[0036]101

前舱体、102中间舱体,103

后舱体,104

座椅;111

控制舱、112空调舱,113

凹槽,114

盖体,115

滑动凹槽,116

限位卡扣;1121

冰箱、1122

空调,1123

保温装置;121

入舱门,122

滑动凸条;1221

限位孔;131

设备舱、132

储物舱,133

急救舱;141

固定座椅,142

可调节角度座椅;701

固定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本体,所述舱本体的侧边设置入舱门,所述舱本体的底部设置车轮;所述舱本体内部设置照明装置;所述舱本体包括前舱体、中间舱体和后舱体,所述前舱体和后舱体为中空双层结构,所述中间舱体的两端分别与前舱体和后舱体连接;所述前舱体内部设置控制舱、空调舱,所述后舱体内部设置设备舱和储物舱和急救舱;所述控制舱内部设置电源装置、移动控制装置和通讯装置,所述空调舱内部设置冰箱、空调及保温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为照明装置、移动控制装置、冰箱、空调、保温装置、医疗设备供电,所述移动控制装置为舱本体提供动力,驱动车轮带动舱本体移动;所述设备舱用于放置医疗设备、储物舱用于放置医疗药品;所述舱本体内部还设置座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固定座椅和可调节角度座椅,其中可调节角度座椅的靠背通过可调节角度装置旋转,可调节角度装置包括转动轴和固定卡件,所述转动轴上设置靠背,所述固定卡件设置在转动轴的侧边用于对转动轴的转动角度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伸缩式移动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体和后舱体上设置固定拉环,所述固定拉环通过固定拉线与地面连接,所述前舱体和后舱体上设置用于放置固定拉环的凹槽,且凹槽上设置带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虎虎李同生郭伟峰卢秋锦万瑜马鑫吴桐徐力亮周俊峰马列军薛刚曹超年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吐鲁番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