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致长余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致长余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发光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长余辉发光材料简称长余辉材料(英文:Long
‑
persistent luminescence,英文简称:LPL),也叫蓄光型发光材料,是一种光致发光材料,具有很多应用场景,包括发光(又称夜光)陶瓷、玻璃、油漆、油墨、塑料、纤维等。
[0003]现有技术报道的长余辉材料大多数是基于稀有金属或无机矿物,例如: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光致长余辉发光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00103309.3)等,由于这类这长余辉材料的发光原理基于稀有金属或无机矿物,透明度有所欠缺,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前景。
[0004]专利技术专利《电致发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0710044052.9)、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余辉发光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申请号:202210134630.2)、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具有余辉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致长余辉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长余辉聚合物为环氧树脂单体与有机光生自由基化合物混合固化后所得掺杂聚合物,其中:所述环氧树脂单体具有如式Ⅰ所示化学结构:所述有机光生自由基化合物为式Ⅱ、式Ⅲ或式Ⅳ所示结构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且所述R1为以下R
11~19
所示结构基团:所述R2为以下R
21~28
所示原子或基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长余辉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致长余辉聚合物中其所述有机光生自由基化合物的质量为所述环氧树脂单体其质量的0.05~10%。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致长余辉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取所述环氧树脂单体并置于容器之中,在室温下搅拌均匀;取所述有机光生自由基化合物加入至上述容器之中,在室温下与所述环氧树脂单体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浆料;去除所述混合浆料中的气泡,再将所述混合浆料或倒入模具之中或涂布、印制在其他器物之上,然后采用梯度加热法对其进行加热固化,固化结束待其冷却,即可从所述模具中取出得到具有所述模具外形的所述光致长余辉聚合物的产品,或得到用所述光致长余辉聚合物涂布、印制成图像的其他器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去除所述混合浆料中的所述气泡采用的是离心去泡法,即将所述混合浆料置于离心管中,再将装有所述混合浆料的所述离心管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操作排除所述气泡。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加热法依照如下操作程序进行:将装有所述混合浆料的所述模具或用所述光致长余辉聚合物涂布、印制成图像的其他器物置于加热器中,然后升温至80℃并保温2小时,再升温至100℃后再保温2小时,再依如此方式再分次加热升温至120℃、140℃和160℃,且每次升温后均保温2小时。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其单体采用3,4
‑
环氧环己基甲基
‑
3,4
‑
环氧环已基甲酸酯与4
‑
甲基六氢苯酐在室温下搅拌反应制得。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催化剂,所述催化剂为四叔丁基溴化胺,且各反应物料具有如下摩尔比:3,4
‑
环氧环己基甲基
‑
3,4
‑
环氧环已基甲酸酯∶4
‑
甲基六氢苯酐∶四叔丁基溴化胺=1∶(1.70~1.80)∶(0.090~0.095)。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式Ⅱ结构的所述有机光生自由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为:将二氢吩嗪、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永浩,张志云,苏建华,田禾,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