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033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立管安装方案设计与安装分析;S2、双方式整体立管测量校核;S3、整体立管甲板布置和预制技术;S4、整体立管吊装并精确就位。本发明专利技术规范了整体立管的安装流程,能够大大提高安装成功率,规避施工风险,为超大尺寸立管安装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填补了技术空白。白。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底管道安装
,特别涉及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立管是连接海底管线与平台工艺管线的结构,多用于浅水区域,浅水立管分为法兰式立管和整体立管,法兰式立管两端安装法兰,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与工艺管线和平管连接,法兰式立管在法兰连接处容易发生泄漏,并且对于输送特殊介质的管道比如液化天然气管道,不宜采用法兰连接的形式,整体立管不采用法兰与其他管线连接,而是采取直接焊接的形式,目前整体立管的安装经验多为较小尺寸的安装,且没有形成比较完善和系统的施工方案,随着输送液化天然气等特殊介质的的海底管道日益增加,且整体立管尺寸也不再局限于常规的小尺寸,传统的立管安装方式大都采用法兰式的连接,这种方式与整体立管安装的结构就是不相匹配的,整体立管就是所有的立管与海底管道连接部分均采用焊接形式,不能存在法兰,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满足超大尺寸整体立管安装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针对海底管道铺设安装过程中在平台或者终端连接的整体立管安装,开发一套完善高效又能满足大尺寸的成熟技术方案,应用于后续诸多类似的工程实例当中。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立管安装方案设计与安装分析;S2、双方式整体立管测量校核;S3、整体立管甲板布置和预制技术;S4、整体立管吊装并精确就位。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方案包括整体立管甲板布置、甲板预制、浮筒布置、平管起吊、整体立管起吊、舷侧对接、整体立管下放和应急程序;所述安装分析包括整体立管吊装、平管起吊、整体立管下放过程的静态分析和多海况极限状态的运动模拟分析。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管测量校核的方式一为潜水员水下测量和定位信标测量;方式二为海管多波束扫测。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甲板布置包括通过全站仪打点并在甲板作出位置标记,对整体立管各个关键位置作出标记,并且标记出垫墩的位置;所述预制技术包括预制时立管段需保持站立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制支撑框架的搭建,配合立管顶部用钢丝绳牵引固定。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管吊装在立管顶部固定连接吊耳,索具连接至吊耳,舷侧对接完成后,整体立管和平管成为一个整体,主作业船船主吊机和舷吊系统配合,缓慢进行下放立管,立管放置到位后,潜水员关闭水下悬挂卡子,水手关闭水上悬挂卡子,完成立管安装。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
果:整体立管安装方案:包括整体立管甲板布置、甲板预制、浮筒布置、平管起吊、整体立管起吊、舷侧对接、整体立管下放以及应急程序等。自主完成超大尺寸整体立管安装分析,包括整体立管吊装、平管起吊、整体立管下放过程的静态分析和多种海况极限状态的运动模拟分析。形成了一套超大尺寸整体立管安装标准施工程序、流程图纸以及计算分析,可作为整体立管和超大尺寸整体立管安装的成熟指导方案;超大尺寸整体立管预制前,需要对水下预放置整体立管的位置进行测量,来确定各段预制长度。测量如果出现较大误差,就会导致整体立管预制长度不准确,最终导致整理立管无法挂装在悬挂卡子内。因此,整体立管测量尤为关键。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可靠,采取以潜水员水下测量和定位信标测量为主,以海管多波束扫测结果为辅的测量方法,根据测量结果在绘制超大尺寸整体立管预制图纸。通过测量技术的双向校核,确保预制后的成功率;将超大尺寸的整体立管在主作业船甲板上完成精摆放和就位,并辅助吊机完成预制和起吊作业。超大尺寸整体立管必须在甲板一次摆放成功,摆放好的整体立管很难在做位置调整。因此,需要对甲板可利用空间做充足的测量。为了保证测量了准确,使用全站仪打点并在甲板作出位置标记,对整体立管各个关键位置均作出标记,并且也标记出垫墩的位置。整体立管摆放位置确定后,陆续连接各段将整体立管各部分预制成一个整体。由于整体立管为空间立体结构,预制时立管段需保持站里状态,该预制技术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制支撑框架的搭建,配合立管顶部用钢丝绳牵引固定;合理配置整体立管吊装的索具,在完成整体立管和海底管道舷侧对接后,通过了作业船吊机和舷吊系统的配合,在潜水员的观测下,完成索具的逐步松脱以及整体立管的挂装就位超大尺寸整体立管一旦起吊,很难再放回原来的位置,所以需要选择较好的天气窗口下完成吊装。为了便于舷侧立管舷侧组对,吊装索具使用了手拉葫芦,可对索具长度进行调整。在立管顶部提前焊好带吊耳盲板,索具直接连到吊耳上,从而避免了索具捆扎在立管上出现滑动的风险,也避免使用了立管卡子。舷侧对接完成后,整体立管和平管成为一个整体,主作业船船主吊机和舷吊系统配合,缓慢进行下放。整体立管下放到位前,潜水员和导管架上水手分别观察立管和水下/水上悬挂卡子之间相对位置,主吊机根据相对位置进行相应动作,确保立管都能进入水下和水上悬挂卡子内。同时使用手拉葫芦等索具辅助将立管与悬挂卡子贴紧。立管放置到位后,潜水员关闭水下悬挂卡子,水手关闭水上悬挂卡子;本专利技术规范了整体立管的安装流程,能够大大提高安装成功率,规避施工风险,为超大尺寸立管安装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填补了技术空白。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立管安装方案设计与安装分析;S2、双方式整体立管测量校核;S3、整体立管甲板布置和预制技术;S4、整体立管吊装并精确就位。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方案包括整体立管甲板布置、甲板预制、浮筒布置、平管起吊、整体立管起吊、舷侧对接、整体立管下放和应急程序;所述安装分析包括整体立管吊装、平管起吊、整体立管下放过程的静态分析和多海况极限状态的运动模拟分析。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管测量校核的方式一为潜水员水下测量和定位信标测量;方式二为海管多波束扫测。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甲板布置包括通过全站仪打点并在甲板作出位置标记,对整体立管各个关键位置作出标记,并且标记出垫墩的位置;所述预制技术包括预制时立管段需保持站立状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制支撑框架的搭建,配合立管顶部用钢丝绳牵引固定。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管吊装在立管顶部固定连接吊耳,索具连接至吊耳,舷侧对接完成后,整体立管和平管成为一个整体,主作业船船主吊机和舷吊系统配合,缓慢进行下放立管,立管放置到位后,潜水员关闭水下悬挂卡子,水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立管安装方案设计与安装分析;S2、双方式整体立管测量校核;S3、整体立管甲板布置和预制技术;S4、整体立管吊装并精确就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案包括整体立管甲板布置、甲板预制、浮筒布置、平管起吊、整体立管起吊、舷侧对接、整体立管下放和应急程序;所述安装分析包括整体立管吊装、平管起吊、整体立管下放过程的静态分析和多海况极限状态的运动模拟分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尺寸整体立管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测量校核的方式一为潜水员水下测量和定位信标测量;方式二为海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李建楠洪帅牛强靳振刚陈永訢燕晖户凯刘洋谭博李振海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