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8030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是通过叶酸修饰的聚乙二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领域,涉及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纳米递药系统因能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被广泛用于化疗药物的递送。虽然基于实体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EPR)效应的被动靶向性,纳米递药系统可以在肿瘤组织有效蓄积。然而,由于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及其个体差异,基于EPR效应的被动靶向效果常常不尽人意。
[0003]人体正常组织的pH值一般为7.2~7.4,而肿瘤组织因内部缺氧,葡萄糖过度酵解,淋巴系统循环不畅通等引起酸性物质累积,从而使得肿瘤微环境呈酸性(pH 6.5

7.2)。此外,细胞中早期内涵体pH大约在6.0,晚期内涵体的pH大约在5.0,而溶酶体的pH在4.0

5.0左右。研究表明,纳米粒通过溶酶体/内涵体途径入胞后大多数被“困”在溶酶体内,因此,使纳米药物从溶酶体“逃逸”具有重要意义。
[0004]近年来,肺癌已成为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预计将达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所有肺癌病例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主要类型,化疗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措施,但由于药物的选择性差,用药期间出现较多药物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能显著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的蓄积、增强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是通过叶酸修饰的聚乙二醇

聚天冬氨酸FA

PEG

PBLA和pH敏感聚合物OCT

API为载体材料,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并包载待递送的药物制备而成,所述药物包括槲皮素和紫杉醇。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FA

PEG

PBLA溶于氯仿中,室温避光搅拌30min后,将溶于甲醇的槲皮素、紫杉醇、pH敏感聚合物OCT

API缓慢滴加到混合液中(优选1~2滴/s),室温搅拌2~4h,最终旋干有机液,向瓶中加入PBS溶液,液体转移到离心管中超声粉碎,得到纳米粒溶液。
[0009]优选地,还包括将得到的纳米粒溶液过0.45μm膜后得到纳米粒。
[0010]优选地,向瓶中加入pH=7.4,0.01M的PBS溶液。
[0011]优选地,所述纳米粒溶液中pH敏感聚合物OCT

API的浓度为2mg/mL,FA浓度为0.1

0.5mg/mL。
[0012]优选地,FA

PEG

PBLA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3]FA

PEG

NH2完全溶解在无水的DMF中,称取新制备的BLA

NCA溶于DMF,将两个反应
液混合,在氩气保护下,搅拌,40~45℃反应36~48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逐滴滴入(优选1滴/s)到预冷的无水乙醚中,剧烈搅拌得到白色沉淀,离心(优选4℃,3000rpm,5min),得到粗产物,再次把粗产物溶于DMF,用预冷的无水乙醚沉淀,离心(优选4℃,3000rpm,5min),最后在室温下真空干燥,得到终产物FA

PEG

PBLA。
[0014]优选地,OCT

API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5]分别将硬脂胺溶解在无水二氯甲烷中,L

天冬氨酸
‑4‑
甲酯

N

羧基环内酸酐溶解于无水DMF中,再将两个反应液混合,氩气保护40~45℃搅拌反应36~48h,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无水DCM,剩余液体在冷乙醚中沉淀,离心(优选4℃,3000rpm,5min),收集沉淀,干燥,得到OCT

PBLA;
[0016]称取OCT

PBLA溶于DMSO中,然后加入1

(3

氨基丙基)咪唑,氩气保护下25℃搅拌反应12h,反应结束后透析,冻干得到产物OCT

API。
[0017]更优选地,采用Mw=1000的透析袋在去离子水透析24h。
[0018]更优选地,透析期间每隔4h换一次水。
[0019]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了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在制备用于治疗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pH响应和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通过叶酸修饰的聚乙二醇

聚天冬氨酸(FA

PEG

PBLA)和pH敏感聚合物(OCT

API)为载体材料,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包载槲皮素(QCT)和紫杉醇(PTX)。由于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叶酸受体因子,因此,在纳米粒表面修饰FA后,在FA作用下主动靶向到肿瘤组,与肿瘤细胞表面的FA受体产生作用,然后通过受体介导入胞。这种主动靶向递药系统能显著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的蓄积、增强药效和降低毒副作用。同时,该纳米递药系统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的PEG

PBLA载体包裹难溶性药物槲皮素和紫杉醇,极大地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并包裹pH敏感的OCT

API,使胶束具有溶酶体逃逸功能而发挥更强的抗肿瘤效应;并采用叶酸做靶头,使其由被动靶向变为主动靶向,从而能够更精准的靶向肿瘤组织,提高药物疗效。
[002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纳米递药系统,能够:

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体内后,在EPR效应和FA的作用下,快速在肿瘤组织蓄积。

通过FA

受体介导入胞后,在溶酶体微酸性条件下,OCT

API快速质子化后,一方面破坏溶酶体,使药物和纳米粒从溶酶体中逃逸出来;另一方面,OCT

API质子化后导致纳米粒裂解,使QCT和PTX快速释放,从而杀死肿瘤细胞。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聚合物载体核磁结果,A.FA

PEG

PBLA,B.OCT

API。
[0024]图2显示纳米粒的外观、粒径、PDI和Zeta电位。
[0025]图3为纳米粒置于pH 5.0的条件下2h后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是通过叶酸修饰的聚乙二醇

聚天冬氨酸FA

PEG

PBLA和pH敏感聚合物OCT

API为载体材料,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并包载待递送的药物制备而成,所述药物包括槲皮素和紫杉醇。2.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FA

PEG

PBLA溶于氯仿中,室温避光搅拌30min后,将溶于甲醇的槲皮素、紫杉醇、pH敏感聚合物OCT

API缓慢滴加到混合液中,室温搅拌2~4h,最终旋干有机液,向瓶中加入PBS溶液,液体转移到离心管中超声粉碎,得到纳米粒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得到的纳米粒溶液过0.45μm膜后得到纳米粒。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瓶中加入pH=7.4,0.01M的PBS溶液。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溶液中pH敏感聚合物OCT

API的浓度为2mg/mL,FA浓度为0.1

0.5mg/mL。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主动靶向递送药物的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FA

PEG

PBLA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FA

PEG

NH2完全溶解在无水的DMF中,称取新制备的BL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侍慧慧李飞飞李洪雷王萌张可娇王伟光章秋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