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及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995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30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及其成型方法,涉及一种导热垫及其成型方法,包括玻璃纤维层的顶部设有U型层,所述的U型层包括导热矽胶布和底涂剂。通过此装置可以实现,采用特殊的超薄玻纤加持的矽胶布结合低比重导热硅胶材料,使得导热垫具有成品轻质化、冲压成型不会破碎和变形、耐磨、持久耐用、拆装方便、绝缘性能佳、单面带有粘性,可以贴合动力电池组面。单面带有粘性,可以贴合动力电池组面。单面带有粘性,可以贴合动力电池组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及其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热垫,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及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新能源汽车而言,减轻车辆自重可有效提高车辆续航里程。因此在导热粉体材 料选型上,摒弃了常用的氧化铝单一导热填料,虽然其性价比较高,且有着不俗的导 热能力以及成型后产品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其比重较大,不符合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轻量化的要求,同时现有的电池技术中,阻燃也是一个技术问题。虽然导热硅胶有天 然的粘性,可以较好的贴附到动力电池表面,但新能源动力电池的使用会经常有上下 震动的情况,容易出现脱落现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特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及其成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 垫,包括玻璃纤维层1,玻璃纤维层1的顶部设有U型层2,所述的U型层2包括导 热矽胶布和底涂剂。
[0005]所述的导热矽胶布包括第一号组及第二号组,第一号组包括甲基乙烯基硅生胶 10

100份、邵氏40A的混炼胶100

300份、邵氏70A的混炼胶10

100份及导热粉体 100

500份。
[0006]第二号组包括色膏5

10份、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剂10

20份。<br/>[0007]所述的第一号组和第二号组融合成型后放置五辊延压成型机,在超薄玻纤上压 延,后在通道式烤箱内硫化成型。
[0008]所述的底涂剂包括A组份、B组份及C组份,A组份、B组份及C组份的混合比例 为1000:1:1.5。
[0009]所述的A组份为α,ω

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物10

200份、甲基氢基聚 硅氧烷混合物0.05

0.1份、改性氢氧化铝复配物350

650份、改性六方氮化硼复配 物20

40份、炔醇类延迟剂0.01

0.06份。
[0010]所述的B组份为铂金催化剂。
[0011]所述的C组份为甲基氢基聚硅氧烷混合物。
[0012]所述的A组份的制备方法为先将10

200份的α,ω

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 合物和全部甲基氢基聚硅氧烷倒入搅拌釜中,转速区间在40

60RPM下搅拌5

10min 至硅油基础物混合搅拌均匀,后向其中加入D50为1

5μm的改性氢氧化铝100

150 份,调整转速为20

35RPM,搅拌30

45min,加D50为5

10μm的改性六方氮化硼10

20 份,转速不变,搅拌30

45min,加D50为10

20μm的改性六方氮化硼10

20份,转 速不变,搅拌15

20min;加D50为40

50μm的改性氢氧化铝200

300份;,转速调 整为15

20min,搅拌15

20min,加D50为70

80μm
的改性氢氧化铝50

100份,转 速调整为5

10RPM,低速搅拌至混合物料温度冷却至室温左右,将剩余的α,ω

二乙 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物与醇类延迟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到搅拌釜中,在低转速 下继续搅拌30

45min至上述各物料混合均匀。
[0013]所述的底涂剂中的A组份、B组份及C组份按比例1000:1:1.5混合搅拌机搅拌 均匀,真空脱泡机脱泡处理5

10min至内部气泡全部排出,所述的底涂剂和导热矽胶 布混合制备后,在导热矽胶布带有底涂剂一面上称取作完脱泡处理的导热材料。
[0014]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的成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一、称取的材料在参数调整后的模压机内成型,出料;
[0016]步骤二、将成型的U型垫按照客户需求尺寸裁切,包装,出货。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特殊的超薄玻纤加持的矽胶布结合低比重导热硅胶材 料,使得导热垫具有成品轻质化、冲压成型不会破碎和变形、耐磨、持久耐用、拆装 方便、绝缘性能佳、单面带有粘性能更好的贴合动力电池组面。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 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照图1及图2,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包括玻璃纤维层1,玻璃纤维 层1的顶部设有U型层2。
[0022]所述的U型层2包括导热矽胶布和底涂剂。
[0023]实施例一:
[0024]所述的导热矽胶布包括第一号组及第二号组,第一号组包括甲基乙烯基生胶10 份、邵氏40A的混炼胶100份、邵氏70A的混炼胶10份及导热粉体100份。
[0025]首先将10份甲基乙烯基硅生胶、100份邵氏40A的混炼胶、10份邵氏70A的混 炼胶分批加入密炼机密炼10min,后加入100份导热粉体,后进行加压密炼20min, 期间控制舱内温度不超过120℃。
[0026]第二号组包括色膏5份、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剂10份。
[0027]将100份第一号组置于开放式炼胶机开练至平整连续片材,然后加入5份色膏、 10份的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剂,接着继续在开放式密炼机上开炼至上述几种原料混合均 匀,后出料用PE薄膜密封待用。
[0028]所述的第一号组和第二号组融合成型后放置五辊延压成型机,在超薄玻纤上压 延,后在通道式烤箱内硫化成型。
[0029]所述的底涂剂包括A组份、B组份及C组份,A组份、B组份及C组份的混合比例 为1000:1:1.5。
[0030]所述的A组份为α,ω

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物10份、甲基氢基聚硅氧 烷混合物0.05份、改性氢氧化铝复配物350份、改性六方氮化硼复配物20份、炔醇 类延迟剂0.01份。
[0031]所述的B组份为铂金催化剂。
[0032]所述的C组份为甲基氢基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包括玻璃纤维层(1),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层(1)的顶部设有U型层(2),所述的U型层(2)包括导热矽胶布和底涂剂。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矽胶布包括第一号组及第二号组,所述的第一号组包括甲基乙烯基硅生胶10

100份、邵氏40A的混炼胶100

300份、邵氏70A的混炼胶10

100份及导热粉体100

500份;所述的第二号组包括色膏5

10份及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剂10

20份。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号组和第二号组融合成型后放置五辊延压成型机,在超薄玻纤上压延,后在通道式烤箱内硫化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涂剂包括A组份、B组份及C组份,A组份、B组份及C组份的混合比例为1000:1:1.5。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及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份为α,ω

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物10

200份、甲基氢基聚硅氧烷混合物0.05

0.1份、改性氢氧化铝复配物350

650份、改性六方氮化硼复配物20

40份、炔醇类延迟剂0.01

0.06份。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组份为铂金催化剂。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组份为甲基氢基聚硅氧烷混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组的导热U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组份的制备方法为先将10

200份的α,ω

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物和全部甲基氢基聚硅氧烷倒入搅拌釜中,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东成赵碧赵中祥赵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华岳导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