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的组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765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隔爆型单相异步电动机生产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动机的组装生产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安装筒、夹持筒、安装在夹持筒内呈圆周分布且与夹持筒内壁铰接的夹持杆、与夹持杆上部卡接的滑动筒、安装在滑动筒上部的外螺纹筒、与外螺纹筒螺纹连接的上螺纹筒、与上螺纹筒通过竖直轴连接的第一电机、与安装筒通过水平轴连接的第二电机、与锁紧螺栓对应的万能旋拧头、被动齿轮、与竖直轴连接中心齿轮,实现对前端盖或后端盖的夹持、拼装、锁紧螺栓旋拧,实现前端盖或后端盖高速高精度安装。现前端盖或后端盖高速高精度安装。现前端盖或后端盖高速高精度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机的组装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爆型单相异步电动机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动机的组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如鼠笼式闭合铝框)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按使用电源不同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电力系统中的电动机大部分是交流电机,可以是同步电机或者是异步电机(电机定子磁场转速与转子旋转转速不保持同步速)。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
[0003]在隔爆型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机壳、定子筒、转子轴、轴承、前端盖和后端盖进行组装,传统的人工组装方式操作繁琐,特别是旋拧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安装螺栓,耗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的组装生产线,可以实现采用前端盖安装机构、转子轴安装机构和后端盖安装机构实现电机的流水线式组装,提高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机的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1)、安装在安装架(1)上的主传送带(2)以及沿着主传送带(2)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端盖安装机构(3)、转子轴安装机构(4)和后端盖安装机构(5);所述主传送带(2)上卡接有沿输送方向等距分布的含定子机壳(6)以及放置在含定子机壳(6)前后两侧的前端盖(7)和后端盖(9),前端盖(7)和后端盖(9)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预安装的锁紧螺栓(8);所述主传送带(2)上设有与含定子机壳(6)底部螺栓孔配合的机体柱阵(201)、与前端盖(7)的螺栓孔配合的前端盖柱阵(202)以及与后端盖(9)的螺栓孔配合的后端盖柱阵(203);所述转子轴安装机构(4)与主传送带(2)平行设置且与主传送带(2)连接传动的同步传送带(26),同步传送带(26)上设有与含定子机壳(6)一一对应设置的放置座(27),放置座(27)上放置有与含定子机壳(6)相对设置的转子轴(28);所述转子轴(28)一侧设有套设在一端的卡筒(29),卡筒(29)连接有水平电动伸缩杆(30),水平电动伸缩杆(30)通过连接架与安装架(1)固定连接;所述后端盖安装机构(5)与前端盖安装机构(3)结构相同,后端盖安装机构(5)安装在安装架(1)的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的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安装机构(3)包括与安装架(1)固定连接的固定架,固定架下方设有安装筒(10),安装筒(10)下方设有下侧开口的夹持筒(11),夹持筒(11)内安装有呈圆周分布且上部与夹持筒(11)内壁铰接的夹持杆(12),夹持杆(12)下部与前端盖(7)的上部凸起环边缘抵接,夹持杆(12)上端卡接有与夹持筒(11)内壁竖直滑动连接的滑动筒(13),滑动筒(13)上部固定连接有外螺纹筒(14),外螺纹筒(14)上方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筒(15),内螺纹筒(15)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安装筒(10)内的竖直轴(16),竖直轴(16)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安装在安装筒(10)内的第一电机(17);所述安装筒(10)位于夹持筒(11)外侧贯穿有多个设置在锁紧螺栓(8)上方且与安装筒(10)转动连接的万能旋拧头(18),万能旋拧头(18)套接在锁紧螺栓(8)外侧;所述万能旋拧头(18)上端延伸至安装筒(10)内并固定连接有被动齿轮(19),被动齿轮(19)内侧啮合有与竖直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伟宇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