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压球卸料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971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压球卸料转运系统,包括行车,行车具有左轨道、右轨道以及行架;Y向皮带组件,其包括若干组转动设置在行架上的Y向托辊,以及套装在各个Y向托辊上的Y向运输皮带;卸料小车,其滑动安装在行架的长度方向上,卸料小车携带有末端出料皮带,随着该卸料小车的移动,Y向运输皮带上的冷压球能够经卸料小车过渡至末端出料皮带;以及X向皮带组件,该X向皮带组件布置在行架的一端,X向皮带组件沿着右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X向皮带组件在靠近行架端部的位置设有提升机构,其用于将X向皮带组件上的冷压球转移至Y向皮带组件。有益效果是:能够将成品冷压球均匀地码堆在生产场所出料区域的任意位置。出料区域的任意位置。出料区域的任意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压球卸料转运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压球压制
,具体涉及一种冷压球卸料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冷压球工艺是将细磨精矿制成能够满足冶炼压球的块状物料的一个加工过程,即在一定压力下,使粉末物料在模型中受压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密度的块状物料。成块后一般还需要经过相应的固结,使之成为具有较高强度的团块。目前,冷压球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有色冶金、煤炭工业、化工、水泥、耐火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0003]冷压球的制备工艺过程通常包括配料、混匀、压球、生球团、干燥以及成品球出料等步骤。其中,在现有技术中,成品球出料通常包括两种方式,其一是:先用铁桶接料,然后用叉车转运布置到堆料场。其二是:直接使用装载机械进行接料和转运。然而采用这两种方式出料均存在影响成品球质量,工作效率较低,以及人工、机械能耗费用高的缺陷。这些缺陷具体表现为,在成品球质量方面:因铁桶装球有较高的落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成品球的强度,甚至破碎;使用装载机械进行堆球会对成品球进行挤压,造成破坏,形成粉末。在生产方面:装载机装球和布球时,整条生产线是间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压球卸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1),所述行车(1)具有左轨道(1a)、右轨道(1b)以及滑动设置在左轨道(1a)和右轨道(1b)上的行架(1c);Y向皮带组件(2),其布置在所述行架(1c)的长度方向上,所述Y向皮带组件(2)包括若干组转动设置在行架(1c)上的Y向托辊(2a),以及套装在各个所述Y向托辊(2a)上的Y向运输皮带(2b);卸料小车(3),其滑动安装在所述行架(1c)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卸料小车(3)携带有末端出料皮带(4),随着该卸料小车(3)的移动,Y向运输皮带(2b)上的冷压球能够经卸料小车(3)过渡至所述末端出料皮带(4);以及X向皮带组件(5),该X向皮带组件(5)布置在所述行架(1c)的一端,X向皮带组件(5)沿着所述右轨道(1b)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X向皮带组件(5)在靠近行架(1c)端部的位置设有提升机构(6),其用于将X向皮带组件(5)上的冷压球转移至所述Y向皮带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压球卸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架(1c)的长度方向安装有小车轨道(1d),所述卸料小车(3)包括车架(3a),车架(3a)下部设有与小车轨道(1d)滚动配合的驱动轮组(3b),车架(3a)上安装有第一改向滚筒(3c)和第二改向滚筒(3d),所述车架(3a)具有倾斜布置的引导段(3a1),所述第一改向滚筒(3c)位于引导段(3a1)上端,引导段(3a1)的下部安装有压辊(3e),所述Y向运输皮带(2b)依次穿过压辊(3e)、第一改向滚筒(3c)和第二改向滚筒(3d),所述压辊(3e)和第一改向滚筒(3c)使Y向运输皮带(2b)倾斜保持在引导段(3a1)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压球卸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a)后端靠近第一改向滚筒(3c)的位置设有支架(3f),所述末端出料皮带(4)布置在支架(3f)上,末端出料皮带(4)的高度低于第一改向滚筒(3c),末端出料皮带(4)的输送方向与所述X向皮带组件(5)的输送方向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压球卸料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X向皮带组件(5)包括沿右轨道(1b)长度延伸的皮带架(5a),皮带架(5a)的长度方向布置有若干组X向托辊(5b),各个所述X向托辊(5b)上套装有X向运输皮带(5c);所述提升机构(6)包括与所述行车(1)固定连接的水平支架(6a),水平支架(6a)上转动安装有沿竖直方向分布的第一改向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礼祥严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臻焱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