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955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板、拉板、两个插板、安装座、压板、凹槽、滑槽、避让槽、两个导向柱、滑块和弹簧;所述凹槽等距开设于限位板的下表面,两个所述插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于拉板的下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压板转动至与水晶头贴合,此时推动压板的顶部移动至凹槽内,同时压板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沿着导向柱移动,进而此时通过插板可以限定压板的位置,由于压板的顶部与插板贴合且位置被限定,因此在弹簧的推动下,压板可以对水晶头施加压力,进而可以避免水晶头在网络接口中松动或脱落,以保证交换机机体的正常数据交换。以保证交换机机体的正常数据交换。以保证交换机机体的正常数据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互系统,具体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属于交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手机扫码、公众号及手机APP等支付方式进行付款,付款后汽车充电桩的后台将信号传输至数据交换机,数据交换机再将信号传输至电网控制中心,最后由电网控制中心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供电,进而实现对车辆的充电。
[0003]汽车充电桩的后台通过光纤与数据交互机连接,其连接用的光纤通过水晶头插入至数据交换机的网络接口内,由于数据交换机连接的光纤数量较多,因此在插拔网线时,会触碰到相邻的网线,造成网线松动或掉落,进而会影响交换机的数据交换,为此,提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希望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板、拉板、两个插板、安装座、压板、凹槽、滑槽、避让槽、两个导向柱、滑块和弹簧;所述凹槽等距开设于限位板的下表面,两个所述插板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于拉板的下表面,所述插板的下表面贯穿凹槽的内顶壁并与限位板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等距开设于安装座的上表面,所述滑块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侧壁,两个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于滑槽的内前壁和内后壁,所述弹簧套接于导向柱的外侧壁,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于滑块的上表面,所述避让槽开设于压板的后表面,所述压板的上表面贴合于凹槽的内顶壁。
[000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拉板的下表面贴合于限位板的上表面,所述插板的前表面贴合于压板的后表面。
[000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柱的外侧壁,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的后表面,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的内后壁。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前表面安装有交换机组件,所述交换机组件包括交换机机体、电源口、散热口、水晶头、网络接口、充电桩本体和电网控制中心;所述限位板的前表面和安装座的前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于交换机机体的后表面上部和下部,所述网络接口等距开设于交换机机体的后表面中部。
[000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源口开设于交换机机体的前表面,所述散热口对称开设于
交换机机体的两侧。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晶头插接于网络接口的内侧壁,所述水晶头的后表面贴合于压板的前表面。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水晶头内部连接的光纤位于避让槽的内部。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充电桩本体的控制后台通过光纤与交换机机体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换机机体的数据输出端通过光纤与电网控制中心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0013]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充电设施运营企业铺设的固定式充电桩,在充电桩上设置有与电动汽车充电插口相匹配的充电接头,充电接头通过充电线缆与充电桩本体连接;所述充电桩外表面贴附设置一组携带有充电桩编码、型号、软件版本号、所属运维单位、地址信息、运行状态、使用信息、收费信息、通用信息的带参二维码;充电桩内部设置有一组与充电开关通信连接的收费

结算模块以及一组异常监控模块;充电桩内部还设置有一组用于远程通信的无线网关模块;该系统中还包括与所述固定式充电桩进行通信连接的远端监控中心;此远端监控中心设置有财务管理模块,以及分别与故障分析及综合处理模块通信连接的故障数据库模块和故障工单模块;远端监控中心内部亦设置有一组用于远程通信的无线网关模块;该系统中还包括能够扫描充电桩上的带参二维码且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远端监控中心通信的充电用户手持终端机;充电桩内的收费

结算模块通过无线网关模块与远端监控中心内的财务管理模块通信连接;充电桩内的异常监控模块通过无线网关模块与远端监控中心内的故障分析及综合处理模块通信连接,此故障分析及综合处理模块通过内部通信线路分别与故障数据库模块及故障工单模块进行通信连接;所述财务管理模块、故障分析及综合处理模块、故障数据库模块、故障工单模块分别通过无线网关模块与充电用户手持终端机通信连接。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远端监控中心采用云存储服务器,实现对大量充电桩的协同管理。
[00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拉板拉动插板脱离凹槽,然后转动压板,使光纤线路位于避让槽的内部,将压板转动至与水晶头贴合,此时推动压板的顶部移动至凹槽内,同时压板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沿着导向柱移动,然后将插板插入至凹槽内,进而此时通过插板可以限定压板的位置,由于压板的顶部与插板贴合且位置被限定,因此在弹簧的推动下,压板可以对水晶头施加压力,进而可以避免水晶头在网络接口中松动或脱落,以保证交换机机体的正常数据交换。
[0016]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组件与交换机组件连接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板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压板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组件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座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交互系统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原理框图。
[0019]附图标记:101、固定组件;11、限位板;12、拉板;13、插板;14、安装座;15、压板;16、凹槽;17、滑槽;18、避让槽;19、导向柱;20、滑块;21、弹簧;301、交换机组件;31、交换机机体;32、电源口;33、散热口;34、水晶头;35、网络接口;41、充电桩本体;42、电网控制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2]如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固定组件101,固定组件101包括限位板11、拉板12、两个插板13、安装座14、压板15、凹槽16、滑槽17、避让槽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包括固定组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01)包括限位板(11)、拉板(12)、两个插板(13)、安装座(14)、压板(15)、凹槽(16)、滑槽(17)、避让槽(18)、两个导向柱(19)、滑块(20)和弹簧(21);所述凹槽(16)等距开设于限位板(11)的下表面,两个所述插板(13)的上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于拉板(12)的下表面,所述插板(13)的下表面贯穿凹槽(16)的内顶壁并与限位板(11)滑动连接,所述滑槽(17)等距开设于安装座(14)的上表面,所述滑块(20)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滑槽(17)的内侧壁,两个所述导向柱(19)的两端对称固定连接于滑槽(17)的内前壁和内后壁,所述弹簧(21)套接于导向柱(19)的外侧壁,所述压板(15)的下表面转动连接于滑块(20)的上表面,所述避让槽(18)开设于压板(15)的后表面,所述压板(15)的上表面贴合于凹槽(16)的内顶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12)的下表面贴合于限位板(11)的上表面,所述插板(13)的前表面贴合于压板(15)的后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0)滑动连接于两个导向柱(19)的外侧壁,所述弹簧(21)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块(20)的后表面,所述弹簧(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17)的内后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11)的前表面安装有交换机组件(301),所述交换机组件(301)包括交换机机体(31)、电源口(32)、散热口(33)、水晶头(34)、网络接口(35)、充电桩本体(41)和电网控制中心(42);所述限位板(11)的前表面和安装座(14)的前表面对称固定连接于交换机机体(31)的后表面上部和下部,所述网络接口(35)等距开设于交换机机体(31)的后表面中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数据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口(32)开设于交换机机体(31)的前表面,所述散热口(33)对称开设于交换机机体(31)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伟程元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速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