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943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5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制造管理领域,其包括风机、罩体和控制器,风机与控制器连接,罩体罩设在设备的顶部,罩体内壁与设备外壁之间具有间隔,风机的第一端口与罩体内部空间连接,风机的第二端口与车间外部空间连接,车间的侧壁底部设有连通口,车间内的中心靠近地面处设有测尘仪,测尘仪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适于根据测尘仪的监测结果控制风机工作。风机将车间外部空气输入到罩体内部,最后从排风口排出到车间外部,能够避免车间四角处的空气受到车间侧壁以及设备外壁的遮挡而滞留在车间内部,即提高了监测响应灵敏度,又可以驱动设备以及车间各区域的空气高效流动,提高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各处碳粉浓度的效率。浓度的效率。浓度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制造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碳素制品是指用碳素作为原材料制成的产品,例如碳素经过煅烧、磨粉、压合等工序后形成碳棒,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车间内存在多个制造设备,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碳粉飞扬在车间内的空气中,污染工作环境,并且碳粉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存在粉尘爆炸的风险,碳粉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在车间内的电力设备或电线上,沉降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存在导电短路等风险,因此需要对车间内空气中的碳粉浓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制造进行管理,然而,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是在车间顶部中心设置排风口,使用风机从排风口对车间进行抽气,促进车间内的空气循环,降低车间空气中碳粉的浓度,然而由于车间内各制造设备相对排风口的位置不同,气流流经各制造设备的风向以及流速存在差异,容易导致局部气流产生漩涡而滞留在制造设备附近,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各处的碳粉浓度的效率低,并且排风口需要使用大功率风机才能够驱动整个车间内气流流动,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及方法,用于对碳素制品制造进行监测管理,提高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各处碳粉浓度的效率。
[0004]本申请的第1方面提供了一种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包括风机、罩体和控制器,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罩体罩设在设备的顶部,所述罩体内壁与所述设备外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风机的第一端口与罩体内部空间连接,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与车间外部空间连接,所述车间的侧壁底部设有连通口,车间内的中心距离地面10

30厘米处设有测尘仪,所述测尘仪位于车间顶部的排风口的正下方,所述测尘仪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测尘仪的监测结果控制所述风机工作。
[0005]在第1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设置于车间外部,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连通口连接。
[0006]在第1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和所述罩体分别具有四个,各所述风机分别位于车间的四个侧面,各所述罩体分别位于车间内的四个角处。
[0007]在第1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还包括四个四通管,各所述四通管分别位于各相邻所述风机之间,所述四通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通口连接,所述连通口通过所述四通管与车间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四通管连接,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四通管与车间外部空间连通,相邻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通过该相邻的所述风机之间的所述四通管连通。
[0008]在第1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四通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通口连接,所述四通管的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分别与相邻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四通管的第四端
口与车间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二端口连接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四通管的第三端口连接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四通管的第四端口连接有第三电动阀门,所述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二电动阀门、所述第三电动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测尘仪的监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二电动阀门、所述第三电动阀门工作。
[0009]在第1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四通管的第一端口连接有滤盒,所述连通口位于车间的四角处。
[0010]在第1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的内部空间同时与相邻所述风机的第一端口连接。
[0011]在第1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的第一端口与相邻所述罩体之间分别串连有第四电动阀门和第五电动阀门,所述第四电动阀门和所述第五电动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测尘仪的监测结果控制所述第四电动阀门和所述第五电动阀门工作。
[0012]本申请的第2方面提供了一种碳素制品制造管理方法,应用如第1方面所述的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包括如下步骤:测尘仪监测车间内部中心靠近地面位置的空气中粉尘浓度,并将粉尘浓度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粉尘浓度控制各电动阀门和风机工作;当粉尘浓度高于预设值时,切换至第一管理模式,在第一管理模式下,风机从车间外部抽气并将所抽气体排出到罩体内部,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第五电动阀门全部开启;当粉尘浓度低于预设值时,切换至第二管理模式,在第二管理模式下,四个风机轮流工作,与处于工作状态下的风机连接的第四电动阀门、第五电动阀门开启,与处于工作状态下的风机连接的四通管上的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开启,其余电动阀门全部关闭。
[0013]在第2方面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管理模式下,四个风机轮流工作一个周期后,临时切换至第一管理模式工作一段时间,再切换回第一管理模式,以此循环往复进行,其中,第一管理模式下每个风机工作的时长与临时切换至第一管理模式工作的一段时间相等。
[0014]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测尘仪设置在排风口的正下方靠近地面位置,能够监测到车间内局部区域粉尘浓度较大的数值,当此处的粉尘浓度高于预设值,启动各风机,将车间外部空气输入到罩体内部,气流从设备顶部向下流动,然后流经车间其他区域后汇集至车间中心,然后向上提升,最后从排风口排出到车间外部,其中部分输入的空气从连通口排出到车间外部,避免车间四角处的空气受到车间侧壁以及设备外壁的遮挡而滞留在车间内部,即提高了监测响应灵敏度,又可以驱动设备以及车间各区域的空气高效流动,提高降低车间内空气中各处碳粉浓度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车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与风机以及各电动阀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00、车间;110、排风口;200、设备;310、风机;320、测尘仪;330、控制器;340、四通管;351、第一电动阀门;352、第二电动阀门;353、第三电动阀门;354、第四电动阀门;355、第五电动阀门;360、滤盒;370、罩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0019]如图2和图3所示,图2的视图方向是俯视,在本申请的实施例1中,提供了一种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包括风机310、罩体370和控制器330,风机310与控制器330连接,罩体370罩设在设备200的顶部,罩体370内壁与设备200外壁之间具有间隔,风机310的第一端口与罩体370内部空间连接,风机310的第二端口与车间100外部空间连接,车间100的侧壁底部设有连通口,车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罩体和控制器,所述风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罩体罩设在设备的顶部,所述罩体内壁与所述设备外壁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风机的第一端口与罩体内部空间连接,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与车间外部空间连接,所述车间的侧壁底部设有连通口,车间内的中心距离地面10

30厘米处设有测尘仪,所述测尘仪位于车间顶部的排风口的正下方,所述测尘仪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述测尘仪的监测结果控制所述风机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设置于车间外部,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与所述连通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和所述罩体分别具有四个,各所述风机分别位于车间的四个侧面,各所述罩体分别位于车间内的四个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还包括四个四通管,各所述四通管分别位于各相邻所述风机之间,所述四通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通口连接,所述连通口通过所述四通管与车间外部空间连通,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四通管连接,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四通管与车间外部空间连通,相邻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通过该相邻的所述风机之间的所述四通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素制品制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连通口连接,所述四通管的第二端口以及第三端口分别与相邻所述风机的第二端口连接,所述四通管的第四端口与车间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四通管的第二端口连接有第一电动阀门,所述四通管的第三端口连接有第二电动阀门,所述四通管的第四端口连接有第三电动阀门,所述第一电动阀门、所述第二电动阀门、所述第三电动阀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适于根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超金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环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