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94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包括分离管主体和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管主体为一体成型的塑制结构,用于方便烟气成分分离的所述分离组件设置于分离管主体的内部,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吸油棉、喷淋箱、喷淋液层、喷头、排液口、过渡管和吸水棉,所述吸油棉设置于分离管主体内部的左端,且吸油棉右侧安装有喷淋箱,所述喷淋箱内部的上侧设置有喷淋液层,且喷淋液层底部安装有喷头,所述喷淋箱前侧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该烟气净化分离管,采用了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分离组件将烟气中的不同杂质分离,以便于后续的净化,使净化能更加充分彻底,通过净化组件使烟气彻底净化,从而达到可排放标准。从而达到可排放标准。从而达到可排放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具体为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

技术介绍

[0002]烟气是气体和烟尘的混合物,是污染居民区大气的主要原因。烟气的成分很复杂,气体中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硫、氮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化合物等,烟尘包括燃料的灰分、煤粒、油滴以及高温裂解产物等。烟气浓度高是可引起急性中毒,表现为咳嗽、咽痛、胸闷气喘、头痛、眼睛刺痛等,严重者可死亡。最常见的是慢性中毒,引起刺激呼吸道粘膜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等。由此可见,烟气净化是非常必要的。因此,需要一种烟气净化装置。
[0003]如申请号为CN202123317406.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该烟气净化装置,其通过在截面为矩形的烟道和风道内,两调节板之间可相互靠近或是远离,实现出风口出风量的调节,使得烟气输送速率可控,从而便于对烟气进行净化,但烟气中的成分复杂,如不对其进行不同成分的多级分离,会导致烟气净化得不彻底不充分。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包括分离管主体和分离组件,所述分离管主体为一体成型的塑制结构,用于方便烟气成分分离的所述分离组件设置于分离管主体的内部,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吸油棉、喷淋箱、喷淋液层、喷头、排液口、过渡管和吸水棉,所述吸油棉设置于分离管主体内部的左端,且吸油棉右侧安装有喷淋箱,所述喷淋箱内部的上侧设置有喷淋液层,且喷淋液层底部安装有喷头,所述喷淋箱前侧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且喷淋箱右侧安装有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内部填充有吸水棉。
[0007]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管主体内部右端设置有用于净化烟气的净化组件,且净化组件包括均流网、活性炭粉层和光触媒滤网,所述均流网设置于过渡管右侧,且均流网右侧安装有活性炭粉层,所述右侧设置有光触媒滤网。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净化组件还包括蜂窝活性炭板和纳米高效滤网,且光触媒滤网右侧安装有蜂窝活性炭板,所述蜂窝活性炭板右侧设置有纳米高效滤网。
[0009]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管主体内表面安装有PVC塑料层,且PVC塑料层内表面设置有环氧树脂涂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管主体外表面安装有不锈钢编织网,且不锈钢编织网外表面设置有聚丙烯塑料层。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分离管主体右端安装有风机,且分离管主体左端设置有三级滤网。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三级滤网左侧设置有止回阀,且止回阀左侧安装有连接管。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多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分离组件将烟气中的不同杂质分离,以便于后续的净化,使净化能更加充分彻底,通过净化组件使烟气彻底净化,从而达到可排放标准。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分离组件,分离组件包括吸油棉、喷淋箱、喷淋液层、喷头、排液口、过渡管和吸水棉,使用时,烟气进入分离管主体,通过吸油棉将烟气中的油脂吸附分离,分离后的烟气进入喷淋箱,喷淋液层的喷淋液通过喷头喷洒,将烟气中酸性物质中和,烟气中的颗粒污染物被水珠包裹下落分离,紧接着烟气进入过渡管,将烟气中的水分通过吸水棉吸收分离,从而将烟气中的不同杂质分离,以便于后续的净化,使净化能更加充分彻底。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净化组件,净化组件包括均流网、活性炭粉层和光触媒滤网,净化组件还包括蜂窝活性炭板和纳米高效滤网,使用时,通过均流网使分离烟气后得到气体分散流动,使气体经过活性炭粉层时内部的异味、有害成分得到充分吸附,光触媒滤网能有效地除去其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和异味,蜂窝活性炭板进一步吸附净化,纳米高效滤网则可将残留的活性炭粉过滤吸收,使烟气彻底净化,从而达到可排放标准。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PVC塑料层、环氧树脂涂层、不锈钢编织网和聚丙烯塑料层,使用时,环氧树脂涂层可增强分离管主体内表面的耐腐蚀性,PVC塑料层具有耐高温的作用,不锈钢编织网可增强分离管主体的硬度,聚丙烯塑料层韧性高,具有耐磨损的作用,从而增强该装置的耐高温、耐磨损性能,以延长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的净化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的分离管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分离管主体;2、分离组件;201、吸油棉;202、喷淋箱;203、喷淋液层;204、喷头;205、排液口;206、过渡管;207、吸水棉;3、净化组件;301、均流网;302、活性炭粉层;303、光触媒滤网;304、蜂窝活性炭板;305、纳米高效滤网;4、PVC塑料层;5、环氧树脂涂层;6、不锈钢编织网;7、聚丙烯塑料层;8、风机;9、三级滤网;10、止回阀;1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包括分离管主体1和分离组件2,分离管主体1为一体成型的塑制结构,用于方便烟气成分分离的分离组件2设置于分离管主体1的内部,分离组件2包括吸油棉201、喷淋箱202、喷淋液层203、喷头204、排液口205、过渡管206和吸水棉207,吸油棉201设置于分离管主体1内部的左端,且吸油棉201右侧安装有喷淋箱202,喷淋箱202内部的上侧设置有喷淋液层203,且喷淋液层203底部安装有喷头204,喷淋箱202前侧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205,且喷淋箱202右侧安装有过渡管206,过渡管206内部填充有吸水棉207。
[0023]请参考图1至图2,分离管主体1内部右端设置有用于净化烟气的净化组件3,且净化组件3包括均流网301、活性炭粉层302和光触媒滤网303,均流网301设置于过渡管206右侧,且均流网301右侧安装有活性炭粉层302,右侧设置有光触媒滤网303,净化组件3还包括蜂窝活性炭板304和纳米高效滤网305,且光触媒滤网303右侧安装有蜂窝活性炭板304,蜂窝活性炭板304右侧设置有纳米高效滤网305;
[0024]具体操作如下,使用时,通过均流网301使分离烟气后得到气体分散流动,使气体经过活性炭粉层302时内部的异味、有害成分得到充分吸附,光触媒滤网303能有效地除去其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醛类、苯类等有害气体和异味,蜂窝活性炭板304进一步吸附净化,纳米高效滤网305则可将残留的活性炭粉过滤吸收。
[0025]请参考图1和图3,分离管主体1内表面安装有PVC塑料层4,且PV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包括分离管主体(1)和分离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主体(1)为一体成型的塑制结构,用于方便烟气成分分离的所述分离组件(2)设置于分离管主体(1)的内部,所述分离组件(2)包括吸油棉(201)、喷淋箱(202)、喷淋液层(203)、喷头(204)、排液口(205)、过渡管(206)和吸水棉(207),所述吸油棉(201)设置于分离管主体(1)内部的左端,且吸油棉(201)右侧安装有喷淋箱(202),所述喷淋箱(202)内部的上侧设置有喷淋液层(203),且喷淋液层(203)底部安装有喷头(204),所述喷淋箱(202)前侧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205),且喷淋箱(202)右侧安装有过渡管(206),所述过渡管(206)内部填充有吸水棉(2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净化分离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管主体(1)内部右端设置有用于净化烟气的净化组件(3),且净化组件(3)包括均流网(301)、活性炭粉层(302)和光触媒滤网(303),所述均流网(301)设置于过渡管(206)右侧,且均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火先张绍武姚光合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祥云中天锑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