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螺旋孔道的手性分离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螺旋孔道的手性分离膜,属于高分子膜材料的制备和手性分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很多药物是具有手性的分子,一对手性对映体的两个分子的药理、生物活性和毒理往往差异很大,且通常只有一种活性较高,而另一种可能无效,甚至有毒害作用。因而提纯药物的旋光度,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和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备手性药物的方法很多,手性分离膜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材料技术,因耗能低、效率高、操作简单而备受关注。
[0003]手性分离膜的拆分能力往往来自于膜结构中的手性因素,通常可在成膜基质内引入手性基团或者能产生特定取向的螺旋结构的单元,使膜获得手性分离能力。改性高聚物手性膜、高聚物基手性模板印迹膜、金属有机框架手性膜、碳纳米管手性膜和石墨烯手性分离膜等均是依据这样的理念构筑的膜结构。手性结构因异构体的手性差异而对接触到的手性分子产生不同的结合力,也可能因空间拓扑结构不同而产生特异性识别。当两种对映体通过带有手性特征的膜通道时,遇到手性结合点或特定取向的螺旋孔道,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螺旋孔道的手性分离膜,其特征在于采用ε
‑
己内酰胺和磺酸基芳香胺熔融共聚制备的端芳香磺酸基聚酰胺6作为成膜物质,通过非溶剂致相转化法制膜;铸膜溶液中的端基磺酸聚酰胺6分子通过端基芳环间的π
‑
π堆积、酰胺键的固有键角和空间位阻以及大分子链间氢键的相互作用,在非溶剂致相转化过程中形成带有螺旋特征的自组装聚集体,分子间氢键在铸膜液中打开在凝固浴中因氢键调节物的离去而重组,在氢键调节物和相转化过程中物质交换作用下,端芳香磺酸基聚酰胺6自组装聚集体排列堆积成具有特定旋向的螺旋连续结构固相,而聚合物固相间的间隙也因聚合物的螺旋构象而获得螺旋性质,从而在端芳香磺酸基聚酰胺6膜基质内构筑纳米螺旋膜孔道;孔道对通过其中不同手性的分子产生阻力差,因而获得二者的过膜速率差,实现旋光异构体的手性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磺酸基芳香胺是结构I~V中的一种,I~V结构式如下:I为8
‑
氨基
‑1‑
萘磺酸II为3
‑
氨基
‑
2,7
‑
萘二磺酸单钠盐III为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青,黄小华,孟建强,汤新宇,鲁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