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880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颤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发射装置包括发生组件,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组件,管理组件,除颤器电路;发射装置发射电磁波至接收装置,电磁波包括能量和数据信息;接收装置接收能量开始工作,部分能量供除颤器电路直接使用;剩余能量由管理组件管理,存储到能量存储组件;接收装置还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管理组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决策。发射/接收装置为近场通信发射装置NFC。本发明专利技术将NFC平时传输的能量来应付除颤器定期自检的能量消耗,可以将NFC额外的能量用于待机时的状态显示,也可以将能量存储起来给除颤器使用,比如用于短时消耗的除颤器自检程序,降低了除颤器的电池消耗。降低了除颤器的电池消耗。降低了除颤器的电池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这种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又称猝死。这种因心脏骤停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等特点,且80%发生在医院外,抢救困难,这些患者(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青年患者)的突然死亡,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是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
[0003]现实中,很多急症都可能转化成心脏骤停,如触电、溺水、窒息、心脏病、低血糖、电线、中暑、休克等等。发生心脏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简称VF,室颤),若不能及时终止,患者在发病后数分钟内就可能死亡,每延迟1分钟,抢救成功率将下降7%~10%。目前临床上终止室颤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电击除颤。
[0004]除颤器是一种智能化、自动化程度很高的除颤设备,将医师对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判别智慧集成进了算法,采用低能高效的双相波形进行电击除颤,可放心交由普通民众使用。现有的除颤器为了便携使用,多数使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且绝大多数时间处于待机状态,而除颤器作为可靠性要求高的设备,会定期进行唤醒运行自检程序并指示设备的状态,这些过程就需要消耗电池的能量,统计中电池绝大部分的能量都消耗在自检程序和待机过程中。
[0005]而为了减少能量消耗,除颤器通常只在设定的时间点执行必要的定时唤醒执行自检程序或联网进行数据通讯,除此时间段外,无法进行远程唤醒,而现实情况中,用户期望控制设备进行远程进行唤醒执行自检或获取设备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颤系统。
[0007]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除颤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
[0009]发射装置发射电磁波至接收装置,电磁波包括能量和数据信息;接收装置接收能量开始工作,部分能量供除颤器电路直接使用;
[0010]接收装置还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管理组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决策。
[0011]进一步地,接收装置接收能量开始工作,部分能量供除颤器电路直接使用,剩余能量由管理组件管理,存储到能量存储组件。
[0012]进一步地,发射/接收装置为近场通信发射装置。
[0013]进一步地,发射装置包括发生组件,发生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和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
[0014]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组件,管理组件,除颤器电路;接收组件包括第二天线和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沿垂直于除颤电路的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除颤电路之外。
[0016]进一步地,发生组件通过第一天线发射电磁波至接收组件;接收组件通过第二天线接收电磁波;
[0017]当用户无需远程唤醒除颤器时,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电磁波包括能量,接收组件接收能量开始工作,将电磁波能量转换为电能,部分电能供除颤器电路使用,用于指示除颤器待机时的设备状态信息,剩余电能由管理组件管理,存储到可选能量存储组件。
[0018]进一步地,当除颤器电路需要较多能量时,由管理组件向可选能量存储组件中获取能量供除颤器电路使用。
[0019]进一步地,当用户期望进行远程唤醒操作时,发射装置通过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对数据信息进行编码,通过第一天线发射数据信息至接收组件;
[0020]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电磁波包括数据信息,接收组件中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对数据信息进行解码,管理组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决策是否唤醒除颤器电路。
[0021]进一步地,当除颤器电路被唤醒后,管理组件将处理的数据信息传输至除颤器电路,除颤器电路根据数据信息决策之后的运行。
[0022]进一步地,第一天线还包括匹配电路,匹配电路一端与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连接,一端与第一天线连接;第二天线还包括匹配电路,匹配电路一端与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连接,一端与第二天线连接。
[0023]进一步地,发射装置安装在存放除颤器的设备内,可以是AED机箱,也可以是便携包;接收装置为除颤器。
[0024]进一步地,发射装置可以外部供电也可以电池供电。
[0025]进一步地,除颤器可将数据信息发送至发射装置,发射装置通过网络将信息远程发送给用户。
[0026]进一步地,网络是4G、5G、WIFI、有线。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将NFC平时传输的能量来应付除颤器定期自检的能量消耗,可以将NFC额外的能量用于待机时的状态显示,也可以将能量存储起来给除颤器使用,比如用于短时消耗的除颤器自检程序,降低了除颤器的电池消耗。
[0028]本专利技术通过NFC传输数据至除颤器,借此与机箱进行数据通讯,实现了不消耗除颤器电池的能量却能随时唤醒除颤器,可执行自检、联网等动作。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除颤系统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能量传输过程示意图;
[0031]图3是远程唤醒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
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33]如图1所示,一种除颤系统,主要包括发射装置101和接收装置102。
[0034]发射装置101主要包括发生组件301,发生组件301包括第一天线和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
[0035]第一天线还包括匹配电路,匹配电路一端与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连接,一端与第一天线连接。第一天线与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电连接;第一天线沿垂直于除颤电路305的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除颤电路305之外。可减少除颤电路对第一天线造成的屏蔽与衰减、对第一天线效能的削弱,无需投入较大能量即可保障天线的辐射与接收性能。
[0036]接收装置102主要包括接收组件302,管理组件303,除颤器电路305。接收组件302包括第二天线和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
[0037]第二天线还包括匹配电路,匹配电路一端与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连接,一端与第二天线连接。
[0038]能量存储组件304为可选组件。能量存储组件304可以为备用电池。
[0039]发射装置101发射电磁波至接收装置102,电磁波包括能量和数据信息。接收装置102接收能量开始工作,部分能量供除颤器电路305直接使用,剩余能量由管理组件303管理,例如存储到能量存储组件304。接收装置102还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管理组件303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决策。
[0040]如图2所示,发射装置101安装在存放除颤器的设备103内,可以是AED机箱,也可以是便携包等。图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装置(101)和接收装置(102);发射装置(101)发射电磁波至接收装置(102),电磁波包括能量和数据信息;接收装置(102)接收能量开始工作,部分能量供除颤器电路(305)直接使用;接收装置(102)还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管理组件(303)根据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决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接收装置(102)接收能量开始工作,部分能量供除颤器电路(305)直接使用,剩余能量由管理组件(303)管理,存储到能量存储组件(3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接收装置为近场通信发射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装置(101)包括发生组件(301),发生组件(301)包括第一天线和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接收装置(102)包括接收组件(302),管理组件(303),除颤器电路(305);接收组件(302)包括第二天线和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与所述数据编解码一体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沿垂直于除颤电路(305)的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落在所述除颤电路(305)之外。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颤系统,其特征在于,发生组件(301)通过第一天线发射电磁波至接收组件(302);接收组件(302)通过第二天线接收电磁波;当用户无需远程唤醒除颤器时,接收装置(102)接收到的电磁波包括能量,接收组件(302)接收能量开始工作,将电磁波能量转换为电能,部分电能供除颤器电路(305)使用,用于指示除颤器待机时的设备状态信息,剩余电能由管理组件(303)管理,存储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久心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