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80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包括箱体,箱体设置进口通道,箱体里设置集油盘、挡油板、集水盘,箱体外部设置排油出口和排水管,箱体里还设置有旋流板、螺旋分离通道、底部弧形圆锥,旋流板设置固定在进口通道的内壁面上,螺旋分离通道设置在进口通道的外侧,底部弧形圆锥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入口管道内添加旋流板,在入口底部设置弧形圆锥来减轻通道内的掺混以及二次流,同时增强重力作用效果;在螺旋通道内添加防倒流板,减小螺旋通道出口的倒流,并且减小了出口面的不均匀度,并且避免了强烈的倒流在一定程度上从油水交界面将油滴带回水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降低通道内的掺混,提高分离效率。离效率。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具体地说是重力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海洋运输的逐年增加和船舶总吨位的增加,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在船舶造成的海洋污染中,船舶含油污水的污染尤其突出。船舶含油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海,会造成严重污染。然而,营运的船舶中却有相当一部分虽按国际公约要求配装了油水分离器,在排放时却不按规定使用油水分离器,而是通过旁通管路直接排放入海而且国内主要港口虽都有足够容量的船舶油污水接收设施,但他们宁愿接收处理船舶污油却不愿意接收处理船舶含油污水。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船舶和港口上的油水分离器的工作效率不高,油水分离的时间较长。因此,对现有油水分离器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船舶油污水的处理技术和港口的接收效率,可以有效防止船舶油污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0003]重力油水分离器是将油和水分离开来的设备,原理主要是根据水和油的密度差进行分离。在重力作用下,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单个油粒在密度差的作用下上浮分离,从而形成一定比例的油相和水相。在用重力法对含油污水进行分离时,含油污水中油滴的分离效率与油滴的上浮速度和上浮面积成正比,与分离设备的处理量成反比,而与油水分离设备的高度及油滴的上浮时间无关,这就是著名的“浅池理论”。现有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中普遍存在严重的涡流和返混现象,由于涡流造成的返混使己经分离的油滴重新被扬起进入水中,和水发生混合并和水一起排出,降低了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此外,为了降低油滴的浮升高度,扩大油滴的上浮面积,使得油水分离器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但是结构简单、轻便的又难以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有效的提高油水分离效果以及稳定性的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包括箱体,箱体设置进口通道,箱体里设置集油盘、挡油板、集水盘,箱体外部设置排油出口和排水管,其特征是:箱体里还设置有旋流板、螺旋分离通道、底部弧形圆锥,旋流板设置固定在进口通道的内壁面上,螺旋分离通道设置在进口通道的外侧,底部弧形圆锥设置在箱体的底部。
[0007]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
[0008]1、螺旋通分离通道包括子通道,每个子通道包括一个防倒流板和两个导流板,防倒流板下端固定在进口通道外侧。
[0009]2、防倒流板整体为倒圆锥结构,防倒流板上端与螺旋通道上端平齐,进口通道内径、倒圆锥上端直径和倒圆锥高度之比为3:15:11。
[0010]3、底部弧形圆锥的中心轴与进口通道的中心轴线重合,底部弧形圆锥的底部半径与进口通道的外径一致,顶部为半圆球,侧壁为圆弧形,顶部半圆球直径、底部弧形圆锥高度、底部弧形圆锥侧壁面直径和底部弧形圆锥底面直径的尺寸之比为1:9:18:16。
[0011]4、旋流板包括旋流单元,旋流单元均匀分布在进口通道内,每个旋转45
°
,旋流单元宽度、进口通道半径和旋流单元长度之比为1:2:8。
[0012]5、油水混合物进入进口通道,在螺旋通道中油水分离后的水经挡油板挡住后向下流,液位随着水的增多而升高,最后进入集水盘通过排水管排出;排油时,封闭排水管,向箱体内注水,液位升高至集油盘,油进入集油盘后由流油口排出。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入口管道内添加旋流板,在入口底部设置弧形圆锥来减轻通道内的掺混以及二次流,同时增强重力作用效果;在螺旋通道内添加防倒流板,减小螺旋通道出口的倒流,并且减小了出口面的不均匀度,并且避免了强烈的倒流在一定程度上从油水交界面将油滴带回水中。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降低通道内的掺混,提高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去除盖板后的俯视图;
[0016]图3为图2的A

A剖面图;
[0017]图4为螺旋通道以及进口通道内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中B位置放大后的示意图;
[0019]图6为进口通道内旋流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
[0021]结合图1

6,本专利技术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包括箱体4、进口通道5、盖板6、集油盘7、挡油板8、排水管9和螺旋分离通道10。其中进口通道5包括旋流板2,箱体4底部包括弧形圆锥3,集油盘7包括排油出口13,挡油板8包括集水盘11,螺旋分离通道10包括防倒流板1和导流板12。
[0022]旋流板2位于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进口通道5的内侧,固定在进口通道5内壁面上。
[0023]旋流板2由八个小单元构成,每个相同的小单元均匀分布在进口通道5内,每个旋转45
°
,旋流板宽度、进口通道半径和旋流板长度之比为1:2:8,比例以及所有尺寸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
[0024]弧形圆锥3在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箱体4底部,圆锥的中心轴与进口通道5的中心轴线重合。
[0025]弧形圆锥3的底部半径与进口通道的外径一致,顶部为半圆球,侧壁为圆弧形,顶部半圆球直径、圆锥高度、圆锥侧壁面直径和圆锥底面直径的尺寸之比为1:9:18:16,比例以及所有尺寸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
[0026]螺旋通分离通道10由8个子通道组成,每个通道包含一个防倒流板1和两个导流板
12。
[0027]防倒流板1下端固定在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进口通道5外侧,也就是位于螺旋通道10一侧。
[0028]防倒流板1整体为倒圆锥结构,防倒流板上端与螺旋通道上端平齐,进口通道5内径、圆锥上端直径和圆锥高度之比为3:15:11,比例以及所有尺寸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油水混合物从进口通道5进入分离完成后水从排水管9流出,油从排油出口13排出。
[0030]图2是本专利技术去除盖板6后的俯视图,可以详细的展示旋流板2、底部弧形圆锥3以及防倒流板1在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的相对位置,三种结构集中于入口通道5附近。旋流板2安装在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入口通道5的内壁面,底部弧形圆锥3与旋流板2位于同一竖直位置,安装于底部箱体4,防倒流板1安装在入口通道5的外壁面。
[0031]图3是图2的A

A剖面图,油水混合物从进口管道流入,经过旋流板2,使入口管内流动旋转更加充分,旋流板2可有效降低由于重力作用导致的油水混合物冲击底部的速度,然后冲击底部弧形圆锥3,弧形圆锥3可以解决回流问题,并且避免了流体对底部壁面的冲击产生的滞止区,增强重力作用效果,这时主要依靠重力对油水混合物进行第一次分离。然后进入螺旋通道10,螺旋通道10起到离心的作用,同时螺旋通道10中的小导流板12具有导流和减小混合的作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包括箱体,箱体设置进口通道,箱体里设置集油盘、挡油板、集水盘,箱体外部设置排油出口和排水管,其特征是:箱体里还设置有旋流板、螺旋分离通道、底部弧形圆锥,旋流板设置固定在进口通道的内壁面上,螺旋分离通道设置在进口通道的外侧,底部弧形圆锥设置在箱体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其特征是:螺旋通分离通道包括子通道,每个子通道包括一个防倒流板和两个导流板,防倒流板下端固定在进口通道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其特征是:防倒流板整体为倒圆锥结构,防倒流板上端与螺旋通道上端平齐,进口通道内径、倒圆锥上端直径和倒圆锥高度之比为3:15: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重力油水分离器结构,其特征是:底部弧形圆锥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一刚符昊李锋马鸿飞曲永磊苗子琦刘洪达孙海鸥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