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873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涉及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包括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壳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阀壳体内,所述阀壳体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道,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阀壳体的周向设置;所述阀芯设置有至少一个切换通道,所述切换通道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对应连通;流道板,所述阀壳体设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流道板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二通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道之间通过导流结构过渡连接,以用于减小对应的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的液体流动阻力。上述设计可以减小本装置中的流动阻力。的流动阻力。的流动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流体切换装置及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在汽车热管理系统中,为了实现整车多种需求工况之间相互切换,往往要采用至少一个多端口阀门来控制不同流道之间的切换。
[0003]而流体在不同流道中进行各种不同的换向、节流,会产生流动阻力;过大的流动阻力会消耗过多的系统输入动力,影响流体流量和流速,从而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流体切换装置,旨在减小热管理系统中的流动阻力。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流体切换装置,所述流体切换装置包括:
[0006]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壳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阀壳体内,所述阀壳体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道,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阀壳体的周向设置;所述阀芯设置有至少一个切换通道,所述切换通道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对应连通;
[0007]流道板,所述阀壳体设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流道板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二通道;
[0008]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道之间通过导流结构过渡连接,以用于减小对应的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的液体流动阻力。
[0009]可选的,所述切换通道为多个,每一所述切换通道均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对应连通。
[0010]可选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过度衔接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阀组件具有与所述流道板相抵配合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导流面为所述第一通道朝向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自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递增。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流面自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呈弧形弯曲设置。
[0013]可选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过度衔接设置。
[0014]可选的,所述流道板具有与所述阀组件相抵配合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为所述第二通道朝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自靠近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递增。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导流面自靠近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
呈弧形弯曲设置。
[0016]可选的,多个所述切换通道包括第一切换通道和第二切换通道,所述第一切换通道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切换通道用于将非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阀芯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切换通道与不同的所述第一通道切换连通和/或所述第二切换通道与不同的所述第一通道切换连通。
[0017]可选的,所述阀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口覆盖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通道,以形成所述第一切换通道;
[0018]所述第二切换通道从所述阀芯的内部穿过,并具有位于所述阀芯上的两个连通口,两个所述连通口至少间隔一个所述凹槽设置。
[0019]可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壁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道至相邻的另一个所述第一通道呈弧形弯曲设置。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切换通道自其中一个所述连通口至另一个所述连通口呈弧形弯曲设置。
[0021]可选的,各个所述第一通道在所述阀壳体上对应具有外端口,各个所述第二通道在所述流道板上对应具有流道口,多个所述第二通道的流道口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第一通道的外端口的位置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通道的流道口的位置与一所述第一通道的外端口的位置错开设置,所述第一通道通过外延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的流道口连通。
[0022]可选的,所述外延通道对应所述第一通道的外端口的位置设置有导流部,以使所述外延通道与对应的第一通道的通过所述导流部过渡衔接。
[0023]可选的,所述导流部设置所述流道板上且对应位于所述外延通道内,所述导流部在所述流道板上的高度自靠近所述阀芯的一端到远离所述阀芯的一端递减。
[0024]可选地,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
[0025]本技术技术方案中,在使用本申请中装置的时候,首先对阀组件及第二通道进行定位连接,使阀组件中阀壳体具备的第一通道与流道板的第二通道相对应贯通,此后向其内部灌入冷却液。安装进行完毕后,开始使用该装置,当需要变更流道以适应车身状况时,可以转动阀芯,由于阀壳体内设置有多个沿所述阀壳体周向设置的第一通道并且阀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多个切换通道,所以当阀芯转动时其相对应的多个第一通道与多个切换通发生相对位置上的变动,此时则就使原本的对应关系发生改变,从而使流道变更以适应车身状况。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阀组件与流道板的配合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凸起引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一种流体切换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33]图7为本技术流道板的剖视图;
[0034]图8为本技术改进后与原来的流动阻力对比图。
[0035]附图标号说明:
[0036]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阀组件200流道板110阀壳体120阀芯111第一通道121切换通道210第二通道300导流结构310第一导流面320第二导流面311第一表面321第二表面121a第一切换通道121b第二切换通道111a外延通道330导流部220流道口
ꢀꢀ
[0037]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组件,所述阀组件包括阀壳体和阀芯,所述阀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阀壳体内,所述阀壳体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道,多个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阀壳体的周向设置;所述阀芯设置有至少一个切换通道,所述切换通道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对应连通;流道板,所述阀壳体设于所述流道板,所述流道板设置有与多个所述第一通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第二通道;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通道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通道之间通过导流结构过渡连接,以用于减小对应的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的液体流动阻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通道为多个,每一所述切换通道均用于将两个所述第一通道对应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过度衔接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组件具有与所述流道板相抵配合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导流面为所述第一通道朝向所述第二通道的内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至所述第一表面的距离,自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递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自靠近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一侧呈弧形弯曲设置。6.如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导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过度衔接设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具有与所述阀组件相抵配合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导流面为所述第二通道朝向所述第一通道的内壁面,所述第二导流面至所述第二表面的距离,自靠近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递增。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流体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面自靠近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呈弧形弯曲设置。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忠林建新张添吴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