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安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8689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安全阀,包括液压组件,所述液压组件包括活塞缸、穿过所述活塞缸可往复移动的活塞杆、设置在所述活塞缸的内部并环套在所述活塞杆上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凸起,所述密封环通过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活塞杆过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提高效率的特点。率的特点。率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安全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温高压油水井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安全阀。

技术介绍

[0002]海上高温高压油田资源丰富,但因油藏条件苛刻,面临着井筒完整性,低渗储层产能释放,高温高压腐蚀,海上平台作业空间限制,开发投资风险高等诸多难题,开发难度大,钻完井技术面临极大挑战,同时存在着完井工具依赖进口等问题。
[0003]为了打破依赖进口完井工具的局面,申请了种用于高温高压井的井下安全阀,使高温高压井开采时更稳定,减少修井次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井下安全阀,加大了活塞杆与密封环的接触面积,增强了密封环的耐磨损能力,从而可以减少修井次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井下安全阀,包括液压组件,所述液压组件包括活塞缸、穿过所述活塞缸可往复移动的活塞杆、设置在所述活塞缸的内部并环套在所述活塞杆上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凸起,所述密封环通过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活塞杆过盈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环、第一连接部、第二密封环、第二连接部和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三密封环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三密封环的外径。
[0007]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间隔部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上均设置有密封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缸的尾端的密封堵头、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尾端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可密封所述密封堵头的尾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活塞缸的内腔包括从前端到尾端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为变径结构,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径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二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一台阶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腔室的内径,所述第一台阶的侧壁压靠在所述第三腔室和所述第四腔室连接处的侧壁上,所述密封堵头设置在所述第五腔室。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堵头的内部设置有第六腔室和第七腔室,所述第三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第六腔室的内部,所述第七腔室的内径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六腔室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台阶的外径,所述第二台阶的侧壁压靠在所述第六腔室的侧壁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井下安全阀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中心管,所述外壳
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头1、外管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1上设置有液压通道,所述上接头1的外壁上设置有液压孔,所述液压孔与所述液压通道连通,所述液压组件设置在所述液压通道的内部。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座、弹簧和第二弹簧座,所述第一弹簧座环套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上并与其固定,所述第一弹簧座与所述推动部的尾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座环套在所述中心管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外管的内壁保持相对固定,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座与所述第二弹簧座之间。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接头内的阀板组件,所述阀板组件包括阀座和阀板,所述阀板与所述阀座通过扭簧连接,所述中心管通过所述液压组件的作用,可以穿过所述阀座顶开所述阀板,并通过所述弹簧组件的作用复位。
[001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井下安全阀具有以下优点:
[0016](1)密封环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凸起,密封环通过环形凸起与活塞杆过盈配合,增加活塞杆与密封环之间的密封性。
[0017](2)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压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密封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液压缸和密封堵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井下安全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井下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筏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上接头11;液压通道11;外管2;下接头3;液压孔4;液压组件5;阻挡部51;活塞杆52;活塞缸53;第一腔室531;第二腔室532;第三腔室533;第四腔室534;第五腔室535;密封环54;第一密封环541;第一连接部542;第一台阶543;第二密封环544;第二台阶545;第二连接部546;第三密封环547;环形凸起548;间隔部549:密封堵头55;第六腔室551;第七腔室552;推动部56;密封圈57;螺纹孔58;螺杆59;第一弹簧座6;第二弹簧座7;阀板组件8;阀座81;阀板82;扭簧83;弹簧9;中心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井下安全阀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井下安全阀,包括液压组件5,液压组件5包括活塞缸53、穿过活塞缸53可往复移动的活塞杆52、设置在活塞缸53的内部并环套在活塞杆52上的密封环54,密封环54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凸起548,密封环54通过环形凸起548与活塞杆52过盈配合。
[0027]进一步说明,密封环54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凸起548,密封环54通过环形凸起548与活塞杆52过盈配合,增加活塞杆52与密封环54之间的密封性。
[0028]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密封环5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环541、第一连接部
542、第二密封环544、第二连接部546和第三密封环547,第一密封环541的外径与第三密封环547的外径相同,第二密封环544的外径大于第一密封环541和第三密封环547的外径。
[0029]本实施例中,环形凸起548设置在第一连接部542和第二连接部546的内壁上。
[0030]进一步说明,环形凸起548设置在第一连接部542和第二连接部546的内壁上,第一连接部542与第二连接部546的厚度较薄,可以弹性变形,既满足活塞杆52与密封环54过盈配合,还满足活塞杆52在密封环54内往复移动。
[0031]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密封环544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543、间隔部549和第二台阶545,第一台阶543和第二台阶545上均设置有密封圈57。
[0032]进一步说明,密封圈57优选金属密封圈57,用于密封活塞缸53与密封环54之间的缝隙,防止液压油在活塞缸53与密封环54之间的缝隙流动。
[0033]本实施例中,液压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活塞缸53的尾端的密封堵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组件,所述液压组件包括活塞缸、穿过所述活塞缸可往复移动的活塞杆、设置在所述活塞缸的内部并环套在所述活塞杆上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环形凸起,所述密封环通过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活塞杆过盈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密封环、第一连接部、第二密封环、第二连接部和第三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三密封环的外径相同,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密封环和所述第三密封环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环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台阶、间隔部和第二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和所述第二台阶上均设置有密封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塞缸的尾端的密封堵头、设置在所述活塞杆的尾端的推动部,所述推动部可密封所述密封堵头的尾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井下安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的内腔包括从前端到尾端依次连接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和第五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为变径结构,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径与所述活塞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第一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第二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第四腔室,所述第一台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欢程文佳范白涛张明杜福云满宗通魏瑞涛王金弟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