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质沉降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852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基座、定位天线、信号处理器、电源、拉绳位移传感器、固定环、钢丝绳以及沉降组合管;基座固定于地表,定位天线安装于基座顶端,信号处理器和电源安装于基座中部平台,拉绳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基座下部由固定环固定,沉降组合管埋于地下,拉绳位移传感器与沉降组合管由钢丝绳相连,定位天线和拉绳位移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器连接,由电源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地质沉降监测装置,能够应用于广泛的地质监测环境且能大幅提高对地质沉降监测的精度。大幅提高对地质沉降监测的精度。大幅提高对地质沉降监测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沉降监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沉降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质沉降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地质沉降时有发生,不利于建设事业与资源开发,在地层不稳定的地带,时常会发生地层塌陷和地层与地表同时坍塌的情况。而现有技术中,基座安装在地面,沉降管安装于地下,未考虑到地层与地表同时坍塌可能导致基座倾斜,沉降管不能有效下降,从而监测不精确,影响对地质灾害的评估。
[0003]另外,传统的沉降管表面光滑,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不能有效下降;且无法满足多种地质监测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保证基座位置变化时的监测精度、满足不同环境下的监测量程的地质沉降监测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质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基座、定位天线、信号处理器、电源、拉绳位移传感器、固定环、钢丝绳以及沉降组合管;所述基座上端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天线的螺纹孔,基座中部设置有安放所述信号处理器和电源的平台,下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的空腔,通过四个脚架安装于地面。
[0006]所述定位天线下端设有螺纹与所述基座进行连接固定,由卫星识别定位天线实时位置,通过判断基座位置变化得到沉降数值。
[0007]所述信号处理器和电源均安放于所述基座的平台,且所述定位天线与所述信号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定位天线和所述电源连接。
[0008]所述基座空腔内安装有固定环,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安放于基座后由所述固定环进行固定,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器通讯连接,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与所述电源连接。
[0009]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拉绳位移传感器,另一端安装于所述沉降组合管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沉降组合管由五段沉降筒和一段沉降头通过拼接槽拼接而成,可随地层沉降分离。
[0011]进一步地,每个沉降筒和沉降头外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三角翼。
[00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地质沉降监测装置通过定位天线和拉绳位移传感器协同监测,能够提高地质沉降测量的精准性;沉降组合管可以根据不同环境的监测量程拼接合适数量的沉降筒,当发生沉降时,沉降筒外侧的三角翼增加了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使沉降组合管能够顺畅下移,提高数据采集精度。
附图说明
[0013]图一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14]图二为本技术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三为本技术中沉降组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定位天线;2、基座;2a、螺纹孔;2b、导线孔;2c、钢丝孔;2d、脚架孔;3、信号处理器;4、固定环;5、拉绳位移传感器;6、电源;7、沉降筒;7a、拼接槽;7b、三角翼;8、沉降头;9、钢丝绳;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地质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基座2、定位天线1、信号处理器3、电源6、拉绳位移传感器5、固定环4、钢丝绳9以及沉降组合管;其中,基座2通过脚架孔2d安装于地面的混凝土,并由螺钉10紧固。
[0019]定位天线1安装于基座2上部的螺纹孔2a,信号处理器3和电源6放置在基座2中部的平台上,定位天线1与信号处理器3通讯连接,定位天线1和电源6连接;基座2上安装有固定环4,拉绳位移传感器5安装于基座2后由固定环4固定,且拉绳位移传感器5与信号处理器3通讯连接,拉绳位移传感器5与电源6连接。
[0020]钢丝绳9的一端安装于拉绳位移传感器5,另一端安装于沉降组合管内;沉降组合管埋于土壤。
[0021]如图3所示,沉降组合管包括五段沉降筒7和一段沉降头8,沉降筒7和沉降头8分别设有拼接槽7a,可将五段沉降筒7依次安装于沉降头8;每个沉降筒7和沉降头8外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三角翼7b。
[0022]本技术的安装过程如下:
[0023]首先,在观测点进行钻孔,将钢丝绳9连接到沉降头8,再通过沉降筒7上的拼接槽7a依次拼接合适数量的沉降筒7组合成沉降组合管,将沉降组合管埋入钻好的孔中,并将沉降组合管内钢丝绳9的另一端延伸至地表,之后将孔口处的地表压紧填平,再在地面砌好混凝土,将基座2通过四个脚架孔2d用螺钉10固定在混凝土上;然后,将拉绳位移传感器5安装在基座2上并由固定环4固定,再将沉降组合管内延伸的钢丝绳9穿过钢丝孔2c与拉绳位移传感器5相连,并保持钢丝绳9处于绷紧状态;将定位天线1安装在基座2顶端的螺纹孔2a中,将信号处理器3和电源6放置在基座2中部的平台上,再将定位天线1与信号处理器3通讯连接,并与电源6连接;最后,将拉绳位移传感器5通过导线孔2b与信号处理器3通讯连接并连接电源6,即安装完成。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5]各部分安装完成接通电源6后,若发生沉降,该地层处的沉降筒7分离,随土壤一同沉降,与沉降头8所连的钢丝绳9将被拉长,拉绳位移传感器5识别到钢丝绳9的拉伸量后,信号处理器3得到沉降数值;若基座2发生倾斜,沉降组合管测量误差较大,此时定位天线1通过卫星识别到基座2位置变化后,信号处理器3得到基座2沉降数值,从而减小误差。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通过将定位天线1安装在地面和沉降组合管埋于地下,定位天线1和拉绳位移传感
器5协同监测,能够最大的保证测量的精准性;通过将沉降筒7和沉降头8采用拼接的方式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测量的深度拼接合适数量的沉降筒7;在发生沉降时,沉降筒7和沉降头8外侧的三角翼7b增加了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使沉降组合管能够顺畅下移,减小测量误差。
[0028]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
”ꢀ
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 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形和改进,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沉降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定位天线(1),信号处理器(3)、电源(6)、拉绳位移传感器(5)、固定环(4)、钢丝绳(9)以及沉降组合管;所述基座(2)通过四个脚架安装于地面,基座(2)上端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定位天线(1)的螺纹孔(2a),基座(2)中部设有安放所述信号处理器(3)和电源(6)的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紫珊张然廖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