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圆形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851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管圆形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根据沉井直径、基坑尺寸,在沉井基坑外设置双排旋喷止水帷幕桩,隔断沉井外地下水;在沉井刃脚底设置3排旋喷止沉桩,刃脚以上为空桩,防止沉井超沉;在顶管预留洞口设置双排旋喷加固桩,防止预留洞口凿除后坍塌,减少沉井下沉的高度,干作业取土效率高。接高沉井下沉取土可在井内布置小型挖掘机、人工配合作业接高沉井下沉取土可在井内布置小型挖掘机、人工配合作业;沉井刃脚底布置三排旋喷止沉桩,顶管预留洞口布置双排旋喷加固桩,井内泄水孔辅助排水,将沉井止沉、预留管道洞口处理工序前置,施工成本低,沉井下沉精度高,工期短。工期短。工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管圆形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顶管沉井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圆形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区市政给排水管道、提水泵站改建管道施工中,管道面临穿越既有建筑物、既有道路、沼泽等不利环境,大多数情况下采用顶管沉井施工方法。
[0003]城区沉井工作面有限,环保要求高,不排水下沉泥水污染大,处置困难。排水下沉时,沉井制作质量、下沉工效、下沉精度制约顶管施工。尤其在临河、地下水分布广的区域,单一的集水井排水或井点降水难以起到效果。需要一种顶管沉井排水下沉时排水效果好、施工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可靠的施工方法。
[0004]中国专利CN 111335319 A《高压旋喷桩止水帷幕沉井施工方法》,在沉井范围四周及内部布置满堂高压旋喷桩,对地基起到加固、隔水作用,采用倒挂井施工沉井护壁,施工成本高,井内土壤被加固后取土效率低,倒挂沉井施工质量差,只适用于短直径、深度小的沉井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管圆形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圆形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施工方法包括:S1、整平压实场地,视情况填筑打桩平台,满足旋喷桩机作业要求;S2、根据沉井直径、基坑尺寸,在沉井基坑外设置外圈止水帷幕(1),外圈止水帷幕(1)为双排旋喷止水帷幕桩,隔断沉井外地下水;在沉井刃脚底设置3

4排刃脚旋喷桩(2),刃脚旋喷桩(2)以上为空桩,防止沉井超沉;在顶管预留洞口设置双排旋喷加固桩(3),防止预留洞口凿除后坍塌;S3、减少沉井下沉的高度,开挖沉井基坑,进行首节沉井制作;同时,在沉井井筒中心设置1

3水管道(4),降低井筒内地下水位;S4、长臂挖机(6)井内取土,首节沉井(5)下次到位,一次进行后续沉井接高、下沉施工;井内土壤为原状土,干作业取土效率高;接高沉井下沉取土可在井内布置小型挖掘机、人工配合作业;S5、沉井刃脚底止沉桩有效防止沉井超沉、倾斜,沉井排水终沉精度高,沉井终沉到位,检查无误进行干封底、沉井底板施工;S6、顶管预留洞口凿除口,提前设置的洞口双排旋喷加固桩可有效避免洞口坍塌,缩短洞口加固处理时间,快速开展顶管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顶管圆形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1
‑ꢀ
S2的具体施工方法包括:A1、钻机就位,钻机主钻杆对准孔位,用水平尺测量机体水平、立轴垂直,钻孔口径应大于喷射管外径20~50mm,以保证喷射时正常返浆、冒浆,造孔每钻进5m用水平尺测量机身水平和立轴垂直1次,以保证钻孔垂直,钻孔终孔深度应大于开喷深度0.5~1.0m;孔深达到设计深度后,进行孔内测斜,孔深小于30m时,孔斜率不大于0.5%;钻孔终孔时测量钻杆钻具长度,孔深大于20m时,进行孔内测斜;A2、钻孔合格后,进行高压喷射注浆,先利用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浆液类型和灌浆泵的排浆量相适应,并应能保证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A3、高压喷射注浆法为自下而上连续作业,喷头可分单嘴、双嘴和多嘴;注浆管下至设计深度,喷嘴达到设计标高,喷射注浆,喷送符合设计要求的浆液,浆液返出孔口正常后,开始提升;浆液流量大于30L/min,旋喷提升速度10~25cm/min;A4、在旋喷过程中,往往有一定数量的土颗粒,随着一部分浆液沿着注浆管管壁冒出地面,通过对冒浆的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土层状况,判断旋喷的大致效果和断定参数合理性等,根据经验,冒浆量小于注浆量20%为正常现象,超过20%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A5、每一孔的高压喷射注浆完成后,孔内的水泥浆很快会产生析水沉淀,应及时向孔内充填灌浆,直到饱满,孔口浆面不再下沉为止,终喷后,做好充填回灌工作,完成后清洗灌浆泵和输浆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顶管圆形沉井排水下沉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3
‑ꢀ
S4的具体施工方法包括:B1、按照设计图纸及控制导线,用全站仪定出沉井的中心位置,然后按沉井平面尺寸定出沉井刃脚位置及开挖范围;B2、基坑土方首先用挖掘机开挖,接近开挖标高后采用人工开挖,自卸车运土,人工清
底、整平,其平面半径尺寸比筒壁外径侧大1
ꢀ‑
3m,沉井基坑开挖坡度为1:1.05;B3、基坑开挖成型后放线测出沉井中心点,以及刃脚的范围,对沉井刃脚基础进行加固处理,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荣增汪洋业俊雄刘孙沅杨泽松陈彦霖卢呈祥李利华吕尔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昆明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