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沉井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沉井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及沉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原有建筑物需要增设地下空间,在建筑内施工,高度和平面位置的限制,采用传统的围护桩施工,空间受限,造价高,而且容易对已有建筑造成破坏。尤其是对于历史保护建筑,且建筑物内部施工空间有限,净空低,给施工带来困难。
[0003]因此,提供一种施工时扰动低,无噪音,对原有建筑结构影响弱,能够适用于低净空施工环境的沉井及其施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沉井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传统沉井施工扰动大,不容易控制下沉姿态,施工空间受限的缺陷,实现安全高效的沉井施工,减小对建筑物影响。
[000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沉井结构,用以解决传统沉井封底后易上浮的缺陷,提高沉井稳定性。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以沉井箱的侧壁作为第一受力点;
[0008]以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沉井箱的侧壁作为第一受力点;以所述沉井箱下沉方向上的锚桩固定点位作为第二受力点;在所述沉井箱的下沉方向上设置千斤顶和锚杆机构;其中,将所述千斤顶靠近所述第二受力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受力点连接,将所述千斤顶远离所述第二受力点的一端通过所述锚杆机构与所述第二受力点连接;通过所述千斤顶的顶升力对所述锚杆机构施加拉力,通过所述拉力牵引所述沉井箱下沉;在所述沉井箱下沉到位后,对所述沉井箱进行封底,将所述锚杆机构远离所述第二受力点的一端与所述沉井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千斤顶靠近所述第二受力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受力点连接的步骤包括:设置顶升方向与所述沉井箱下沉方向相同或相反的穿心千斤顶,将所述穿心千斤顶靠近所述第二受力点的一端通过钢管与所述沉井箱内壁固定连接;将所述千斤顶远离所述第二受力点的一端通过所述锚杆机构与所述第二受力点连接的步骤包括:设置沿所述穿心千斤顶顶升方向一致的锚杆机构,所述锚杆机构的一端贯穿并连接所述穿心千斤顶,所述锚杆机构另一端伸入第二受力点位置处,对所述第二受力点位置处进行浇筑形成扩大桩头,所述扩大桩头与土体固定,所述锚杆机构与所述扩大桩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受力点和两个所述第二受力点,所述第一受力点与所述第二受力点一一对应形成一组,所述第一受力点均匀设置在所述沉井箱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浆步骤:在所述沉井箱的侧壁设置注浆管和出浆口,在所述沉井箱下沉过程中,通过所述注浆管和所述出浆口对所述沉井箱侧壁周围进行注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井施工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波,江涛,戴进,耿哲,邵长华,董毓广,陈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铁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