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铝塑板房领域,公开一种铝塑组合板,包括内层板、外层板及紧固件;内层板包括衬板部及支撑部;支撑部设置在衬板部周缘位置;外层板罩设在内层板外侧,外层板与内层板围设形成中空腔;外层板包括面板部及与面板部连接的加强部;面板部与支撑部相抵接,加强部贴合在支撑部上;紧固件依次穿设加强部与支撑部。通过在内层板上设置支撑部,在外层板上设置加强部,实现快速将外层板罩设在内层板外侧,替代传统的封边带结构,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支撑部与面板部相抵接,提高整体铝塑组合板的强度,通过将加强部贴合在支撑部上,提高支撑部的承载能力;通过设置中空腔,提高整体铝塑组合板隔热、隔音及防火性能。隔音及防火性能。隔音及防火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铝塑组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铝塑板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铝塑组合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房屋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房屋用于供人们居住或放置物品,以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一些需要快速搭建临时住所时,通常会采用预制板房,预制板房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经济型活动板房屋。而在预制板房中夹芯板主要采用的就是铝塑组合板,铝塑板由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材料(金属和非金属)组成,它既保留了原组成材料(金属铝、非金属聚乙烯塑料)的主要特性,又克服了原组成材料的不足,进而获得了众多优异的材料性质,如豪华性、艳丽多彩的装饰性、耐候、耐腐蚀、耐撞击、防火、防潮、隔音、隔热、抗震性;质轻、易加工成型、易搬运安装等特性。
[0003]现有的铝塑组合板都是采用层状拼接,再在周缘位置套设封边带,最后通过螺丝将封边带与各层板连接固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将封边带套设在各层板外侧时需要对层板进行夹持固定,再将封边带缠绕在层板外侧最后固定,操作复杂,生产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5]铝塑组合板生产效率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塑组合板,包括:
[0007]内层板,所述内层板包括衬板部及与所述衬板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衬板部的周缘位置;
[0008]外层板,与所述内层板连接,所述外层板罩设在所述内层板外侧,所述外层板与所述内层板围设形成中空腔;所述外层板包括面板部及与所述面板部连接的加强部;所述面板部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接,所述加强部贴合在所述支撑部上;及
[0009]紧固件,连接所述内层板与所述外层板,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加强部与所述支撑部。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衬板部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部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对应设置在矩形状所述衬板部的四个侧边位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衬板部设置,所述支撑部自所述衬板部向所述面板部方向延伸设置。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衬板部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折弯槽;所述折弯槽设置在所述内层板靠近所述外层板的一侧。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结构设置,所述折弯槽的
两侧壁自所述内层板向远离所述外层板方向呈逐渐靠近状倾斜设置。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部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所述面板部与所述衬板部并列设置。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加强部垂直于所述面板部,所述加强部自所述面板部向所述衬板部方向延伸设置。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强部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各所述加强部分别对应设置在矩形状面板部的四个侧边位置,各所述加强部拼接成环状结构套设在所述支撑部的外侧。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部与所述加强部的连接位置设置有回扣槽;所述回扣槽设置在所述外层板靠近所述内层板的一侧,所述回扣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状结构设置,所述回扣槽的两侧壁自所述外层板向远离所述内层板方向呈逐渐靠近状倾斜设置。
[0019]上述铝塑组合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0]通过在内层板上设置支撑部,在外层板上设置加强部,实现快速的将外层板罩设在内层板外侧,替代传统的封边带结构,简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并通过将支撑部与面板部相抵接,提高整体铝塑组合板的强度,通过将加强部贴合在支撑部上,提高支撑部的承载能力;通过设置中空腔,提高整体铝塑组合板的隔热、隔音及防火性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铝塑组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铝塑组合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铝塑组合板的剖视示意图;
[0024]图4为图1中内层板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5为图1中外层板的剖视示意图。
[0026]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0027]100、铝塑组合板;
[0028]10、内层板;11、衬板部;12、支撑部;15、折弯槽;
[0029]20、外层板;21、面板部;22、加强部;25、回扣槽;26、中空腔;
[0030]3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塑组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板,所述内层板包括衬板部及与所述衬板部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衬板部的周缘位置;外层板,与所述内层板连接,所述外层板罩设在所述内层板外侧,所述外层板与所述内层板围设形成中空腔;所述外层板包括面板部及与所述面板部连接的加强部;所述面板部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接,所述加强部贴合在所述支撑部上;及紧固件,连接所述内层板与所述外层板,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加强部与所述支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组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板部呈矩形直板状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塑组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呈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支撑部的设置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部分别对应设置在矩形状所述衬板部的四个侧边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塑组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垂直于所述衬板部设置,所述支撑部自所述衬板部向所述面板部方向延伸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塑组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衬板部的连接位置设置有折弯槽;所述折弯槽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险峰,陈俊岭,陈泽涛,陈家雄,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骏丰频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