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盔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807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盔生产装置,可调轧辊安装在固定轧辊和轧辊齿轮的右上方,转轴安装在可调轧辊的右上方,两个轴承座安装在可调轧辊转动轴的两端,两个相同的凸轮同步地固定在转轴上并分别顶靠着轴承座,蜗轮和蜗杆安装在转轴的右端,轧辊齿轮安装在固定轧辊、可调轧辊和介齿轮下方,大槽轮内侧,电动机安装在机架上方,大槽轮下方,电机轮安装在电动机的前端,电动机通过电机轮和三角带与大槽轮相连,张紧机构安装在小链轮的右上方,并与链条相切,对链条起张紧作用,左支架和右支架安装在刮板的两侧下方,接面板两侧上方,右护罩安装在整个机器的右侧,刮板安装在可调轧辊的下方,装置可以控制出面的厚度,从而保证了锅盔质量的稳定性。质量的稳定性。质量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盔生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锅盔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盔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睁眼锅盔像锅盖”,即像头盔状,顾名思义叫锅盔。锅盔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是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的民间小吃,尤其在陕甘宁青地区流传已久。在未来传统风味面食市场必将受到更多的青睐。
[0003]在锅盔的制作工艺中,传统方式无法统一锅盔的厚度,只能靠感觉来进行生产。
[0004]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盔的生产装置,通过可调轧辊以调整轧辊间隙,控制出面的厚度,从而保证了锅盔质量的稳定性。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盔生产装置,其结构包括:加油点安装在左护罩和右护罩的正上方,可调轧辊安装在固定轧辊和轧辊齿轮的右上方,介齿轮的左上方,并与介齿轮相连,介齿轮安装在轧辊齿轮的右上方,并与之相连,转轴安装在可调轧辊的右上方,两个轴承座安装在可调轧辊转动轴的两端,两个相同的凸轮同步地固定在转轴上并分别顶靠着轴承座,蜗轮和蜗杆安装在转轴的右端,轧辊齿轮安装在固定轧辊、可调轧辊和介齿轮下方,大槽轮内侧,电动机安装在机架上方,大槽轮下方,电机轮安装在电动机的前端,电动机通过电机轮和三角带与大槽轮相连,左护罩安装在整个仪器的左侧,进面簸箕安装在固定轧辊上方,蜗轮安装在蜗杆上方,整体安装在大链轮的左侧,手轮安装在蜗杆的前端,张紧机构安装在小链轮的右上方,并与链条相切,对链条起张紧作用,左支架和右支架安装在刮板的两侧下方,接面板两侧上方,右护罩安装在整个机器的右侧,刮板安装在可调轧辊的下方;电动机安装在机架上,电动机通过普通V带、10A

60链条、10A

38链条以及08B

44链条实现下轧辊和上轧辊的转动,可调轧辊安装在下轧辊的左上方,下轧辊通过10A

40链条实现可调轧辊的转动,手柄安装在手轮上,手轮安装在蜗杆的上端,蜗杆带动蜗轮转动,操作手轮可使可调轧辊进退,支架安装在下输送带下方,调节螺栓安装在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的两侧。
[0007]优选地,所述电动机采用两相交流电机;支架用来支撑下输送带,上输送带安装在上轧辊上方,与上轧辊呈135度角。
[0008]优选地,所述加油点为机器添加润滑油处,形状为圆形,中间设置有一个小滚珠,所述小滚珠在加油时被按下,润滑油沿着滚珠的四周进入;可调轧辊为一圆柱形,工作时逆时针转动,可通过转动手轮带动蜗杆、蜗轮、转轴、凸轮、轴承座、可调轧辊转动轴来调节它与固定轧辊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面团的厚度。
[0009]优选地,所述介齿轮安装在轧辊齿轮右上方,并与之相连,运行时逆时针转动;固
定轧辊为圆柱形,工作时顺时针转动。
[0010]优选地,所述轧辊齿轮轮齿数为20,运行时顺时针转动;大槽轮为圆形,一周有凹槽,通过三角带与发动机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蜗轮为圆形,一周设置有锯齿,共有30个齿轮数;张紧机构为乳白色圆环形,橡胶材质,用于控制链条的张紧程度,保证大链轮、小链轮以及链条的正常运作。
[0012]优选地,所述小链轮设置有13个齿轮数;蜗杆为圆柱形,前端有螺纹,后端连接手轮,通过手轮的转动,调节可调轧辊的进退,以控制面团的厚度。
[0013]优选地,所述左护罩和右护罩为保护装置,避免机器运转时卷入外物,造成事故,同时保护机器内部各零件,延长机器使用寿命;三角带和普通V 带为橡皮材质,缠绕在大槽轮和电机轮上,能够在接入电源后,通过电动机工作带动整个仪器运作。
[0014]优选地,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为橡胶材质小轮,安装在接面板上,与接面板相切,用于支撑刮板和配合接面板伸缩;链条10A

40连接在可调轧辊和下轧辊上。
[0015]优选地,所述上输送带工作时顺时针转动,下输送带工作时逆时针转动,用于完成面团的喂入和输出。
[0016]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自动化揉制保证品质和口味均一稳定。(2)可调节的轧辊间隙实现出面厚度的控制,从而制备不同厚度的产品。(3)减少环境污染。(4)降低安全隐患。(5)一定程度地解放双手。(6)出品率大幅增加。(7)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锅盔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加油点1、可调轧辊2、介齿轮3、固定轧辊4、轧辊齿轮5、左支架6、大槽轮7、电动机8、三角带9、电机轮10、机架11、左护罩12、进面簸箕13、蜗轮14、蜗杆15、手轮16、大链轮17、链条18、张紧机构 19、小链轮20、刮板21、右支架22、接面板23、右护罩24、转轴37、凸轮38、轴承座39。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锅盔生产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蜗杆15、蜗轮14、链条10A

40 25、下轧辊26、链条10A

38 27、链条10A

60 28、机架11、电动机8、手轮16、手柄29、可调轧辊2、上轧辊30、链条08B

44 31、调节螺栓32、上输送带33、下输送带34、支架 35、普通V带36。
[0021]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轧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盔的生产装置,通过可调轧辊以调整轧辊间隙,控制出面的厚度,从而保证了锅盔质量的稳定性。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盔生产装置的结构,如图1

2所示,结构包括:
[0027]加油点1安装在左护罩12和右护罩24的正上方,可调轧辊2安装在固定轧辊4和轧辊齿轮5的右上方,介齿轮3的左上方,并与介齿轮3相连,介齿轮3安装在轧辊齿轮5的右上方,并与之相连,转轴37安装在可调轧辊2的右上方,两个轴承座39安装在可调轧辊2转动轴的两端,两个相同的凸轮38同步地固定在转轴37上并分别顶靠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盔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加油点安装在左护罩和右护罩的正上方,可调轧辊安装在固定轧辊和轧辊齿轮的右上方,介齿轮的左上方,并与介齿轮相连,介齿轮安装在轧辊齿轮的右上方,并与之相连,转轴安装在可调轧辊的右上方,两个轴承座安装在可调轧辊转动轴的两端,两个相同的凸轮同步地固定在转轴上并分别顶靠着轴承座,蜗轮和蜗杆安装在转轴的右端,轧辊齿轮安装在固定轧辊、可调轧辊和介齿轮下方,大槽轮内侧,电动机安装在机架上方,大槽轮下方,电机轮安装在电动机的前端,电动机通过电机轮和三角带与大槽轮相连,左护罩安装在整个仪器的左侧,进面簸箕安装在固定轧辊上方,蜗轮安装在蜗杆上方,整体安装在大链轮的左侧,手轮安装在蜗杆的前端,张紧机构安装在小链轮的右上方,并与链条相切,对链条起张紧作用,左支架和右支架安装在刮板的两侧下方,接面板两侧上方,右护罩安装在整个机器的右侧,刮板安装在可调轧辊的下方;电动机安装在机架上,电动机通过普通V带、10A

60链条、10A

38链条以及08B

44链条实现下轧辊和上轧辊的转动,可调轧辊安装在下轧辊的左上方,下轧辊通过10A

40链条实现可调轧辊的转动,手柄安装在手轮上,手轮安装在蜗杆的上端,蜗杆带动蜗轮转动,操作手轮可使可调轧辊进退,支架安装在下输送带下方,调节螺栓安装在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盔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采用两相交流电机;支架用来支撑下输送带,上输送带安装在上轧辊上方,与上轧辊呈135度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盔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点为机器添加润滑油处,形状为圆形,中间设置有一个小滚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愚若郭鸽马欢
申请(专利权)人:平凉市景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