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田智慧种植目标作物生长信息模型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慧种植领域,尤其涉及大田智慧种植目标作物生长信息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信息技术与农作物种植的深度融合,需要对应技术以及相应设备予以支持,目前有建立作物生长模型,描述作物生长、发育、籽粒形成及产量等动态过程的种植辅助技术,结合现有模型的构建方式,不难发现,作物生长模型的建立需要嵌入大量参数,而目前捕捉参数的技术限于规模多结合遥感数据或者无人机扫描数据,而在实际应用中,嵌入上述数据后,模型的模糊化度高,难以结合具体植株的生长过程,模型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利用价值有限,因而结合以上说明,提出一种更为精细的作物生长信息模型的构件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相应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大田智慧种植目标作物生长信息模型构建方法,以解决捕捉参数的技术限于规模多结合遥感数据或者无人机扫描数据,而在实际应用中,嵌入上述数据后,模型的模糊化度高,难以结合具体植株的生长过程,模型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利用价值有限的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大田智慧种植目标作物生长信息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米”字构型将大田划分为多个片区,以及在相邻片区处之间随机选择多个目标作物,并使用扫描器具采集多个目标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内三维立体数据,并结合生长周期内多个片区中的遥感参数、土壤成分参数以及目标作物的组分含量参数来构建目标作物的生长信息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田智慧种植目标作物生长信息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立体数据包括目标作物的形态结构形状以及生理结构形状。3.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大田智慧种植目标作物生长信息模型构建方法的扫描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罩,护罩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对接由护罩形成容置腔室,其中,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处均开设边槽,并且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对接后使边槽之间结合形成穿插护罩内外的通道;沿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高度方向分别设置与对应边槽连通的第一气囊安置槽,该第一气囊安置槽内嵌入第一气囊,并且第一气囊由边槽与第一气囊安置槽连通处显露至通道中;软管,软管置于容置腔室内,其具有弹性,并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气囊连接;推管,推管穿过通道并且与相邻第一气囊接触,推管两端分别安装气压调控部和套管部,其中,气压调控部与第一气囊连接,套管部配有扫描部,并且套管部圈套所有软管,用于气压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兰天,郝冰,刘吉凯,甄凤贤,吴文革,陈刚,余宏杰,李新伟,高海涛,邵庆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